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字數:4677 加入書籤
第309章 三百零九章
天氣 日頭有些大 心情 怕什麽來什麽
二戰蒲甘吃盡虧,
損兵折將士氣低。
吐蕃蠢蠢又欲動,
被迫親征穩大局。
今日,禦書房內燭火搖曳,光影在牆壁上跳動,映照著滿室的凝重。保皇司指揮使高敬之和兵部尚書林墨兩人腳步匆匆,神色嚴峻,一同踏入禦書房求見。
行完禮後,二人交換了一下眼神,那眼神中似有無奈與擔憂的交織,也有相互之間看看誰來稟報的意思。
看來不是一個好消息。
最後還是高敬之上前一步,雙手將一封軍報恭敬遞上,聲音微微低沉:“陛下,這是前線剛剛傳來的軍報。”
我心中陡然一緊,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伸手接過軍報,展開細細閱讀,隻見上麵赫然寫著:多羅刀率部繼續向蒲甘城挺進,卻在半路遭到了蒲甘軍隊的伏擊。五萬兵馬,如今隻有不到三萬撤回。多羅刀已率殘部退回高棉境內。
那慘烈的場景仿佛就在眼前,喊殺聲、兵器碰撞聲、士兵的慘叫聲交織在一起。我軍陷入了絕境,士兵們雖奮力抵抗,但終究無濟於事,傷亡慘重。
看完軍報,我隻覺氣血翻湧,滿心的期望瞬間化作了憤怒與不甘。原本這次出兵蒲甘,計劃得如此周全,隻想小勝即可回師。這樣既能損耗各個部族的族兵,減少改土歸流的阻力,又能打擊蒲甘的囂張氣焰。可如今,各族的族兵確實消耗到位了,可我大理國卻在這場戰爭中顏麵掃地。
高敬之見我神色陰沉,上前一步請示道:“陛下,此次統籌此事是臣之責,如今這般局麵,還請陛下定奪,是再戰還是回師?”
林墨緊接著說道:“陛下,臣主張回師。如今部隊士氣低落,再加上剛經曆大敗,軍心不穩,此時再戰,勝負難料,恐會遭遇更大的損失。”
我眉頭緊鎖,心中猶如一團亂麻。回師,就意味著承認這次的失敗,咽下了這口氣,可我實在拿不下麵子。
堂堂大理國,怎能如此輕易地被蒲甘擊退?一時之間,我猶豫不決,在禦書房中來回踱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心頭,沉重無比。
“此事明日再議,寡人有些乏了。你們先退下吧。”我有些無力的揮了揮手說道。
兩人又對視了一眼後,便退下了。
第二日,高敬之沒等我的召見又主動前來覲見了。看到他再次匆匆趕來,我的心猛地一沉,心想:怕是又不會是什麽好事。果不其然,這次帶來的依舊是壞消息:“陛下,吐蕃境內已經有了調集軍隊的動向,種種跡象表明,很有可能是針對我大理國。”
聽到這個消息,我心中的憤怒瞬間達到了頂點。吐蕃,竟然一直對山南之地不能釋懷。山南地方雖不大,但其一年的糧食產量卻能有現在吐蕃的一半,這也是他們覬覦的原因。我一拳砸在桌案上,怒聲說道:“他們還真敢!”
憤怒之下,我心中突然湧起一股決然的念頭,我要禦駕親征蒲甘,一定要把失去的麵子打回來。同時,也是要告訴周邊的吐蕃和南宋,不要輕易打我大理國的歪主意。
於是,沒有多久,劉文海、俞法晨、林墨等人都來到了禦書房,我要在在禦書房的小朝會上告訴我的這些重臣們我的決定。
我麵色凝重,緩緩開口:“諸位愛卿,朕決定禦駕親征蒲甘。”此言一出,小朝會瞬間炸開了鍋。
左丞相劉文海率先站出來,神色焦急,拱手說道:“陛下,萬萬不可啊!禦駕親征之事,關乎國家安危。陛下乃一國之君,若有閃失,大理國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此次出兵蒲甘,本就損耗巨大,如今吐蕃又有異動,若陛下執意親征,後方空虛,一旦吐蕃趁機進犯,我們將腹背受敵,後果不堪設想啊!”
右丞相俞法晨也緊接著上前一步,言辭懇切:“陛下,劉丞相所言極是。就算陛下親征能一口吃掉蒲甘,可如今高棉尚未規劃,若再加上一個蒲甘,我們治理起來會很吃力。稍有不慎,便會被反噬,陷入無盡的麻煩之中。還望陛下三思啊!”
