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商業無罪,有罪者人!
字數:5040 加入書籤
後世,有個國家依靠自己的貨幣,而收割全世界。
說實話,除了那個國家外,世界其他諸國多有怨言但卻不敢發。
自己拿著真金白銀去換那一摞摞的數字,拿著黑金糧食去換那一摞摞人家印製的紙張,但,就算心有怨言卻也隻能忍著。
因為,無人可以代替!
現在,大唐就是要做這樣的事!
但,不得不說,張楚心裏現在絲毫沒有憋屈,更無怨言,毫無疑問,這一次大唐處於主導,其餘諸國想要促進自身貿易的發展,便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不然,采用原始商隊貿易的法子,遠遠是比不上簡化了金融交割流程商隊的。
前者,或許一年能走一個來回,而後者,一年最少能走兩個來回,多的,或許能走三個!
而每多一個來回,財富便就會多上兩倍!也就是百分之二百!按照大唐這裏的話說,就是二十成!萬貫,便是二十萬貫,十萬貫,便是二百萬貫!
商人都是精明的,也是蠢笨的,當足夠的利益放在眼前,他們會忘記一切。
當真正的感受到便利和成倍增長的財富後,他們就會忘乎所以!
暫時以寺廟為表象,而真正架構大唐金融體係這件事,張楚一直在謀劃著。
這對於大唐而言,是真正的百年大計,千年之策,萬年之安的保障!
吐穀渾滅了,河西走廊徹底穩固,時機,多少已是成熟!
而且,這事,不是說一蹴而就就可以搞定的。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漫長的過程。
或許十年,也或許二十年,但,毫無疑問,越早開始統籌對於大唐的收益便越大。
“咳咳咳······”
李世民沒由來的一陣急促咳嗽,打破了大雁塔下的寂靜。
他的腦子很亂。
胸膛之中,更是有波濤洶湧。
毫無疑問,張楚所構建的宏大理想,對他的衝擊是巨大的,這邊還沒有從慈恩寺所恐怖的賺錢能力中反應過來,那邊卻又是有了張楚這般足已算的上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
一個人的腦子亂,那麽就說明了這個人想的事情很多,很雜,同時因為能力有限,暫時理不清楚,所以就顯得亂了起來。
“陛下!”
“太陽要落山了,要不咱們去殿中走一走。”
張楚伸出了胳膊。
李世民則是立馬攥住了張楚的手腕。
他深吸口氣,看了眼張楚,而後輕輕頷首。
玄空立馬在前帶路:“陛下,李公,侯爺,後麵的萬佛堂,是我大慈恩寺最為技藝高湛的建築,不妨來這裏瞧瞧吧。”
張楚揮了揮手,示意他自己安排就好,不要打擾李世民的思緒。
李靖同樣是垂著眸子,靜靜隨在後麵。
他對於商業接觸不多,但,張楚這番話,李靖敏銳的能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大恐怖,甚至這種大恐怖,能遠勝於十六衛對於諸國的震懾和操控!
萬佛堂很大,也不愧有‘萬佛’這個名字,當走進去,那牆壁上所雕刻著,懸浮的密密麻麻的各種佛像,極是給人一種莊嚴,並且略有壓抑,深沉的感覺。
也或許有太陽下山,這裏的窗戶本來就小,那長長的通道裏,隻有香燭所散發出的淡淡光亮,這更顯得佛像有點神秘了。
李世民打量著一尊羅漢,可是那眼眸的焦點,卻並沒有在羅漢像上。
“太嶽,若是按照你的謀劃,會不會讓全天下人,都爭相鑽研於商賈之道?”
