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3章 蘇定方的驚歎!裴行儉的路
字數:4397 加入書籤
“秦······秦川侯,在何處?”蘇定方忍不住再問道。
所有人的目光,齊齊落在了柴令武身上。
柴令武立馬閃了閃身子,朝身後的樹林指了指,說道:“看,就在那裏呐!”
蘇定方和左右相互看了看,視野深處,樹林中,綽綽確實是有不少人影。
“煩請柴將軍,帶路。”蘇定方抱拳。
“蘇將軍客氣,眾兄弟,樹林裏有食物,雖比不上長安,但尚也能果腹。”說罷,柴令武帶著眾人走向了樹林。
當蘇定方他們抵達的時候,張楚已是帶著薛仁貴和裴行儉站著等候了。
“蘇將軍。”
“別來無恙。”
張楚抱拳,望著蘇定方,禮數周全。
“見過秦川侯。”蘇定方已是躬身。
其餘人,也都是如此。
張楚身為大唐侯爵,而且還是從馬背上血戰取得的功績,這一點,沒有任何人敢質疑,更何況他們都是軍中之人,更是比誰都明白張楚於吐穀渾那一戰的含金量。
先前對於護農衛的張狂,在他們看來,確實欠揍,但真說起來,不過也是對於張楚年紀輕輕便可封侯的羨慕,而借機發揮罷了。
護農衛確實欠揍,但,這和他們心甘情願拜見張楚,是兩回事。
張楚攙扶起了蘇定方。
裴行儉往前一步,見禮道:“蘇師傅。”
蘇定方深吸口氣,朝裴行儉點點頭,便全副身心,都注意在了張楚身上,喉嚨內發出些許的“咯咯”聲之後,不由苦笑道:“看來之前,是我們有眼無珠,不知天高地厚了。”
“原以為,護農衛會在我們所有人身後呐,萬萬沒有想到········”
“嗨呀!其實我們早就該想到的,吐穀渾那一戰,秦川侯若是沒有這般能力,何嚐於會打出這般功績?”
“一身轉戰三千裏,一劍曾當百萬師,秦川侯,誠不欺我。”
蘇定方是務實的。
這會,他真的是徹底拜服了。
說著,他斜了眼旁邊的裴行儉,歎道:“這段時間,我其實也不止一次的詢問過行檢一些吐穀渾中的事,每每都是感慨秦川侯行軍的藝術和膽大,卻忽略了,這方麵的一些關鍵。”
“秦川侯此功,不知李公和陛下可知?此功,是絲毫不弱於封侯之功的,若是李公和陛下疏忽了,還請秦川侯回到長安後,告知李公他們一聲。”
蘇定方沒有深問。
他很清楚,這件事,不是自己或者在場其他人能打探的。
近乎能提升三成的行軍速度!
這是什麽概念?
若是突厥人知道了,若是高句麗人知道了,若是當初吐穀渾人知道了,恐怕對於大唐而言,都會是一個大麻煩。
張楚聞言,笑著微微頷首:“此事,回到長安再議。”
“蘇將軍,這一路馳騁,都辛苦了,大家夥能陪著護農衛,折騰這麽一趟,說真的,咱護農衛第一次訓練就有這般陣仗,某家,真得說一聲感謝。”
蘇定方聽到這話,隨意的揮了揮手,不過臉上,頗有尷尬:“說句不讓秦川侯笑話的話,末將聽從程公之言,是想著超過護農衛,然後好好給你們一個教訓。”
“當時,你們經過大軍營寨,那策馬奔騰,那披風呼嘯,那不可一世,那輕狂睥睨的樣子,說真的,很欠揍。”
“要不,我們也不會追上來了。”
“哈哈哈······”說到這裏,蘇定方忍不住笑了出來:“隻是沒想到,最後竟是我們這些老東西,被年輕人反過來教訓了。”
聊天間,三百餘人散開了。
蘇定方的話,他們都聽到了,同時也都明白過來,這件事的內情,著實不是自己能聽的。
如此,他們便恢複了恢複心情,向張楚再打了聲招呼,便帶著自己麾下的士兵,去休息了。
時間緊張。
更別說,這才隻是奔襲到了潼關,等會還要再奔襲回去呐。
這麽算下來,就是將近六百裏的狂奔,幾乎就是在兩天之內完成,可以說,奔襲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蘇定方自然是大馬金刀的和張楚坐到了一起。
裴行儉端來了肉羹。
護農衛的人可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柴令武也心甘情願,畢竟能和張楚攀交情的機會不多,這可事關下一年冬天潼關三千將士的棉衣棉服問題。
但,對於這三百餘人,若是讓柴令武再供應肉食和好酒,他可就心疼了。
潼關物資,多是潼津縣支持,可他又是潼津縣的縣令,也不好大肆勒索,可以說是他們這些人吃一口,潼關的弟兄們就少吃一口。
所以說,等到護農衛吃飽喝足休息去了之後,他就命人把剩下的肉塊和骨頭收集起來,再加些高粱和糜子,就是一道很是豐盛,並且味道也不錯的肉羹了。
蘇定方一口氣喝了兩大碗。
“從大軍回來後,老夫就想找機會,和侯爺好好飲一場。”
“誰知道,侯爺就沒有閑下來的時候。”
“要不是這一場奔襲,這樣的機會,還真千載難逢呐。”
蘇定方感慨:“去年那一戰,侯爺之風采,令世人驚駭,今後我大唐,有侯爺,再安五十年,沒有多大的問題。”
“後麵,又有行檢·······”
“我大唐,高枕無憂也!”
蘇定方看看張楚,再看看裴行儉,神情有些複雜。
“這陣子,真的是多謝蘇將軍傳授教導他兵法。”張楚為蘇定方斟了杯酒。
“教導?說實話,我倆之間,商討多於教導。”蘇定方端起酒杯,望著身子雖是有些單薄,但甲胄披在身上卻已是有味道的裴行儉,搖了搖頭:“自從行檢於吐穀渾回來後,更是如此,我倆對陣時,他的一些行為,一些破局之法,常常讓老夫都讚歎,都驚駭。”
“而這些行軍之法,和老夫平常傳授於他的一點都不像,隻有侯爺,方能有這般抉擇!”
“不知侯爺,可還記得四渡赤水?”
“就在中秋夜,民學小院中,那一場推演之術,早就風靡於十六衛,並且讓天下喜鑽研兵法之道的大家,無比推崇。”
“可以說,當時侯爺的每一次抉擇,每一次破釜沉舟的指揮,全都是最最正確的那一個!”
“很多人,包括我,還有程公他們,時不時還都會複盤一遍,想要尋到侯爺之法的另外破局之法,可,沒有!一個都沒有!”
“侯爺之法,已是極限,把手中的兵力,也操縱到了極限。”
“行檢的路,隨侯爺,不似我,也不似任何一兵法大家之路。”
“我能為行檢做的,就是把古往今來和我這輩子的感悟,都講給他聽,讓他心中多幾分沉澱,僅此而已。”
“但,這就好比為行檢的前路,填幾個坑,平一段顛簸,至於這路要走到何處,要朝哪裏走,除了侯爺,再無人能更改。”
“弟子類師!”
“莫不如是也!”
蘇定方歎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