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真是高興

字數:4743   加入書籤

A+A-


    靜安園裏的下人,一大早就被一種壓抑的氣氛包圍著,背地裏都在議論著昨天王爺的怒火,王府的老人都說,這麽多年了,從來沒見王爺發這麽大的火。
    更有的人還在算新王妃這進門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兩人已吵過多少回架了。
    “這個寫的不錯,總算還有些樣子,你弟弟都要開始握筆練字了,你若再不出息,小心你父王厭棄你。”小林氏看著宋柏墨寫的大字,微角的笑都合不上。
    宋柏墨聽小林氏這樣說,大大地鬆了一口氣,他實在是難得聽到小林氏誇他。多數的時候都是數落自己這裏不好,那裏不好,要不就抹著眼睛哭,說她對不起他死去的親娘。
    流年站在一邊,看著宋柏墨的表情,心裏暗歎,可憐的大少爺,側妃這哪裏是對你寫的字滿意,那是因為昨天晚上收到的信兒高興呢。
    一個自己都不識幾個字的人,哪裏瞧得出別人寫的好壞。
    “走,拿給王爺看看,叫他高興高興。”小林氏站了起來。
    呂媽媽與流年對視一眼,狠了狠心上前道,“現在去會不會不是時候?”
    小林氏眉毛一立,剛剛臉上的笑容收起,“什麽意思?王爺多盼著大少爺長進,你又不是不知道,今兒寫的這樣好,總要讓王爺親眼瞧瞧誇咱們大少爺兩句是真。”
    “老奴不是這個意思,您也知道昨天晚上王爺剛剛與王妃發了那麽大的火氣,今兒一大早,靜安園那裏可是換了一個新屏風的。若是這個時候湊上去,再惹得王爺不高興,那豈不是浪費了您的一番心意。”
    小林氏哼了一聲,“是孟氏惹得王爺不高興,又不是我與大少爺。再說,就是因為王爺與王妃生氣,現在還不知道被她氣成什麽樣子,我帶著大少爺去,王爺瞧見大少爺字寫的好,一準高興。”
    說完又去看宋柏墨,“墨哥,你說我說的對不對?是不是這個理?”
    宋柏墨對著小林氏一揖,“姨母說的對。”
    小林氏得意地看了一眼呂媽媽,卻也知道呂媽媽說的有道理,“流年,你去尋小鬆子,讓他去瞧瞧王爺現在心情如何。”
    流年輕聲應是,走出房門,站在廊下歎了口氣。她有一種不好的預感,自己侍候的這位若是還如從前那樣的作派,怕是沒有好日子的。
    小林氏以前之所以能在王府內宅占有一席之地,且是最重要的那一席,無非有三點。一是大少爺養在她身邊;二是家裏沒有當家主母;三是出身比別人好一些。
    能與之抗衡的李氏不屑與她爭搶,想與她爭搶的吳氏卻沒她站得穩,至於白氏更是依附她過活。奉承話說多了,時間久了就會當真。
    原還不算蠢笨的一個人,最近卻頻頻沉不住氣,也越來越不聽勸了。
    流年想歸想,小林氏的吩咐她卻不敢不從,沒有誰比她更了解小林氏的性格。
    吳氏給女兒宋弄玉把頭上的宮花別好,又在臉頰上親了一口,“真漂亮,瞧瞧咱們大小姐,比其他府裏的嫡小姐更有樣子。可惜一直不得機會,王爺許久也不到咱們引嫣閣來,若是能求動王爺為大小姐請封個郡主,那是再好不過的了,以後嫁人,就算是庶出,那也是高人一等的。”
    宋弄玉的奶娘胡氏上前笑道,“庶妃娘娘不必擔心,大小姐還小呢,一個郡主還不是遲早的事。不是嫡出又如何,這可是咱們王爺第一個女兒,王爺歡喜著呢。等到咱們大小姐長大了,那乘龍快婿還不是可您挑。”
    金枝也笑眯眯地上前,“再說,依著靜安園現在鬧的那樣,指不定王爺不等著新婚一個月就會往咱們這邊來呢。到時候您侍候好王爺了,再提大小姐的事,王爺哪有不應的。”
    吳氏點頭,想著昨天晚上得來的消息,一張臉笑開了花,“原還以為孟氏是個聰明的,卻沒想到這樣蠢。真想見見那位洪三爺是個什麽模樣,怎麽就能讓孟氏念念不忘,居然敢一次又一次與王爺置氣。”
    胡氏連忙上前小聲道,“庶妃請慎言,這話可不敢亂說。再說,昨天的事傳回來的是王妃嫌棄王爺每天都回院子太晚,懷疑王爺在外院養了女人,才仗著喝了幾口酒去鬧事的。哪裏成想,端王爺也在,叫王爺丟了大臉,王爺才發了大脾氣的,與那位什麽洪三爺沒有關係的。”
    吳氏不屑地撇撇嘴,“我知道輕重,隻咱們時我才這樣說。再說,這話又不是我一個人說的,林氏說過多少回了,哼,心知肚明的事。”
