第256章 孔融辭官

字數:4676   加入書籤

A+A-


    劉備心裏恨得咬牙切齒,但嘴上也隻得說道:“將軍容稟,自董卓亂政以來,天下紛亂,各地諸侯割據一方,其中,暗懷不臣之心者甚眾。備不才,願領甲兵,掃蕩寰宇,匡扶漢室,上報天子,下安黎庶,此乃備之所願也!”
    張塵點了點頭,道:“暗懷不臣之心?是誰如此大膽,敢暗懷不臣之心?你且講來,本將軍這就發兵,滅了他!”
    張塵說著,目光中流露出一絲冷峻。
    現在的他,絕對有資格,也有底氣,說這樣的話。
    劉備被他這樣一問,一時倒不知該說些什麽。
    這些,原本隻是場麵話,若是真的指名道姓,豈不要得罪人?
    他如今四處飄零,還需依附於他人,豈能將天下英雄得罪個遍?
    這張塵,真是笑裏藏刀,老奸巨猾!
    劉備思及此處,起身拜道:“國賊董卓,尚自逍遙法外,不知大將軍何日提兵西進?屆時,備與兩位義弟願為先鋒,為大將軍驅策。”
    “哈哈,原來玄德說的,是國賊董卓。”張塵笑道,“我就說,天下諸公,皆是漢室梁柱,豈有暗懷異心者?當日在洛陽,叫他逃了,是我之過也。玄德放心,待此間事了,本將軍回朝,必向天子請戰。屆時,玄德可不要忘了今日的承諾哦。”
    “大將軍放心,備,必不敢忘。”
    “好!玄德對漢室之忠,果然天地可鑒!來,滿飲此杯!”
    張塵說著,舉起酒樽,一飲而盡。
    劉備笑了笑,也飲下一樽。
    一樽飲罷,劉備又對孔融道:“孔大人,今黃巾既已平息,我兄弟三人也無需再留在此處。今日,特向大人辭行,明日一早,備便率軍離開。”
    “怎麽?玄德這麽快就要走?”孔融道,“何不多住幾日,待我聊表謝意,一盡地主之誼?”
    劉備道:“孔大人費心了,備本欲南下豫州,投奔袁氏。如今耽擱了許久,恐軍中糧草都難以支應到豫州,萬不可再遷延了。”
    孔融聽罷,不由心懷歉疚地說道:“因我之事,險些累及玄德,我之過也。”
    說罷,孔融轉頭對王修道:“叔治,速撥三千石糧草,一千斤黃金,交予玄德。”
    “這如何使得?!”劉備忙道,“備為大義而來,豈能收受財貨?”
    “誒。”孔融道,“玄德救我北海百姓,莫大恩義,融豈吝這些?糧草錢財,用以犒賞將士,聊表答謝之意而已,玄德切勿推辭。”
    “如此,備謝過大人。”
    “來來來,繼續飲,今日,不醉不歸!”
    張塵舉樽說道,心裏卻是不由冷笑。
    劉備費盡心機,諸般謀劃。到頭來,隻得到了三千石糧草與一千斤黃金,真可謂是費力不討好,此刻隻怕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不過,這劉備有一點,倒真是不容小覷,那便是他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從剛才到現在,他麵上毫無波瀾,外人看來,隻會認為他是仗義相援,不問所求,又哪裏會知道他在背後使了這麽多的手段?
    劉備這份心性,著實可怕!
    要不要,現在就殺了他呢?
    張塵悄悄瞥了一眼,目光中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殺氣。
    或許是武者的本能,突然,張塵隻覺一陣寒意襲來,一抬眼,竟發現關羽麵色嚴肅地死死盯著他。
    他的目光中同樣透著凜然的殺意。
    難道,這便是絕世武者的實力,自己不經意間的一個想法,都能被察覺到殺氣的存在?
    雖然自己的身邊有趙雲、典韋這樣的猛將,但若真動起手來,劉備、關羽二人也不是好對付的。
    更何況,張飛還在高密駐軍。那數千軍士雖少,卻是追隨了劉備多年,精銳中的精銳,萬一逼急了他們,難免又是一場血戰。
    而且,現在還沒有到非得魚死網破不可的地步。
