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張楚引起的波瀾

字數:2928   加入書籤

A+A-


    一個侯爺上的折子,並且還是擁有莫大聲望和前瞻性的折子,自然會第一時間送到李世民的手上。
    這個天下,以當前的情況,即便是孫思邈,都不敢說在醫術的前瞻性上能強過張楚,更何況於三省六部的其他官員。
    所以,此刻甘露殿中,李靖,房玄齡,高士廉,李積,長孫無忌······
    三省六部的中樞主官,齊齊坐在了這裏。
    當李世民把這個折子拿出來的時候,幾乎所有人的眉角,都抖了下。
    “秦川侯的提議,你們覺得如何?”
    “大唐醫部,管理天下醫者和醫院,製定標準和規則,不論是醫者還是說醫術,都規範起來。”
    李世民讓左丘把折子上的內容讀了一遍,當左丘合上折子,李世民才坐在錦榻上,緩緩開口。
    “陛下,不可!”長孫無忌直接站了出來:“朝廷當前剛剛穩定,三台六部,管理天下,各司其職,方才國泰民安,若是這個時候,貿然再設一大唐醫部,未免會讓朝廷陷入混亂。”
    “臣以為,短時間內,萬不可如此!”
    “當然,秦川侯此舉,也是為陛下,為朝廷,為天下百姓考量,可任何事,都有輕重緩急。”
    “臣以為,最好還是不要破壞當前的結構。”
    “陛下,趙公所言,言之有理。”崔如淵絲毫沒有猶豫的直接跟上:“當前真的不適合新立堂部,一部之複雜,從無到有,絕對不是短時間就能理清的。”
    “而當前陛下意在遼東,周圍諸多部族仍舊虎視眈眈,萬萬不是自亂陣腳的時候。”
    崔如淵附和。
    其實兩人對於設立大唐醫部,究竟有沒有用,並不太關心,他們現在也不想關心。
    他們在意的是,一個新部的出現,毫無疑問,第一個牽扯到的,就是吏部和戶部。
    新部成立,官職要設立吧,官員要調動吧,人選也要物色吧,然後,這些官員的俸祿,醫部各種章程的錢財調配等等······
    這些散事,都是吏部和戶部的事。
    更何況,長孫無忌擔心,新的堂部突然成立,自己第一時間不能讓心腹安插於其中,同時也要應對各方對新位置的虎視眈眈,各種壓力,令人頭疼,一塊大肉,需要細細思量和琢磨,才夠滋味。
    崔如淵自然就是擔心,新的一年,戶部章程都已定下,若是重新打亂,不僅要重新核算,更是要應對原本定下的各方章程的不滿,到時候,戶部可憑空變不出來錢糧,而且大唐醫部成不成立,戶部除了多出錢外,沒有什麽好處。
    “大唐醫部·······”禮部尚書王珪同樣搖了搖頭:“陛下,雖說大唐醫院,能稱得上前無古人,但,為了管理天下醫者而設立一堂部,臣以為,不妥!”
    “若是今日為醫者設立堂部,那今後,是不是就要設立木匠部?船工部?磚頭部?”
    “醫者,可以管理!但,秦川侯的建言是站在一名醫者的角度上,多有片麵,而不是站在朝廷的角度上,自宏偉著手。”
    “更何況,醫工地位,和百工無異,若是大唐醫部建立,毫無疑問,醫工將會直接被拔高,如此唐突,多是會引起亂子。”
    “同時也於禮製不符!”
    “還請陛下三思。”
    禮部自然是從禮製方麵來闡述自己的理由,王珪也不想看見,原本底層的醫工,突然成為一種特殊的存在,顯然,這和禮製有悖。
    李世民不言,就靜靜聽著,除了時不時點點頭外,便沒有其餘什麽動作。
    “陛下,老臣支持秦川侯所言。”原本一直垂著眼眸的戴胄開口了:“大唐醫院的出現,表明了規範的醫院對於天下百姓的益處,若是天下各州各縣,都能有規範的醫院建立,不僅可以讓陛下之威名更甚,也能讓咱大唐的名字,遠超於曆朝曆代,貞觀之名,也將更是璀璨。”
    “而且,醫術的進步,可讓百姓的壽命延長,也就意味著,百姓所勞力的時間更長,不論如何看,這都是一樁大好事,可讓我大唐基石更為穩固!”
    “大唐醫部的出現,會讓天下醫者歸心,會讓大唐醫術快速發展!生老病死,古往今來都難以抵抗,可現在,在陛下治下,有了反抗的能力,這才是我大唐真正能流傳千古,令後人銘記尊敬的國策啊。”
    “戴公,你工部當然幫著說話,大唐醫部成立,是不是所有的醫院都歸你們工部建設?如此,今後三十年,不,甚至五十年,工部怕是一躍將成為第一部吧。”侯君集笑道。
    這事和刑部其實關係不大,但,對於張楚的事,不論是什麽,侯君集心裏都有抉擇。
    “老夫不管你們如何商議,遠征遼東時,老夫的軍醫數量,必須要保證齊全。”
    李靖說了這麽一句話後,便閉上了眼睛。
    兵部,不會摻和這件事,他這個左仆射,也不會關心這件事,他的眼中,隻有遼東,至於其他的, 他不會過多考慮。
    他很清楚,自己坐在左仆射這個位置上,該做什麽,要做什麽。
    無暇分心。
    也不會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