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 忠士陵園

字數:3920   加入書籤

A+A-


    而且,真說起來,崔由對於張楚,心中也多是敬佩。
    不說別的,光自己遠在隴右道為 官的時候,耳邊就經常出現‘張楚’這個名字。
    要知道,但凡能傳到隴右道的名字,就沒有簡單的,更何況於,經常出現的呐?
    張楚在長安做過的那些事,即便是他,也不得不稱讚一句,生子當如張太嶽啊!
    做了一輩子官的崔由,很明白當今百姓的生活情況,就算是京兆府的都強不了哪去,自然就更別說隴右道的百姓了。
    可是,這段時間來,他驚奇的發現,不少百姓竟然開始憑借著民學拚音,認字學習了。
    除了那秦川犁一類的東西外,聽說,司農寺在隴右道也有試驗田,早在去年就已經開始實驗在隴右道栽種土豆和紅薯的事了。
    這些事,但凡有官員能做成一件,就足夠名垂青史或者說名鎮一方了。
    更何況於,這些事情都是眼前這個年輕人做出來的呐?
    對於崔由的問詢,張楚輕輕吐了口氣,他凝重的朝崔由抱了抱拳。
    “崔刺史,這事,還需要你多多配合和出力。”
    崔由有些惶恐,微微欠身:“侯爺盡管說來就是,隻要下官能夠做到,定然盡心盡力!”
    張楚點了點頭。
    “這些大唐好兒郎,想要全部運回去,可以說是不可能的。”
    “而且,就算運回去了,他們的親人也壓根無法辨認。”
    “所以,我想著還是就地處理。”
    “他們是戰死在了剛察城前,不妨,就讓他們永遠陪著剛察城,見證這座城的發展和春秋!”
    “我······我會向陛下請旨,在剛察城外尋一片合適的地方,修建烈士········修建忠士陵園!”
    “他們都是為大唐,為陛下,為百姓美好生活而戰死的好兒郎,完全擔得起‘忠士’二字也。”
    “如此,官府可以設立幾個小吏,定時清掃一二,每年逢年過節,本地吏員,也可以結伴來此悼念,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剛察城,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好日子。”
    “同時,也可以示不忘眾人之功,一來激勵生者,越發奮勇作戰,二來麽,也可教育當地百姓孩童,讓他們對大唐,對朝廷,對陛下,產生歸屬感!”
    “就算戰死,朝廷,百姓也絕對不會忘記。”
    “崔刺史,你看,如何?”
    張楚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沒錯,他就是要按照後世的模式,修建大型陵園。
    都是大唐的孩子,都是漢人的子弟,都是為國家捐軀,用這種方式來安排身後事,可以說也是為朝廷提供了一個解決戰士將士的一個很好的思路。
    中原文化有濃厚的落葉歸根一說,同時,也有馬革裹屍,同袍而眠的文化。
    既然無法歸家,那就同袍們長眠於一起,如此,也不寂寞,也能讓後人銘記,或者說讓他們的親族有個悼念的地方。
    這也是張楚目前,能為他們所做的最好的打算了。
    崔由聽著張楚的想法,愣了下。
    不過瞬間,他就一口答應了下來:“如此甚好!甚好!”
    “正所謂,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也!”
    “秦川侯如此之法,不僅能妥善安置將士的屍首,讓他們不必狐死首丘,跟個還可能讓他們揚其身後之名,使讓後人銘記,妙,妙,妙哉!”
    “都說秦川侯聰慧,今日下官真的是領教了,這般兩全其美的法子,相信陛下和朝堂上的諸公,也都是支持的!”
    “這件事,若是秦川侯信任,就交給下官了。”
    “下官定然會處理妥當。”
    崔由直接請命,絲毫沒有任何猶豫。
    其實他也很清楚這件事代表著什麽。
    這法子,隻要張楚把折子上了,陛下就沒有不同意的道理,三台六部更是沒有人敢多說一句反對的話。
    不然,得罪的可是天下百姓,可是天下所有還活著的,還為大唐征戰守護的將士。
    既如此,若是自己能夠親自監工修建出這大唐第一座忠士陵園,這就是政績!
    到時候,再立一塊石碑,就算自己的名字不能如秦川侯這般率先的提倡者在最前麵,可也能落在上麵不是?畢竟自己是督造者!
    對於崔由的熱情和看重,張楚直接頷首。
    他多少能清楚崔由心裏在想什麽。
    但,他並不反感。
    官麽,求的就是政績,就是身前身後名,隻要能把事情做好,這就是官員該得到的。
    “那就,麻煩崔刺史了。”
    “本侯,這就快馬上折子!等陛下的批複下來,崔刺史就可以立馬著手準備了。”
    張楚鄭重的朝崔由抱了下拳。
    說實話,現在能被選拔到西海都護的官吏,或許是有些私心,但,毫無爭議的便是他們是有能力的,並且也是能幹事情的!
    “這本就是下官的本分!”
    “秦川侯言重了。”
    “既如此,秦川侯一路奔波,還請入城歇息幾日?”
    “下官等回了城,就開始命人準備,此事,就算陛下不同意,一切費用我剛察城出了就是。”
    崔由趕忙道。
    張楚笑了,都是聰明人,他點了點頭,朝後望著薛仁貴,裴行儉等人,沉聲道:“既然崔刺史如此邀請,那就於剛察城暫時歇息幾日吧。”
    “咱們死了這麽多弟兄,可到現在,大家夥還都沒有看看剛察城裏麵是什麽樣子的吧。”
    張張楚答應了下來。
    隊伍,是該休整下了。
    一路風塵,在白瑪沙城外都沒有停留。
    而且,更主要的是,北山府兵的墓地,並不在這裏,而是在不遠處的大山中。
    當初,尉遲寶林他們冒著危險,趁著月色,把北山府兵的屍首,都已收殮,埋葬於山澗,並且做了標識。
    不過,山深陵多,就算有標識,估計也得兩三日才能尋到。
    張楚得等到尋到此地的北山府兵墓地後,方能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