    一邊說一邊牽起宋弄玉的手,“走吧,咱們去見父王好不好?”
    宋弄玉眨著一雙漂亮的大眼睛點頭,“還要給父王背詩。”
    “對,背詩,叫你父王高興高興。”然後又歎了口氣,“你若是個男孩多好,必會比大少爺強上百倍。”
    胡氏聽吳氏這樣說,低頭瞧宋弄玉的臉色,小姑娘四歲了,已不是什麽都不懂的年紀,有些話說的多了,自然就往心裏去。
    雖然吳氏也是極愛這個女兒的,但她不如意或是有脾氣時,總會拿這話說個一二,回回宋弄玉聽了都不吱聲,把腦袋垂的低低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吳氏卻絲毫沒注意,拉著女兒的手往外走。外頭來報,說是張女史來了。
    前麵說過,王府有兩位女史,一位姓張,一位姓李。這兩位是瑞王娶親的時候,宮裏安排過來的。起先跟在林氏身邊,一是負責各項禮儀事務,二是文書方麵的工作,在林氏進宮時還會陪伴左右。
    後來林氏沒了,龔氏嫁進來,兩人的職責不變。隻是那個時候小林氏已進了府,趁著龔氏身體不好,借著宋柏墨的名義,攬去了一些管家權力,倒把兩位女史的權力削減了不少。
    再後來,龔氏也去了,府裏沒有了女主人,女史的差事自然就少了很多。她們還不像海嬤嬤,就算沒有女主人,王爺也是需要海嬤嬤幫他處理內宅與他有關的事。再說,海嬤嬤還管著王府所有下人的調配。
    (這裏需要解釋一下,當然主子各院的下人是歸各院主子管的。海嬤嬤所管的是指其他地方的,打個比方,前些日子大廚房上換廚娘,小林氏和李氏都有想要弄進去的人選,但還是需要海嬤嬤最後調動,就是因為沒有達成一致,才提了一個誰都不靠的二等管事娘子上來。)
    所以,雖然小林氏管著大廚房,她卻不能自己一個人定下誰任管事娘子,這也是相互製約,相互平衡的一個法子。
    正是因為王府的這個現狀,讓兩位女史幾乎沒有什麽具體差事可幹。所以,她們在去懷南侯府教導孟綺學禮儀的時候,才沒有像桑嬤嬤與管姑姑那樣要求的比較嚴格。若是孟綺進了門,依舊不用她們,她們在王府的價值可是更小了,雖然她們是有品級的,但那一點點俸祿哪裏夠用,若是得了王妃的歡心,好處自然就多。
    可孟綺又出乎了她們意料,這嫁進來都快一個月了,連管家的邊都沒摸到。不僅如此,還隔三岔五地惹王爺不高興。且自從嫁進來,一次也沒召見過她們,進宮也沒讓她們陪同過。這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她們倒是可以尋個門路,以宮裏的名義調回去,再分派到別的王府或是留在宮裏。但那樣更沒什麽好處,成親立府的王爺,哪家會要半路去的女史,宮裏更沒有好地方可以給她們當差。
    這位張女史原本就與吳氏說得來話,自從孟綺嫁進來後,無事可做的張女史來的更勤一些了。
    吳氏也極喜歡與張女史聊天,在王府,白氏是小林氏的狗腿子,兩人幾乎天天膩在一起。李氏是一個拎得清的,不與任何人親近,也不與任何人疏遠,是個實打實的老好人。
    自己平日裏除了帶帶宋弄玉,連個說知心話的人都沒有,張女史常來常往,說說宮裏的事倒叫她覺得自己懂得挺多。
    “哎喲,大小姐可真漂亮,這是要做什麽去呀?”
    吳氏捏了捏了宋弄玉的手,“告訴女史,你要去給父王背詩去。”
    張女史一聽,“庶妃也要去?”
    “什麽意思?還有誰去了?”
    “剛剛來的時候,我瞧見林側妃帶著大少爺好似往碧波堂那邊去了。”
    “哼,偏她腿快,每次都是又扯又拉地去,大少爺是作了什麽孽,得了她這樣一位姨母。”說完又催著金枝快一些。
    “您現在要去?”張女史問。
    “自然,她去得,我也去得。我們大小姐最近詩背的好,要給王爺聽呢。”
    張女史略一思索,“這個時候去怕是不妥當。”
    金枝聽張女史這樣說,鬆了一口氣。吳氏在府裏與任何人都不交好,若不是她命好生了大小姐,怕是早就被擠兌一邊去了。
    而她們做為下人,對於吳氏的任何決定隻有遵從的份,就算是知道決定不正確也不敢多說,就如剛剛吳氏要帶著大小姐去湊熱鬧這件事。還好,對於張女史的話,吳氏還是聽得進去了,這也源於吳氏也沒有人能與她聊知心話的原因。
    喜歡孟家四小姐請大家收藏:()孟家四小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