    看來,眼下還不是動手的時機。
    張塵頓時打消了殺掉劉備的念頭,轉念一想,若是留著劉備,將來弱化其他諸侯,或許能有另一番成效。
    豫州二袁,必有一爭。
    而袁氏,素以“四世三公”自居,一向眼高於頂。劉備此番南下,恐怕未必會得其重用,劉備本人,多半也並非真心投靠,他的目的,隻怕是想跨江南渡,投奔同為漢室宗親的劉表。
    其實,曆史上,劉備真正主動投奔的,隻有劉表。原因想來也很簡單,同為漢室宗親,總有血脈親情存在。
    如今,劉表尚值壯年,若得劉備相助,說不定會有所作為。無論是北上擊二袁,還是跨江擊孫氏,江南一帶都不會太平。
    時局越亂,對他而言,就越有利!
    等他一統了北方四州,江南一帶經戰火洗禮,各鎮諸侯勢必元氣大傷,到時,還有誰能和自己爭鋒?
    張塵心中想著,一仰頭,將樽中殘酒,一飲而盡。
    宴罷,眾人各自拜辭,劉備再次向眾人辭行,帶著關羽,徑自出城,往高密去了。
    張塵則是單獨將孔融喚到了書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下官見過大將軍。”
    “文舉不必多禮。”張塵道,“文舉,北海遭逢此難,元氣大傷,今後安撫民生之事,還需善加處置。”
    “大將軍放心,融定當盡全力,安撫百姓。”
    張塵點了點頭道:“嗯,黃巾勢力已經根除,短時間內當可太平無事。但青州一向多匪患,你還需整頓兵馬,加強武備才是啊!”
    “大將軍教訓的是,融謹記。”
    “我知你是一屆文臣,不諳兵事也屬正常,如有需要,盡可提出,本將軍必當鼎力相助。”
    “大將軍!”孔融聽罷,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你這是作甚?”張塵不由一驚,“何故行如此大禮,有什麽話,起來再說。”
    孔融道:“大將軍,此番北海遭劫,無數軍民百姓罹難,若非大將軍事先提醒,尚不知要釀成何等禍事!融此時方知,自己實無打理州郡之能。融不能保境安民,上愧對天子,下愧對百姓,待將善後事宜安排妥當,融打算辭官歸隱,從此安心治學。”
    “你要辭官?”張塵眉頭一皺,細細地端詳著他。
    【姓名:孔融】
    【擁有詞條:綁·孔聖後人紅)、綁·建安七子紅)、剛直不阿金)、文采出眾金)、仁政紫)】
    【綁·孔聖後人紅)】:你是孔子的第十九世孫,作為孔聖後人,你在朝野享有極高的名望。聲望極大增加)
    【綁·建安七子紅)】:你與王粲、陳琳、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皆為當世文壇大家,在建安年間建樹尤為突出,故世人將你們並稱為“建安七子”,是文壇領袖級別的人物。196年後生效,文壇士子會慕名投奔你所在的陣營,且對你所在陣營的君主產生好感)
    【剛直不阿金)】:你秉性剛直,不屈從於外界壓力,堅守自己的原則和信念,但可能也因此會得罪人。
    【文采出眾金)】:你文采極佳,善詩文辭賦,乃文壇巨匠。極易獲得文壇學者、士子大儒的好感。)
    【仁政紫)】:你施行仁政,受百姓愛戴。領地民心增加)
    張塵施展“洞察之眼”,將孔融身上的詞條看得一清二楚。
    這個孔融,是個徹頭徹尾的文士,並無絲毫治軍之才,但卻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單是這個【建安七子】,便已足夠逆天。
    文壇士子慕名來投,這以後豈不是人才濟濟?
    不過可惜,還要過幾年才能生效,看來這段期間,要讓孔融安心治學了。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