這兩人一個是我的老兄弟,另一個是我的大舅子。我原本以為就算他們不支持我也不會發聲,沒想到兩人竟一同發聲想阻止我禦駕親征。
其他大臣們也紛紛附和,有的跪地懇請,有的言辭激烈地勸阻。一時間,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
隻有高敬之神色平靜,微微頷首,說道:“陛下,臣讚同您的決定。陛下禦駕親征,定能鼓舞我軍士氣,將士們必定會為陛下拚死效力。此次雖敗,但我們摸清了蒲甘的實力,隻要部署得當,定能反敗為勝。而且,此舉也能向周邊諸國展示我大理國的威嚴與決心,讓他們不敢輕易挑釁。”
“林默,你怎麽說。”我轉頭看向我的兵部尚書林墨。
林墨打了一個機靈躬身說道“臣為陛下馬首是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看著眾臣,心中感慨萬千。我深知他們都是為了大理國的安危著想,可我心中的那口氣實在難以下咽。
我緩緩說道:“諸位愛卿的心意,朕都明白。但此次兵敗,我大理國的威嚴受損,若不做出回應,周邊諸國必定會認為我大理國軟弱可欺。朕身為一國之君,理應為國家的尊嚴而戰。至於吐蕃,朕也已有所考慮,就讓林尚書安排妥當後方的防禦吧。”
劉文海見我心意已決,再次跪地,聲淚俱下:“陛下,臣懇請您收回成命。就算要出征,也可派遣得力將領,何必陛下親冒風險?”
我走上前,將劉文海扶起,輕聲說道:“文海啊,你的忠心朕知曉。但朕意已決,此次禦駕親征,朕不僅要為死去的將士們報仇,更要讓大理國在諸國之中重新樹立威望。”
眾臣見我如此堅決,都不再言語,隻是神色中依舊充滿擔憂。最終,我還是決定禦駕親征蒲甘。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整個大理國都開始為這次出征忙碌起來。籌備糧草、調配兵力、安排後方事務……每一項工作都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而我,也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帶領大軍取得勝利。
五日後,陽光灑在王都的城牆上,映照著整裝待發的大軍。我騎在高頭大馬上,身著戎裝,望著眼前的將士們,心中又湧起了豪情萬丈。一聲令下,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著蒲甘進發。一路上,馬蹄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仿佛奏響了一曲激昂的戰歌。
這一次,禦林軍三萬全數出動,其中還包括了我引以為傲的五千重甲步兵。四營中也抽調了三萬人馬一同與我親征,而我禦林軍的正副三位統領這一次全部隨我一起,而那位楊景宇也自告奮勇要求隨軍,我自然也是答應了。
“陛下,這次親征的路線是否要修改一下。臣以為還是先和多羅刀將軍會師為妥。”秦統在我身後恭敬的說道。
“陛下用兵何時有過差錯,秦統你小子也就在河內與陛下一同打過一仗吧。這次你好好的感受感受,什麽叫做用兵如神。”高峰則是在一旁打趣道,時不時的還摸了摸我賜給他的那把戒刀。
“陛下,臣也以為應當考慮一下秦統領的意見。如果陛下有其他安排,也請陛下告知,讓我等安心。畢竟我們三人最重要的職責就是確保陛下的安全。”俞家兵也輕夾馬腹走了過來。
“籲~”我一拉韁繩說道“楊景宇拿輿圖來。”說完後我便翻身下馬。
楊景宇拿來輿圖,我找了一處相對空曠的地方展開了輿圖。
“多羅刀上次被伏擊的地方在這裏,如果我軍從高棉郡出發這條路是去蒲甘城最近的路。但是,如果我軍一路向西南直奔蒲甘城,你們說蒲甘的軍隊到底要防哪一路啊?”我說完後看向幾人。
知道我的想法後幾人也沒有再多說什麽了。
“陛下,臣以為現在陛下禦駕親征的消息肯定已經傳入蒲甘了。我們這一路一定會被重點照顧的。所以,在適當的時機還是要命令多羅刀的兵馬按照之前的路線一模一樣的打過去。這樣隻要有一路去到蒲甘城下,那蒲甘就真的有亡國之危了。”楊景宇一邊收著輿圖一邊說道。
“蒲甘與高棉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境內大的城池很少隻有國都勉強算的上。但是也有不同之處啊,你們知道不同在哪裏嗎?”我也來了興致便想考一考眾人。
“不同在於,高棉境內部族較多,且各行其事;蒲甘境內隻有蒲甘族一族之人,且蒲甘族一直以悍勇聞名,所以這次攻打蒲甘我們還是不能輕敵啊。”楊景宇立馬回答道。
“哈哈哈,景宇說的對啊。這次我們不可輕敵,這一路每一次紮營都要挖好壕溝,不要嫌麻煩。朕可是聽德妃說過,蒲甘人可沒那麽好對付啊。”我笑著提醒眾人。
“臣遵旨。”眾人也齊聲附和。
喜歡從上山到上朝請大家收藏:()從上山到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