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 章 窮奇“惡”之悟,九族新象

字數:4491   加入書籤

A+A-


    遊走於鳳凰九雛的領地間,窮奇從不以教化者自居。
    反倒像個懷揣秘密的旁觀者,用太古凶獸獨有的視角,審視著各族的修行與日常。
    窮奇的智慧裏總裹著幾分“惡”趣味。
    見金鳳族為維持秩序而壓抑天性,便在族老論道時冷不丁插一句“規矩是框,也是枷鎖”;
    看雪凰族困於清冷而疏於變通,又會在冰雕盛會時故意撞歪一塊冰晶,留下“完美裏的裂痕,才夠活氣”的調侃。
    窮奇從不用強硬的姿態勸說。
    隻是在恰當的時機,或直言不諱點破各族性格中的偏執,或旁敲側擊揭露修行裏的盲區,像往平靜的湖麵投下一顆顆思想的石子。
    至於石子能激起怎樣的漣漪。
    是讓金鳳族開始反思“秩序”與“靈活”的平衡,還是讓雪凰族試著在清冷中融入一絲煙火氣,窮奇從不幹涉。
    窮奇隻眯著眼瞧著,樂得看這些“高傲的鳥兒”因它的話而產生細微的變化。
    這並非窮奇閑來無事的惡作劇,而是它修行《惡來道》的必經之路。
    在窮奇眼中,世間萬“惡”並非全然的黑暗,而是蘊含著欲望、偏執、盲區等複雜特質的集合體。
    鳳凰九雛便是這“惡”的九種具象化形態:
    金鳳族的“秩序之執”、孔雀族的“浮華之欲”、大風族的“仇恨之念”,都成了窮奇體察、理解乃至利用“惡”的鮮活樣本。
    數十年光陰悄然流逝,在窮奇這顆“異數”的潛移默化下,更因龜太郎雕像所散發出的道韻滋養。
    鳳凰九雛的日常早已褪去往日的單調,添上了許多鮮活的新色彩。
    金鳳族的瑞靄峰,每日天還未亮,便有金色的霞光漫過山頭。
    族中子弟早早地圍在雕像旁靜坐,任由祥和的道韻順著呼吸滲入四肢百骸,驅散一夜的倦怠,為新一天的修行打下溫潤的底子。
    日上三竿時,議事殿前的廣場上總會響起論道聲,族老們引經據典,子弟們各抒己見,從“如何調和各族矛盾”到“怎樣在守序中保留變通”,每一次討論都透著井然有序的氣度。
    若遇其他部族有紛爭,金鳳族子弟便會帶著雕像的祥和道韻前往調解,往日裏略顯刻板的“規矩”,如今多了幾分人情溫度。
    雪凰族的冰晶城,終年被皚皚白雪覆蓋,卻不再是往日那般死寂的清冷。
    子弟們在雕像旁修煉時,會刻意讓冰雪的凜冽與道韻的柔和交織,法術中的寒氣少了幾分刺骨,多了幾分靈動。
    指尖凝結的冰花能隨心意變幻形態,甚至能勾勒出各族的風貌。
    每到月末,城內還會舉辦冰雕藝術盛會,子弟們以冰為墨、以法為筆,將修行感悟融入冰雕之中:
    有的刻出雕像與雪山共生的景象,有的再現與窮奇鬥智的趣味場景,清冷的城池裏,從此多了雅致的歡聲笑語。
    藍凰族的碧波嶼,聽潮崖下的濤聲從未停歇。
    如今,這裏成了族中子弟每日悟道的必去之地。
    他們盤膝坐在礁石上,一邊聆聽潮汐的韻律,一邊感悟雕像散發出的生機道韻,對布雨之術的理解越發深刻:
    不僅能呼風喚雨滋養萬物,還能根據不同部族的需求,調控雨水的濕度與肥力。
    族人們還在島嶼周邊開辟了新的水下藥園,用改良後的布雨術為藥草提供養分,各色靈草在清澈的海水中舒展葉片,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周邊的海妖部落見狀,時常帶著珍珠、珊瑚等寶物前來進貢,隻為換取藍凰族的庇護與布雨術指點,往日裏相對封閉的碧波嶼,如今成了連接海陸的熱鬧據點。
