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李世民真正的意圖!遷都洛陽?

字數:3311   加入書籤

A+A-


    李世民沉默了下,望著兩人,片刻後,才緩緩道:“太嶽都已說你們兩人,可獨當一麵了。”
    “可是·······”秦懷道還欲再言。
    李世民揮揮手,秦懷道隻好閉嘴。
    “長安縣和萬年縣,已多少年沒有過變化了?說實話,朕都已快要忘記了。”
    “北山縣,剛剛起步,若是可以,朕何嚐不想調動太嶽呐?”
    “可,不行啊,北山縣,離不開他。”
    “你們,也不要覺得,朕讓你們出任縣丞,隻是為了提拔你們,哼,提拔簡單,多少人不知道盯著這個位置,多少人不知道想要得到這個位置,今日,朕給你們,不是讓你們去享受,去混日子。”
    “長安一百零八坊,有多少坊,到了夏日,蚊蟲滋生,惡臭彌漫,百姓痛不欲生?”
    “到了冬日,有多少百姓家中四處漏風?有多少地方,那些建築,破爛不堪?”
    “可以說是,從前隋,甚至於從漢高祖建造長安以來,這裏所積弊的一些問題,實在是已不能再拖延,再不整治了。”
    “所以,朕隻能讓你們兩人去攪一攪長安這潭死水。”
    “你們,有朝氣,有衝勁,北山縣,神仙裏,雖小,可一步步卻頗有章法,每一條街的規劃,每一條巷子的規劃········都要遠超於長安這座已是很難改造的老城。”
    “長安,需要折騰折騰,不然,出不了百年,長安,就要衰敗,甚至說不準,後世之君還會想著遷都呐。”
    “最近,朕就聽到了一些說法,說什麽,洛陽比長安更適合。”
    李世民說到這裏的時候,言語中是有些無奈的。
    關中這片土地,先是被先秦羈縻了數百年,後來,又被漢朝索取了數百年,再後來,一波一波的破壞,終於傳承到了大唐手裏,這片自古就富庶的土地,似乎已是要到了它的盡頭。
    長安,漸漸已沒有了後勁,東都洛陽,卻正如朝陽般,風華正茂。
    “洛州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陸通,貢賦便,最近,不少人也時常拿朕曾說過的:洛陽朝貢天下中,朕營之,意欲便四方百姓這些話來上書規勸朕。”
    “可,他們不知道,洛州終究是洛州,長安,終究是長安,若是朕真的想要遷都洛陽,早在突厥進犯的時候遷都,豈不是更好?何必等到現在?”
    “洛州重要,可控山東,河北之地,但,長安,才是吾大唐之根本!”
    “懷道,寶林,這不是一個好差事,所以,朕說這些,也是要告訴你們,這兩個縣丞之位,不是那麽好當的。”
    “若是你們執意還需學習的話,朕再選他人便是了。”
    “朕好不容易趁著這個機會,把這兩地的縣丞之位空懸出來,就是想要尋一尋有幹勁的少年人。”
    李世民的目光再落在兩人身上,語氣很是沉重。
    他一口氣說了很多,但所言,卻也皆是當前長安所遇到的一些大問題。
    當然,其中也不乏有激發少年人衝勁的意思。
    對於這個問題,房玄齡,魏征這些人都是避而不談。
    遷都洛州之事,他們這個位置的人,自然也都知道些,可,遷都之事事關重大,不是那麽簡單就能定下來的,更何況,現在陛下完全沒有遷都的意思。
    但,卻不論李世民,還是他們,心裏都明白,如果長安再這麽繼續下去,就算現在不遷都,後來者估計也很難逃脫遷都洛州這條路。
    長安的人,太多了。
    八百裏秦川,已是很難養活這一座巨城了,不看看曲江碼頭,忙碌時夜以繼日的狀態?這都是天下之物資,匯聚於長安,而供養於長安,消耗之巨,難以置信。
    可,若是遷都洛陽,不說別的,光漕運就可以節省將近兩百萬擔,這是不少人計算過的,也是大家的共識。
    另外,因為山東,河北,更甚至遼東之事,長安,終歸有些偏西了,而洛陽坐於天下之中,物產豐饒不說,其溝通各地的效率,都要高上不少。
    坐鎮洛州,以控四方,天下莫有敢違者!
    這也是很多人的共識。
    秦懷道和尉遲寶林也是萬萬沒有想到,這擔子,竟如此之重!看樣子,還關係著兩京定都之爭,這更讓哥倆心裏打鼓的厲害。
    見眾人都沉默,李世民看向了張楚:“太嶽,你覺得,洛州和長安相比,那個更為合適當國都?”
    張楚苦笑一聲:“陛下,長安乃是臣進入紅塵的第一座城池,洛州,雖有聽說,可去都沒去過,實在不好回答這個問題。”
    李世民“哈”了一聲:“怎麽?太嶽,你也覺得,遷都洛陽為好?”
    “在這件事上,不說話,其實就可以歸為同意!”
    “就是因為不說話的多了,所以,遷都洛州的聲音,愈發的大了起來。”
    說著,李世民還斜了眼房玄齡,魏征等人一眼,隨口道。
    張楚愣了下,而後沉思片刻,直言道:“回陛下,臣倒不是這個意思。”
    “其實,臣對於長安是有感情的,自然不願遷都洛州。”
    “嗯·······雖說臣沒有去過洛州,但,卻也看過輿圖。”
    “洛州,以臣來看,不合適當國都。”
    李世民眼睛一亮:“說說看!”
    “這洛陽,怎麽個不適合法?”
    而其餘人,也都看向了張楚。
    喜歡大唐十萬裏請大家收藏:()大唐十萬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