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字數:4581   加入書籤

A+A-


    第 348章 三百四十八章
    天氣 陰沉沉的
    心情 這是有深意啊
    觀景台上見文海,
    竟然推薦洪誌遠。
    文海此舉有深意,
    默許以觀待時機。
    昨天那事兒可真是有趣,我沒進劉文海的丞相府,卻和那洪誌遠在門口鬧了一場,本以為就是個小插曲,沒想到在民間傳得沸沸揚揚。這些謠言啊,傳來傳去就越來越離譜,我對這些添油加醋的傳聞可沒什麽興趣,隻當是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可劉文海卻坐不住了,他向來心思縝密,這種對他不利的傳聞,肯定讓他心裏不踏實。
    一夜之間,昨天下午發生的那點小事就被傳得變了味兒。說什麽劉文海夫人娘家人來大理找劉文海走門路,被我撞見後,我痛斥了洪家人的無恥,甚至還說我沒進劉府就是對劉文海的敲打。我聽了這些傳言,也隻能無奈地笑一笑,百姓們想象力還真是豐富,這故事編得比戲本子還精彩。
    這不,今天隨侍太監急匆匆地跑來稟報:“左丞相劉文海請見。”我一聽就知道,他這是來跟我解釋的。我看著隨侍太監,嘴角微微上揚,說道:“讓左丞相去觀景台等朕吧。”在禦書房又看了會兒奏折,處理了些政務,我才慢悠悠地朝著瀚海的觀景台走去。
    一路上,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微風輕輕拂過,帶來一絲涼意,讓人心情格外舒暢。可我心裏卻在琢磨著劉文海此番前來的意圖,僅僅是為了澄清那些謠言嗎?我看沒那麽簡單。
    等我到了觀景台,劉文海已經等了好一會兒了。他身著朝服,神色恭敬,看到我來了,立刻躬身行禮。我笑著揮了揮手,屏退了左右,說道:“文海啊,這麽火急火燎的進宮,不會是因為昨日的事吧。”我一邊說著,一邊仔細觀察著他的表情。
    劉文海笑了笑,那笑容裏似乎藏著些什麽,意味深長地說道:“是,也不是。”
    我挑了挑眉,饒有興致地看著他,說道:“哦?說來聽聽,朕倒是好奇了。”我找了個石凳坐下,示意他也坐下慢慢說。
    劉文海清了清嗓子,說道:“陛下,昨日之事,確實給臣帶來了一些困擾。那些謠言實在是荒謬,臣擔心會影響朝堂局勢,也有損陛下的聖明。”他說著,臉上露出一絲憂慮,眼神中滿是誠懇。
    我微微點頭,說道:“朕自然知道那些都是無稽之談,你也不必太過在意。不過是百姓們閑來無事,瞎編亂造罷了。”我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語氣輕鬆,試圖讓他放鬆些。
    劉文海聽了,微微鬆了口氣,接著說道:“陛下聖明。其實,臣此番前來,還有一事想與陛下商議。”他頓了頓,似乎在斟酌用詞。
    我心裏一緊,隱隱猜到他要說什麽,但還是故作輕鬆地問道:“何事?但說無妨。”我靠在石凳上,雙手抱胸,靜靜地看著他。
    劉文海猶豫了一下,說道:“陛下還記得那個洪誌遠吧。臣與他接觸了一番,發現他雖年少輕狂,但確實有些才華。他對治國理政有自己的見解,而且對我大理國的情況也做了不少研究。臣想著,如今我大理國正是用人之際,是否可以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在朝中任職,為國家效力呢?”他說這話的時候,眼神中透著一絲期待,似乎很希望我能答應。
    聽到他推薦洪誌遠,我心裏不禁“咯噔”一下。這個洪誌遠在廣南郡可是語出驚人,直指俞家控製大理國的財政與海運,還說一旦俞家生出不臣之心,後果難料。他這番言論可是引起了不小的波瀾,我當時雖然沒太在意,但心裏也留了個心眼。如今劉文海在這個時候推薦他,到底是什麽用意呢?