    孔雀族的華彩林,依舊是萬妖棲嶽中最耀眼的所在,卻多了幾分“雅”而非單純的“炫”。
    子弟們在雕像旁感悟時,不再隻執著於翎羽的光華,而是試著將幻術與道韻結合。
    展開的尾屏上,不僅有七彩光暈流轉,還能映出聽者心中最向往的場景。
    林間的空地成了天然的沙龍,時常舉辦幻術交流會:
    有人展示能引人靜心的“靜心安魂術”,有人分享與窮奇比拚幻術的心得,連宴會的餐具都換成了能隨情緒變色的靈玉。
    華服美器間,少了往日的浮華攀比,多了藝術交流的真誠。
    火鳳族的烈焰穀,熔心湖的岩漿依舊翻滾,卻不再是往日那般一味的熾熱。
    子弟們圍在雕像旁沉思時,會試著感受火焰的“紋理”與“情緒”。
    有的火焰暴躁如雷,適合鍛造鋒利的兵器;
    有的火焰溫和如暖爐,適合淬煉柔韌的甲胄。
    穀中的煉器坊裏,叮當作響的聲音日夜不停,往日裏隻懂“猛火強攻”的火鳳子弟,如今能根據材料的特性調控火焰,時常有新的法器胚胎在岩漿中誕生:
    有的能引動溫和的火焰治愈傷勢,有的能釋放可控的火環困住敵人,每一次成功煉器,都會引動地火發出歡快的呼嘯,仿佛在為這新的變化喝彩。
    彩鳳族的領地,就像一場永不落幕的慶典。
    光影、音律、色彩在這裏交織得越發和諧。
    子弟們在雕像的道韻滋養下,靈感如泉湧般迸發:
    編織的光帶能隨著樂曲變換節奏,吟唱的歌謠能引動周圍的花草隨聲擺動,連施展的幻術都多了幾分感染力。
    許多喜愛藝術的妖族,會特意從千裏之外趕來觀摩,有的甚至懇求留在族中學習。
    往日裏隻專注於“自我綻放”的彩鳳族,如今成了傳播藝術的“快樂源泉”。
    大鵬族的摩天崖,罡風依舊凜冽,卻成了錘煉實力的最佳場所。
    子弟們在雕像旁感悟空間道韻後,便會展開雙翼衝入罡風之中,翅膀上的羽毛在風刃的磨礪下越發堅韌,對空間的掌控也越發精準。
    能在瞬息間穿梭於崖壁之間,甚至能借助風勢縮短狩獵的路程。
    族中時常組織狩獵隊,目標直指東南方的虺蛇部落,出發時,隊員們會帶著雕像的道韻加持。
    飛行的速度比往日更快,俯衝捕獵時的動作也更敏捷。
    每一次出征都像一道閃電劃破長空,歸來時總能帶回滿滿的毒蛟材料,卻少了往日不必要的廝殺。
    雷鳥族的雷鳴澗,雷聲與道韻達成了奇妙的共鳴。
    子弟們修煉時,不再一味追求雷霆的威力,而是學著凝練雷霆的力量。
    引下的天雷不再是狂暴的劈砍,而是能聚成細密的雷網,既能困住敵人,又不會傷及無辜。
    作為負責棲嶽北部巡邏的部族,雷鳥族子弟如今的巡邏更顯紀律嚴明:
    他們帶著凝練的雷霆與道韻,飛過山林時會刻意避開妖族的聚居地。
    遇到凶獸作亂時,能用精準的雷法快速解決,往日裏略顯莽撞的“雷霆之威”,如今多了幾分沉穩的守護之意。
    大風族的裂風淵,依舊透著幾分壓抑的肅殺,卻少了往日的“盲目仇恨”。
    子弟們在雕像旁修煉時,眼神中的渴望依舊熾熱,卻多了幾分冷靜。
    他們不再一味想著“斬殺肥遺複仇”,而是會分析肥遺的習性,研究如何在狩獵中減少傷亡、提高效率。
    每次組織狩獵南方的肥遺一族時,行動依舊詭秘狠辣,卻多了周密的計劃:
    有人負責用風法驅散瘟疫,有人專攻肥遺的六足弱點,有人收集戰利品時會特意留下幼獸的性命。
    往日裏被仇恨裹挾的“廝殺”,如今成了磨礪實力的“精準狩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