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白瑪沙城外的彩虹,二三子,回家!
字數:4188 加入書籤
等張楚抵達西海都護府的時候,已經是五月中旬了。
其實他們的速度,比一般的行軍還要慢些的,因為人太多,而且亂雜,不論怎麽說,張楚對於他們並沒有管轄的權力,當然,張楚也懶得管。
不然,就商隊這種充滿了各種精明人的隊伍裏,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怕是張楚一天就沒有空閑的時候。
不過,前往西海都護的路線,和上一年的路線還是一樣的。
同樣是經過鄯州城,並且張楚仍舊是選擇了北線。
原本,吐穀渾和西域聯係的繁華地貌,就是集中在北線一側,不論是白瑪沙城,還是剛察城,亦或者伏埃城,總之,相比於南線的多山多陵,北線大麵積的草原,多是大家想象中的景色。
自從進入西海都護後,其實身後龐大的商隊已經分流了不少。
畢竟不是所有的商隊都是伏埃城,都是西域,有的要去涼州,有的要去瓜州,有的則是要去沙洲,但凡隻要目的地不是西域或者伏埃城的商隊,都從中途選擇了更好走的絲路。
河西走廊,這條已經走爛了的路線,可比從伏埃城再繞道西域要好走的多,反正自己不需要出玉門,自然就沒有必要跟著張楚繞這麽大一圈子了。
不過,就算如此,還跟著張楚的商隊仍舊不少。
而毫無疑問,剩下的商隊,不是胡人,就是長安城中比較大的商號,他們這一趟的任務,就是要跟著張楚,打通出玉門,進西域的道路。
隻要玉門關能夠重新和西域建立起聯係,對他們這些大商隊而言,可以說是價值連城。
並且在這件事上,他們有著足夠的耐心。
五百年了,中原都已經等了五百年了,他們這些靠著商隊吃飯的商人也已經等了五百年了,再多等些時間,也無妨。
而且,伏埃城,也就是現在的大唐青海城,這也將是一個冉冉升起的商業繁華之地,來這裏一趟,走一走,看一看,若是能建立起和吐蕃,和尼泊爾,和天竺的中轉繁榮貿易,對於這些大商號而言,其實也是很重要的。
天竺,這個目前在中原人心中,還是一個富饒之地的國度,不論是香料還是天竺的石蜜,對於中原而言,都是天價並且供不應求的存在。
不過,進入天竺,路線不多,並且無比艱難,他們都期盼著,能夠恢複從唐蕃古道。
這條道路,便是從青海城開始出發,自昆侖山脈的東側和巴顏克拉山的西側,進入藏南穀地,抵達邏些城,然後翻過基隆山口,便可直達天竺。
這條路是最近的,之前最大的不安穩因素,就是吐穀渾和吐蕃,而現在,隻剩下吐蕃這個對於大唐態度不明的國度。
至於另外兩條,則是比較常規的,一是玄奘所走過的,繞向蔥嶺,就是現在的帕米爾高原,途徑西域諸國,抵達天竺,最後一條,則是從海上的路途了。
但,這兩條一是路途要比唐蕃古道遠得多,二則是海上的商船造價太大,太高,一些商號無力承受。
陸路,頂多就是廢些人,可海路卻是消耗大量的成本,毫無疑問,精明的商人和不怕死的商人,不對,這個時候敢走院門的商隊基本上都是不怕死的狠人,所以,海路基本上沒有多少人會選擇。
而蔥領更遠,既然伏埃城都已是大唐的了,自然,很多人都想著能夠恢複這條古路的繁榮。
等日子到了五月下旬的時候,阿瑪沙城,終於在眼前了。
張楚望著似乎什麽都沒有變,但似乎什麽都又變了的景色,他坐在馬背上,眺望著,遙望著,神情是有些複雜的,心情更是五味雜陳的。
說實話,若是可以,張楚不願意再來這裏了。
“將軍,到了!”
薛仁貴一身白袍,手持鋼槍,他同樣是死死盯著白瑪沙城,呼吸有些沉重。
其實不僅是他,護農衛五十人,連帶著裴行儉,都是如此。
這裏是他們戰鬥過的地方,而越過白瑪沙城,就是他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噩夢。
有些人飽含熱淚。
同時隊伍中已是有了低沉的哭泣聲。
是北山縣的百姓,還有其他長安六府,想要來這裏看一看,悼念下自己親人亡靈的百姓。
神仙裏的百姓是要迎回骸骨,至於長安六府的百姓,他們是自發的聚集到了長安外,默默隨著隊伍,一路趕到了這裏。
他們知道,自己兒郎的骸骨是尋不到的,可,能到這裏看一看,能上炷香,能燒些黃紙,或者說,能請回去一炷香,對於他們而言,都是莫大的慰藉。
張楚自然不會拒絕。
“侯爺,是先進城,還是.......”蘇定方詢問道。
張楚扭頭看了眼滿是悲痛的百姓隊伍,這個選擇,並不會讓他有多少糾結,張楚直接道:“去墓地。”
“讓那些商隊,可以進城修整了。”
張楚吩咐。
他不願意讓商隊的嘈雜,擾亂將士們的安歇。
蘇定方輕輕頷首,揮了揮手,劉毅帶著幾個人,快速朝後傳令去了。
張楚深吸口氣,按照記憶中的方位,朝著墓地走去。
他下馬了。
一步一個腳印。
五月下旬的白瑪沙城,還是很涼爽的,風,拂來,帶著暖意。
其實白瑪沙城的戰損,對於京兆七府的將士而言,和剛察城一戰,足已忽略不計,可,當張楚真的再次站在白瑪沙城外,那二十一個陣亡將領的墳包前的時候,他的心情仍舊是沉重的。
那一杆大戟還在。
上麵掛著的酒葫蘆,仍舊隨著風兒晃動,隻是經過風吹雨打,已是暗沉的厲害,並且長出來了很多黴點。
墳墓周圍還是挺幹淨的,應該是有人清掃過。
而到了這個時候,北山縣的百姓,特別是這二十一人的家屬,癱瘓在屬於自家親人的墓前,抱著寫著自家親人名字的木牌,哭得不能自已。
他們不再壓抑了。
那些同樣是來尋親,雖說這墓地裏沒有自家的兒郎,可,他們同樣的蹲下了,點燃了香燭,同樣為他們哀悼和祈禱。
張楚深吸口氣。
城陽,王德,薛仁貴,裴行儉,蘇定方等人都靜靜站在大戟後,望著張楚,一步步走到大戟墓碑前。
有將士抱著一壇酒,放到了跟前。
當初,他們陣亡埋葬的時候,因為戰事吃緊,酒精的重要性不用過多贅述,所以,張楚命人帶走了他們的酒葫。
臨死,連酒都沒有喝上一口,這是張楚這段時間來,也一直念念不忘的事。
“二三子.......”
“喝酒!”
“某家給你們帶來了秦川釀,管夠,今天,管夠.......”
張楚低吼一聲,拔起大戟,狠狠的砸在了酒壇上。
酒水四濺。
在陽光下,升起了一道小小的彩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