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八百裏秦川,八百年關中!

字數:4685   加入書籤

A+A-


    遷都洛州。
    這個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漸漸興起的聲音,在不知不覺中,已是讓很多人都認同了。
    因為,不論怎麽看,當前長安所麵對的一些問題,隻要能遷都於洛陽,一切便可迎刃而解。
    同時,在能解決這麽多問題的前提下,所要付出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自然,便是房玄齡這些人細細思量過後,心裏其實都並不排斥這個說法。
    若是真的能夠為了大唐長治久安,為了能讓大唐更是安定繁榮,就算是遷都,又有何妨?甚至所留下的名聲,還都是會讓後人稱讚其智慧。
    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他們真的很少再聽到像是如張楚這般,幹脆了當,直接否認的聲音了。
    即便是李世民,也真的是好久都沒有遇見了。
    可以說是現在是否要遷都洛陽,在這件事上,最大的阻力,就是李世民,但凡隻要李世民能夠點點頭,這件事很快就會落實,就會推進。
    當然,也可以說,隻要李世民不點頭,不管遷都洛陽的說法再多麽的塵囂日上,都不會成功。
    但,這樣也會讓李世民背負不小的壓力就是了。
    現在,能聽到張楚這麽說,他心中甚是欣慰。
    張楚輕輕吐了口氣,目光,落在了那已是冰封的渭水之上。
    “陛下,諸公,對於遷都洛陽的原因,太嶽,很清楚。”
    “毫無疑問,從表麵上看,洛州位於天下最正中。”
    “四周,更是關隘眾多,周圍的王屋山,環繞的中條山,也很容易給人一種易守難攻的錯覺。”
    “更何況,從洛陽出發,不管是北上燕趙之地,還是說南下荊楚水鄉,亦或者,前往西晉秦隴,或者直接東入齊魯,可以說,都是距離最近的!”
    “居中而控製天下,這句話,確實也不是胡說。”
    “從這一點來看,似乎洛州,確實非常適合做首都。”
    “再加上洛州位居天下之中,所以,不管是各處的物資,都要比運往長安更簡單的運向洛陽。”
    “天下財富,就像是聚寶盆一樣,全都會落入洛州之境。”
    “或許,這是所有支持遷都洛州的理由。”
    對於洛陽,盡管張楚沒有去過,但,他比天下人,都要了解。
    不管是一些科普視頻,還是說曆史課上老師的分析,亦或者書本上的結論,讓洛陽這個地方,就好似脫光了衣物的牡丹仙子般,對張楚全然沒有絲毫的隱瞞。
    “但是,陛下,洛陽就像是有天然的地利一樣,也有天然的,無比致命的短板。”
    “那就是,大家都說,洛陽居天下中間,適合控製四方,但,不知諸位有沒有想過,萬一爆發戰亂,洛陽,豈不就是四麵環敵嗎?四處關隘,但凡有一處被人破了口子,那麽就像是漏氣的大球一般,頃刻間就會破碎!”
    “陛下,自是無人可當,更無人敢動亂,但,誰能保證陛下之後的帝王,都如陛下這般神勇呐?”
    “而且,但凡領兵打仗過的人就知道,關隘越少,那麽防守的難度便越簡單,就像是蜀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多少年的戰亂,都沒有影響到蜀地,這才有了當今的天府之國呐?”
    “因為,人家隻需要把口子一紮,就能保證裏麵的安全和穩定。”
    “另外便是,洛陽周圍都是山脈,還有洛水環繞,相比於長安,它所能供養的百姓人數,太少了,不說別的,十六衛駐紮進去,恐怕連十六衛的營地都不好安排。”
    “都說強幹弱枝,可進駐洛州,卻是要弱幹強枝,豈是長久之策?”
    張楚有條不紊的緩緩說道。
    李世民連連頷首,雙眸凝重間,額頭上的眉宇,盡數展開。
    張楚說的這些,他也是極為認同的。
    自然也包括房玄齡,魏征,秦瓊等人。
    他們對於洛州方方麵麵,可以說是都極為熟悉。
    當初,他們都已做好了萬一玄武門失敗,便退居洛州,成東西對峙的局麵,再謀取天下的計策。
    所以,洛州那邊,秦王府多有經營。
    因此,當張楚的分析一條條擺到他們麵前的時候,說實話,就算他們想要反駁,都找不出來更有道理的話了。
    洛州的所有優勢,若是朝相反的方向想一想,真的就如同一把雙刃劍,稍不注意,便會傷己。
    不得不說,這些理由,令人信服的厲害。
    “陛下,諸公,其實前麵的那些話,並不是臣不同意遷都洛陽的最根本理由。”
    “畢竟,說來說去,有好,也有壞,總不能隻考慮壞的方麵而忽略了好的方麵,這些理由,能打消一部分人的想法,卻照樣是能讓很多人繼續堅持的。”
    “要說,臣最根本的意見,不是洛州位置上的這些表象。”
    “而是,人心!”
    “長安之城,背靠八百裏秦川,關中之地,曆經千百於年,從先秦,一路東出,雖有頗多曲折,可最後,終在始皇帝的手中,氣吞萬裏如虎,一並天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後來,雖秦亡,可漢王劉邦得漢中,而後便再一舉拿下天下,孕育三百年!”
    “漢後,便開始了亂世,而結束亂世的人,則是於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這六鎮中所孕育出的豪傑。”
    “如此看來,可得一結論,關中有龍氣!而上千年所孕育的龍氣,也讓這裏的百姓,心底都有一個信念,那便是,帝王者,出關中,這天下,當為關中人之禁臠。”
    “不管是征戰天下的赳赳老秦人,還是說陪著漢王共平戰亂的關中百姓,亦或者結束南北之亂的關中豪傑,陛下,人心在,天下就在啊。”
    “臣,甚至都可以直接說,隻要背靠秦川,占據關中,就算是其他之地再怎麽亂,我大唐的基本盤,仍在,一切都可以從頭再來!”
    “而這裏的百姓,最不缺的便是從頭再來的勇氣。”
    “可,沒了關中,陛下,又能信誰?又能靠誰?河北山東之地那些被世族奴役了上千年的家奴?”
    “ 陛下,隻有關中唐人!”
    “這,是千百年來所養成的勢和魂,丟了容易,可若是丟了再想凝回來這口氣,那就難了。”
    張楚字字珠璣。
    八百裏秦川!
    八百年關中!
    從現在這個時代的角度看過去,這裏,就是龍興之地,這裏,就是天下最富饒之地。
    後世的北大倉也好,華北平原也好,亦或者江南水鄉,在目前都靠不住。
    北大倉甚至現在還都在高句麗人手裏,華北平原為主的河北河南山東之地,千年世族之強盛,安史之亂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的心,不在朝廷,在世族!而江南水鄉,說句不好聽的,除了幾座城外,還多是蠻夷之地。
    至於蜀地,今天朝廷敢抽調人手,那西南十萬大山的各種部族撩人,明天就敢反叛,更何況,即便現在大唐蒸蒸日上,西南十萬大山的動蕩還一直不停!
    關中,不得拋棄,也絕對不能有任何失!
    “呼·······”
    李世民長長吐了口氣。渾身上下,說不上來的舒坦!
    他重重拍了下張楚的肩膀:“彩!”
    “如此之言!”
    “該讓那些人都聽一聽,都聽一聽!”
    “太嶽,你說得對!”
    “八百裏秦川,八百年關中!”
    “誰敢再言遷都,其,心可誅!!!”
    喜歡大唐十萬裏請大家收藏:()大唐十萬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