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分析透徹

字數:4643   加入書籤

A+A-


    王氏終於鬆了一口氣,兩位教養嬤嬤和女史十分滿意地回去交差了。因著馬上就要過年了,所以,孟綺的教習並沒有滿一個月。
    桑嬤嬤把孟綺好一個誇獎,說什麽不愧是侯府千金,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十分標準。還說孟綺虛心受教,對她也十分尊敬。她回去之後,一定拒實相告,叫皇後娘娘放心。
    輪到那位管姑姑,還是麵無表情,隻兩個字“尚可”。
    張女史和李女史說的不多,隻是額外建議,希望孟綺能在成親前學會王爺平日喜歡吃的那幾種小食。
    孟綺想著本子上記的瑞王喜歡吃的那幾樣小食的做法,暗自搖頭,前世與宋承澤做了五年的夫妻,她從來不知道他喜歡吃什麽。
    前兩年是不屑,後三年是她想做卻起不來了。
    想著自己在腦海裏越來越成型的那個計劃,她決定從今天開始就好好練習那幾樣小食的製作。
    懷南侯府的這個新年過的十分熱鬧,四位小姐一年出嫁,別說在京城,就是大夏朝也是沒有的。
    甭管是無奈還是驚喜,好歹外頭都是要豎個大拇指的。長女嫁子爵府,還是當今最受皇上喜歡的景王的嶽家。次女嫁郡王府嫡子。四女嫁皇上的親兒子。三女雖然差一些,卻也是有著風光前途的青年將領。
    孟長峰逼著自己把事情朝好的方向想,看著說是回來參加孟綺婚禮的孟海,昨天半是請求,半是威脅地讓他把那幾件事盡快落實,隻覺得頭疼。
    再看那兩個嫡子,老大喝的滿臉通紅,剛剛拉著孟海大著舌頭讓他把酒再弄十壇回來,他要分給友人們共品。
    老二就著丫頭的手喝了一口酒,走到宋氏身邊,不知道說了什麽,惹得宋氏先是拿手去點他的額頭,沒一會又交待身邊的婆子幾句,老二高興地直點頭。
    孟長峰再次歎了一口氣,若是有一個爭氣些的,他何至於把寶押到這個庶子身上,如今倒被他牽著鼻子走。
    孟綺看著與孟紹和二房孟繼喝得滿麵通紅的孟海,心底冷笑,為自己成親特意回來的?嗬,騙鬼呢,誰知道他為什麽回來的。
    想到前世孟海的結局,孟綺把冷笑掛在了嘴邊。雖然她不知道孟海到底是景王的人還是誠王的人,但這兩個人最後都成為太子的手下敗將,做為追隨者的孟海自然也沒有好下場,還連帶著劉氏及孟絹。
    所以,孟綺一點也不想動腦子對付三房,雖然自己的幾次算計都是三房在中間搗鬼,但就象孟綰說的那樣,還是自己給了她們機會,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當然,不想動腦子是一回事,但偶爾給她們添堵,叫她們過得不舒心卻是可以的。
    再有一個月她就要嫁進瑞王府了,那裏才是她的主戰場,她得掌握更多對她有利的信息,雖然這個收集起來有點難,畢竟前世,她對瑞王府裏的一切都是沒有絲毫興趣的。
    每年的正月十五,凡侯爵以上及正三品大員以上都要進宮與皇家共同賞月,這是大夏朝多少年來的傳統。
    而這一天,都會讓人苦不堪言。下午就要出門,隻在那宮門口排隊進去都得好半天。進去之後,站在四處透風的大殿裏還要被冷風吹上好長時間,扯著笑臉麵對眾人寒暄。更別提那宴上的吃食,從禦膳房端到坤寧宮,上麵飄的油花子都泛了白。
    尤其是年紀大一些的更是經不起折騰,總有早早地生了病的,就為了躲過宮裏的十五夜宴。
    孟綺做為懷南侯府的嫡小姐,自然也是每年必去的。懷南侯府原本就在走下坡路,與之真正交好的人家沒有幾戶,而那些姻親又是不夠條件的,弄的孟綺回回都不高興去。
    她的性子原本就好強,要尖的,可去了宮中,哪位不是金枝玉葉,高門貴女,就懷南侯府這塊招牌還真不夠看的。所以,次次王氏都對孟綺耳提麵命的,就怕她收不住脾氣。好在每次小插曲總是有一些,但無傷大雅,說白了,還是不夠看的。
    隻今年不同,孟綺早早就接到了皇後娘娘的懿旨,讓她正月初十就進宮,等著十五宮宴後同懷南侯家眷一同再回來。
    王氏鬆了口氣的同時又有些緊張。還好隻是五天,孟綺前一陣子規矩學的極好,加之最後真的懂事了不少,應該不會出太大的亂子。
    但又緊張宮裏會針對她,畢竟孟綺與洪哲的傳聞眾人皆知,雖說洪哲是景王妃的弟弟,景王妃是賢妃娘娘的兒媳婦,就是為了自家臉麵,賢妃也不可能讓人在宮中提起這茬,可凡事都有例外的。
