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截然相反

字數:4043   加入書籤

A+A-


    陳建國喜提十五天拘留後,作為另一個當事人的陳偉南再次恢複以往生活。
    沒有接席的時候就跟著爹娘去上工,掙工分。
    接到宴席時就去做席,順便還在山裏種了一百多窩南瓜。
    與此同時,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光臨一遍漳縣的天幹再次到來。
    距離上一次下雨已經過去大半個月。
    水田因為有漳河河水的澆灌,幾乎不受任何影響。
    但各家各戶的自留地都是旱地,要是不澆水,大家種在自留地裏的洋芋肯定會因為天幹而減產,甚至絕收。
    於是生產隊各家各戶就跟商量好似的,全都投入巨大人力跟物力進行抗旱。
    生產隊為了保住剛剛種下去的一百多畝苞穀,也開始組織社員挑水澆地。
    並且開出了跟去年一樣的獎勵。
    從漳河挑回來一擔水,秋收時生產隊就獎勵大家半斤苞穀。
    加上挑水還能拿到十分的滿工分,幾乎所有壯勞力都選擇去生產隊上工挑水,把女人留在家裏給自留地抗旱。
    但陳偉南並沒有這個幹。
    生產隊開出來的獎勵雖然很高,但跟投入相比顯然不算什麽。
    因為給生產隊抗旱收獲的糧食隻有一部分屬於自己,哪怕加上獎勵,收入跟投入也不成正比。
    給自家自留地抗旱就不一樣了,收獲的糧食全屬於自己。
    於是陳偉南做出了跟大家截然相反的決定。
    兩個壯勞力先給家裏的自留地抗旱,老娘跟媳婦兒去上工。
    雖然每天隻能掙回來十六工分,而且還沒有獎勵,但能保證自留地裏的洋芋獲得豐收。
    有了足夠的洋芋,家裏四頭豬才有足夠的豬食吃。
    而且自家自留地旁邊有個水窖,裏麵已經存滿了雨水,大大降低了挑水澆地的難度。
    正常情況下,兩個壯勞力要忙活七八天才能把自留地全部澆上一遍水。
    有了水窖的加持,陳偉南父子頂多三天就能把地裏的洋芋澆個遍。
    自留地抗旱結束後,兩個人才開始上工給生產隊的苞穀地挑水澆地。
    結果毫無疑問,陳偉南在這場抗旱行動中再次拔得頭籌。
    半個多月時間總共往苞穀地挑了差不多四百擔水。
    如果一畝地需要一百擔水澆地,光陳偉南一個人就澆了整整四畝包穀地。
    要是這些地裏的苞穀產量不受影響,秋收時最起碼能收獲一千六百斤苞穀。
    作為獎勵,陳偉南隻能獲得其中兩百斤苞穀。
    雖然掙到手的工分還能換不少苞穀,但加起來頂多四五百斤,還不到總收成的三分之一,遠達不到給自家自留地抗旱的收成。
    老爹挑的少一點,但加起來也有差不多三百多擔。
    跟陳偉南家相比,大伯陳建國一家的想法跟公社大部分社員一樣。
    生產隊每年就隻有春耕,秋收,抗旱這三個時間段有拿滿工分的機會,每家每戶都不想錯過這個多掙工分的好機會。
    陳建國還被關在公社,暫時掙不到這個工分,大伯母就讓陳偉東去上工挑水,掙滿工分。
    兩個女人留在家裏給自留地裏的洋芋澆水。
    因為體力不夠,加上他們做事兒喜歡偷奸耍滑,兩個女人硬是忙活了半個月才把自留地裏的洋芋澆完一遍水。
    因為抗旱持續太長,自留地最少有兩成洋芋因為澆水太晚而被幹死。
    還有兩三成洋芋雖然沒被幹死,但也隻是剛剛報名,到時候肯定會減產。
    陳偉東雖然比陳偉南在生產隊多挑了三天水,多掙了三十工分。
    但半個多月下來,他挑到包穀地裏的水加起來才兩百擔出頭。
    陳建國在抗旱持續到一半時被公社放出來,上工不到十天,雖然拚了命想要多挑幾擔水,秋收時被生產隊多獎勵一些苞穀,但因為時間太短,直到抗旱結束才挑了一百五十多擔水。
    …………
    時間一晃兩個多月就過去了。
    半個月前還是碧綠茂盛的洋芋葉子已經慢慢變得枯黃。
    大舅二舅以及三個堂哥跟堂弟再次聚集到陳偉南家。
    枯黃的洋芋藤已經被陳偉南父子提前割掉,堆在發酵池旁邊。
    等收完洋芋,把發酵池裏的生物肥下到地裏,這些洋芋藤就會被剁碎以後扔進發酵池進行最少四個月發酵。
    八個壯勞力在自留地做事兒的效率非常高,就好像一部高速運轉的機器。
    兩個人在前麵挖洋芋,一個人跟在後麵撿洋芋,確保顆粒歸倉,兩個人跟在後麵下肥料,剩下兩個人在後麵培土,把自留地裏的鬆土堆成一條條土坎,方便接下來插紅薯苗。
    不到兩天,一畝多地的紅薯就全部顆粒歸倉,自留地也被整好。
    等老天爺下完一陣雨就可以開始插紅薯苗。
    陳偉南帶著老爹隨即趕往大舅跟二舅家,幫他們收洋芋,翻地,為接下來種紅薯做準備。
    …………
    此時此刻,陳建國一家也開始搶收自留地裏的洋芋。
    他家裏的洋芋比陳偉南家晚種幾天,加上底肥不足,沒有及時抗旱的原因,洋芋藤才開始變黃。
    正常來講十天後進行收獲最好。
    但時不待我。
    家裏用稻穀高價換回來的苞穀已經被兩頭豬吃完了,剛剛過去的幾天頓頓喂豬草加米糠,明顯可以看到兩頭豬又開始挑食,長勢也開始變換。
    如果不盡快把豬食換成糧食,兩頭豬不僅沒法兒長大,反而越長越瘦弱。
    對比重量,他家裏的兩頭豬在生產隊已經排到了後麵幾位。
    要是不抓緊時間讓他們多吃點兒糧食,盡快增重,繼續吃豬草跟米糠的話肯定會墊底。
    陳建國是個非常要麵子的人,而且還指望家裏的兩頭豬給自己帶來幾百塊錢收入,說啥都要保證兩頭豬順利長大,避免他們因為沒有豬食而不肯長。
    更重要的是……
    現在已經到了插紅薯苗的時候了。
    要是再等十來天後收洋芋,收洋芋跟翻地再花個十來天,家裏的自留地就會錯過插紅薯苗最佳時間,最後影響到紅薯產量。
    收紅薯時家裏的兩頭豬已經長大,一天最少吃三十斤糧食。
    要是紅薯產量不夠,那時候的兩頭豬才叫真沒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