張楚聞言,輕輕歎了口氣。
說到底,這個時代的人還是太樸實了。
並且,物資也太匱乏了。
對商業之提防,一點不比洪水猛獸弱多少。
明明商業是一樁非常先進,並且能讓文明快速提升的行業,卻發展的無比悲慘。
張楚搖了搖頭。
“回陛下,重農抑商這條鐵律,對於以往的朝代而言,是有道理的。”
“想當年,漢太祖高皇帝時期,國窮民蹙。”
“漢曆言,高皇帝出行時,想要尋六匹同色的挽馬,為太祖高皇帝拉輦車,這在當時,都是無比困難的事。”
“可,那些商賈依舊囤積居奇,低吸高拋。以致於都邑之內物價騰貴,普通百姓之家,一年辛苦所得,竟然還都比不上商賈之家的一頓飯食。”
“所以,漢太祖高皇帝,便把商賈之事,一腳踩到了泥土中。”
“以至於後來這麽多年,大家都是遵守著這一條舊律。”
“但,若是真說起來,漢高祖時期的困難,是商賈帶來的?”
“不是!”
“陛下,商賈總也不是以偷搶謀生吧,更做出什麽違法的事,可最後搞得自己卻好似犯下了滔天大罪。”
“真正的根本,其實還是在於,生產力的不發達。”
“陛下,若是翻遍史書,理清各朝的治理脈絡,其實會發現一切律令,都是根據生產力而做出的調整。”
“當時,連年征戰,各國本就已民不聊生,後來始皇帝又搜刮天下,更是雪上加霜,所有的情況,大漢都見過。”
“偌大的一個天下,被戰爭蹂躪了不下十遍。就算是再富饒的家底,也遭不住這樣的洗劫。”
“那時候,社會物資匱乏已經到了動人心魄的地步。”
“所以,那個時候,整頓商賈,就是必須手段了。”
“整頓,是為了再分配,總是得讓百姓活下去不是?”
“包括武德年間,其實,真算起來,任何王朝的初期,對於商賈都多是約束和打壓。”
“原因麽,剛才也說了,物資匱乏,百姓遭受了這麽多年的戰亂,總得讓百姓喘口氣。”
“朝廷和百姓配合著,會努力的發展民生,會努力的休養生息,會努力的調整生產結構。”
“而後,當百姓出產的貨物多了之後,那麽,商人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他們,會讓家裏所多餘的產出,變成真正的財富,他們會帶著天下人,走到互通有無,相互交流,促進文明發展的道路上來。”
“若是沒有商人,百姓生產的那些東西,隻能爛在家裏,至於說,全部隻用,嗬······”
“陛下,一家五口一年能吃多少糧食?就比如紅薯土豆一旦推廣開來,難道多餘的都爛在倉庫裏,爛在田地裏嗎?”
“當解決了最基本的需求後,百姓就要追求更高的層次,他們能把紅薯製成紅薯幹,製成粉條,甚至製成瓜幹酒········”
“而所製成的商品,就需要販賣,就需要交換,就需要互通有無。”
“然後,百姓手裏的錢多了,自然就開始擴大自己的產業,擴大自己的銷售渠道,把自己的物品,先是賣給街頭巷尾,再到賣給長安周圍的縣,然後就是洛州,晉陽,甚至於山東,江南,嶺南,再遠,則就是西域,倭國等等·······”
“而這些環節,都會產出巨大的利益,每一個環節,都會養活很多百姓。”
張楚看著打量著羅漢像,但實際上,耳朵已高高豎起來的李世民。
“陛下,再說了,嘿·········”
“商人,這個階層老早就被嚴防死守,可真的被消滅過嗎。”
“從來沒有。”
“隻是朝廷不讓百姓做,可朝廷會放過嗎?隻要是勳貴,隻要是官員,隻要是大族,他們哪一個不是商賈?哪一個不是掌控著滿天下的買賣?”
“隻是,商賈這兩個聽起來有些刺耳的字眼,被他家的仆人,或者部曲背了。”
“隻要好處,不要痛苦。然後再用看不起商賈之名,打壓百姓獲得財富,以達到自己壟斷的目的。”
“陛下,天下,沒有這樣得到道理,更何況於在陛下之朝,在貞觀之世,天下,不能有這樣的道理。”
“他們一邊偷摸摸數著大筆的錢財,一邊卻鄙視,搜刮,打壓那些可憐的所謂商人。”
“陛下,商業,無罪。”
“若說真的有罪,有罪的是打著商業旗號而行刻薄之事的人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