    孟綺看著劉媽媽為她收拾行李,笑道,“隻不過五天,做什麽帶那麽多,每天一件換得過來就成。再把十五的禮服準備好了,其他就不必了。”
    看著劉媽媽又把三個頭麵匣子要往裏放,撲哧一笑,“好了,好了,不用拿,我又不是去參加選秀的,頂著一腦袋叮叮當當的,回頭皇後娘娘再讓我站久了,還不得把脖子壓彎了呀。”
    劉媽媽的手一頓,掂著手裏並不輕的頭麵,點了點頭,“老奴想著,那宮裏又是娘娘們又是公主,偶爾皇子妃們也會進宮請安,總不能讓她們把您比下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元月走進來,手裏捧著孟綰正月十五那天要穿的衣裙。孟綺上下翻了翻,“成,就這件吧,提前一天讓人送進去就成。”
    回頭又對著劉媽媽道,“比下去就比下去,我巴不得她們別瞧見我。再說,我就是穿得再好還能越得過公主去?宮裏兩位成年的公主,一位永安公主,那是皇後娘娘的眼珠子。一位芳華公主,那是皇上的心頭肉。我犯得上叫她們多注意我嘛。”
    孟綺說完坐了回來,想著敬安帝的兒女們。
    敬安帝是兒子多,女兒少。一共五位公主,長公主沒養大。二公主是皇上的姨親表妹生的芳華,奈何這位表妹福薄早早的去了,留下這唯一的女兒卻因為生產時被產婆接生用力過猛,導致腳跛,因此養成了敏感,小心眼的性格,皇上心疼她,一直在皇後娘娘身邊與永安公主共同教導,吃穿用度一點不輸給永安這位嫡公主。
    永安就不必說了,與她的親哥哥誠王那就是兩個相反的性格,倒不像是一個娘生的。
    永安做為嫡公主,有太多驕傲的資本,偏偏是個貞靜識大體的。每日與比自己大的庶出的芳華在一起,讓步的總是她。是宮裏從上到下少有的不被編排的主子。
    餘下的兩位公主母親的位份都不高,年紀也小,孟綺對她們幾乎沒有太多印象。
    敬安帝的兒子們,成年的有五位。
    太子是先皇後唯一的兒子,早早地被立為太子,一做就是三十多年,今年38歲,膝下隻有太子妃生的一個女兒。東宮裏女人倒不少,卻沒一個懷上的。急的太子妃香都燒到河南和山西去了。說是太子小時候得過病,導致身子弱,尤其在子嗣方麵艱難。這也是誠王與端王不把太子放在眼裏,敢與他叫板的重要原因。
    端王,皇次子,向貴妃所出。前麵說了,向貴妃是個火爆脾氣,向家原是武官,女兒隻向貴妃一個,打小當男孩子養,爭強好勝,敢與男子比試。隻可惜向家也是一代不如一代,現在當家是向貴妃的哥哥,那就是個伸手向妹妹討生活的主兒。端王的脾氣倒是沒隨向貴妃,腦袋卻隨了他舅舅,整個一草包。萬萬不能說他一個不字,必須捧著,沒啥能耐還愛顯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那麽一個人。
    皇三子沒養大,早早沒了。
    景王,皇四子,母妃是賢妃娘娘。端著翩翩佳公子的模樣,溫和有禮,無論與誰都是一臉謙虛的笑。遇事絕不出頭,與眾兄弟的關係都尚可,很得皇上的喜歡。而且是有名的散財童子,尤其是前朝後宮那些宮女太監都喜歡景王,就算是帶個路,幫著拾個物件都能得賞,是非常有口碑和人緣的一位。
    皇五子誠王則是一個火爆脾氣,不用點火都能著。現任皇後所出,因著自己是嫡子,誰都不放在眼裏,尤其是太子,在他的認知裏,先皇後沒了,自己的娘現在是皇後,那麽太子就得他做。所以,任何時候,他都把太子當空氣,連帶著與太子走得近的瑞王在他眼裏也是毛病多多。且這位誠王還有一個特殊的癖好,那就是喜歡年紀小的女孩,好多人投其所好送了不少未成年的幼女進去,說是每個月都有被從誠王府抬出去的小姑娘,真真兒作孽。
    想到這裏,孟綺又想起一個人來,是孟家族中的女孩,叫孟芝的。春天的時候被孟家送給了誠王,她也是後來才知道,那是孟海的主意,宋氏尋遍孟家族裏女孩選的她。
    在前世,這個孟芝在她成親之前是一點交集都沒有的。卻是在嫁給瑞王之後的幾次宮宴還有他們兄弟相聚時,誠王帶出去幾回,瞧著倒是十分受誠王喜歡。
    後來,誠王事敗,她去了哪裏,結局是什麽,自己就不知道了。
    再往下就是皇六子,瑞王了,也就是孟綺前世今生嫁的同一個人。
    孟綺歎了口氣,現在擺在自己眼前有兩條路,她要怎麽選?
    喜歡孟家四小姐請大家收藏:()孟家四小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