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 章 夙願得償,蟹黃入城
字數:3559 加入書籤
在龜凹與岩甲奔赴玄龜神島的同時,龜太郎也未曾忘記,鐵鉗礁上,那位曾半開玩笑要“看大門”的蟹妖蟹黃。
一道指令從海眼巨城發出,另一隊黑龍族使者即刻啟程,乘著猙獰威武的黑龍戰艦,朝著偏僻的墨石島海域疾馳而去。
黑龍戰艦通體由深海玄鐵打造,船身布滿尖銳的龍形骨刺,甲板上矗立著十二尊吐息炮,炮口泛著幽藍的妖力光芒。
當它破開雲層,如同黑色巨獸般懸停在墨石島上空時,島上的妖修們瞬間亂作一團。
墨石島本就地處海域邊緣,向來鮮少被大人物關注。
如今見這等象征著黑龍族權威的戰艦降臨,無論是墨石島的龜妖,還是鄰近鐵鉗礁的蟹兵蝦將,都嚇得縮在洞府裏不敢露頭。
隻敢偷偷張望,滿心以為是觸犯了什麽禁忌,大禍臨頭。
然而,戰艦艙門打開後,走下的黑龍族使者卻並無半分戾氣,反而麵帶客氣。
他先是落在墨石島的廣場上,召集島上所有妖修,高聲宣讀黑龍族令諭:
“奉黑龍族龍褐大人之命,墨石島及周邊百裏海域,自今日起劃歸黑龍族直轄,由龜岩、龜石二位長老永久治理,隻需每年向海眼巨城繳納象征性貢稅,享有高度自治之權!”
龜岩與龜石兩位老龜妖擠在妖群最前排,聽到令諭時,渾濁的眼睛瞬間瞪圓,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們在墨石島守了數百年,從未想過這座偏遠小島能得到黑龍族的垂青。
直到使者將一枚蘊含著龍族威壓的令諭玉簡遞到他們手中,冰涼的玉簡觸感傳來,兩位老龜妖才反應過來這不是夢。
當即老淚縱橫,顫抖著跪倒在地,對著海眼巨城的方向連連叩拜,聲音嘶啞卻充滿激動:
“島主(龜太郎)萬歲!龍褐大人萬歲!”
在他們心中,這份天大的恩澤,定然是如今“發達”了的龜太郎為他們爭取來的。
安撫好墨石島的妖修後,黑龍戰艦繼續前行,很快便抵達了鐵鉗礁。
此時的蟹黃正躲在自己的礁石洞府裏,兩隻巨大的複眼緊盯著外麵的動靜,鉗子無意識地敲擊著地麵,滿心忐忑。
它與墨石島素有往來,自然知道龜太郎的存在。
可如今黑龍族突然駕臨,難不成是龜太郎出了什麽事,連帶著他們這些舊識也要遭殃?
就在蟹黃胡思亂想之際,使者的聲音在礁上響起:
“哪位是蟹黃道友?龍褐大人有令,特來請道友前往海眼巨城任職。”
蟹黃心中一緊,硬著頭皮從洞府裏爬出來,戰戰兢兢地舉起一隻巨鉗,聲音帶著幾分顫抖:
“小……小妖便是蟹黃。”
使者見它這副模樣,忍不住笑了笑,語氣愈發溫和:
“道友不必緊張。奉龍褐大人之命,特來接你赴任。另外,你有一位故友名喚龜太郎,他托龍褐大人給你帶句話。”
“昔年鐵鉗礁畔,你說若他龜太郎日後發達,便要去給他‘看大門’當巡海大將軍,今日這話,可還作數?”
“龜太郎”三個字入耳,蟹黃的巨眼瞬間瞪得溜圓,大腦仿佛被自己的蟹鉗狠狠夾住,嗡嗡作響!
它猛地想起數百年前那個午後,自己在礁石上,為那隻其貌不揚的綠殼龜妖送行。
那醜龜妖,隨口戲言要封它當“巡海大將軍”,當時隻當是玩笑,早拋到了腦後。
可這醜龜妖龜太郎,竟然還記得!
那個綠油油的龜老弟……不,現在該叫龜島主、龜大人了!
龜太郎不僅記得這句戲言,還真的為自己謀了前程!
而且還是讓黑龍族的使者親自來接,要帶自己去海眼巨城任職!
海眼巨城是什麽地方?
那是萬妖海域的權力中心,是無數妖修擠破頭都想進的地方!
使者口中的“巡海大將軍”,哪怕隻是個副職,也是手握實權的肥差,遠比自己在這偏僻鐵鉗礁當個土霸王風光萬倍!
巨大的驚喜與難以置信瞬間衝昏了蟹黃的頭腦,它青色的蟹殼竟因激動而微微泛紅,連帶著八條腿都開始哆嗦。
它顫抖著接過使者遞來的任命玉簡,指尖觸到玉簡上“巡海副統領”的字樣時,更是激動得語無倫次,對著使者連連點頭哈腰:
“願!願意!小妖一萬個願意!哈哈哈!龜老弟……不!龜大人!他果然沒忘了我老蟹啊!”
蟹黃興奮地揮舞著巨鉗,轉身對著礁石上圍觀的小蟹小蝦們嚷嚷:
“都聽見沒!老子要去海眼巨城當大將軍了!以後這鐵鉗礁就交給你們打理,好好守著家!”
說罷,它也顧不上收拾什麽家當。
無非是幾枚珍藏的珍珠、兩把生鏽的鐵叉,隨手塞給手下,便屁顛屁顛地跟著使者往戰艦跑去,生怕晚了一步這好事就飛了。
一路上,蟹黃坐在寬敞的戰艦艙室裏,看著窗外飛速掠過的海麵,心中對龜太郎的感激與敬佩達到了頂點。
當戰艦駛入海眼巨城的港口,看著這座矗立在深海中的巨城。
高聳的珊瑚塔樓、穿梭的飛天妖修、鱗次櫛比的商鋪,濃鬱的妖氣與繁華的景象讓它目瞪口呆。
龍褐果然沒虧待蟹黃,給它安排了“南城巡防副統領”的職位,負責一片商業區的治安巡邏。
官銜不算頂尖,卻清閑自在,商戶們每日孝敬的靈晶、珍寶源源不斷,地位更是遠超在鐵鉗礁的日子。
此後的日子裏,蟹黃整日樂得合不攏嘴,巡邏時逢人便誇龜太郎,時常對著手下感慨:
“龜老弟……不,龜大人!真是我老蟹命中的貴人啊!當年誰要是敢說他醜,我老蟹頂多瞪兩眼,現在誰再敢說,我第一個跟他急!”
不知不覺間,蟹黃成了龜太郎最忠實的“口碑宣傳員”。
在海眼巨城的底層妖修中,龜太郎“重情重義、信守承諾”的名聲,也隨著蟹黃的念叨,漸漸傳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