    我沉思片刻,臉上不動聲色,心裏卻在快速盤算著。劉文海此舉,應該有防範於未然的想法。他是怕俞家勢力過大,威脅到朝堂的穩定,所以想借洪誌遠來製衡一下嗎?還是說,他和洪誌遠之間有什麽不為人知的關係?又或者,他是在給俞家提醒,讓他們收斂一些?
    我看著劉文海,笑了笑,說道:“文海,你這推薦來得突然,朕得好好想想。這洪誌遠,雖說有些見識,但畢竟是南宋學子,貿然讓他在朝中任職,還得考慮諸多因素。”我沒有直接拒絕,也沒有答應,隻是想先看看劉文海的反應。
    劉文海聽了,連忙說道:“陛下所言極是。臣也知道此事需要慎重考慮,隻是覺得人才難得,不想錯過。陛下可以先派人對他進行考察,再做定奪。”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看來他對洪誌遠的推薦是真心的。
    我點了點頭,說道:“嗯,此事朕會放在心上。文海,你對朝堂局勢的關注,朕很欣慰。不過,在用人方麵,我們還是要謹慎行事,不能有絲毫馬虎。”我看著他,眼神中透著一絲深意,希望他能明白我的意思。
    劉文海聽了,連忙起身行禮,說道:“臣謹遵陛下教誨。”他的臉上露出一絲釋然的笑容,似乎對我的態度還算滿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之後,我們又聊了些朝堂上的其他事情,聊到一些有趣的地方,我們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不知不覺,天色漸晚,劉文海起身告辭。我望著他離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這洪誌遠的事情,看來沒那麽簡單,我得好好琢磨琢磨,可不能因為一時疏忽,給朝政帶來沒必要的風波。
    晚上,我在烏白鳳的寢宮用晚膳。暖黃的燭光柔和地灑在餐桌上,菜肴冒著騰騰熱氣,香氣撲鼻。烏白鳳平日裏總是笑語盈盈,可今天卻有些反常,吃飯時一直心不在焉,像是被什麽心事困住了。我幾次想開口詢問,又怕打斷她的思緒,便默默將疑惑藏在心底。
    晚膳結束,戴壽武在一旁玩了一會兒,便在奶娘的陪伴下安然睡去。待房間裏安靜下來,隻剩下我和烏白鳳。我輕輕坐到她身旁,伸手溫柔地撫摸著她的頭發,輕聲問道:“愛妃這是有心事?”
    烏白鳳緩緩轉過頭,眼神中滿是悲傷,她的嘴唇微微顫抖,聲音帶著一絲哽咽說道:“族裏傳來消息,父親生病了。大巫醫說要盡早準備後事了。陛下,臣妾想帶壽武去善闡府見父親最後一麵。”
    聽到這個消息,我十分震驚,更多的是疑惑。烏達作為烏蠻族的首領,同時身兼大理國善闡府知府和一員大將,這樣重要的人物病危,我居然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烏白鳳似乎看出了我內心的想法,她微微低下頭,聲音輕柔卻帶著一絲無奈:“陛下明日就能收到善闡府的消息了。族裏人辦事沒有公事那麽繁瑣的規程,消息傳得慢些。”
    我點了點頭,盡量讓自己的表情看起來溫和而鎮定,回應道:“愛妃不要擔心,烏達一向身強體健,朕派禦醫與你一同前往探望,多一份助力也希望多一絲康複的希望。”說著,我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試圖給她一些安慰。
    烏白鳳感激地看了我一眼,把頭靠在了我的肩膀上。我輕輕攬住她的肩膀,心裏卻開始思索起來。烏蠻族在大理國的地位舉足輕重,他們所在的善闡府地理位置關鍵,是大理國穩定的重要支撐。烏達若真的病重離世,烏蠻族的首領之位由誰繼承,這是個亟待考慮的問題。
    我拍了拍烏白鳳,輕聲問道:“烏達似乎沒有兒子,那首領之位誰來繼承?”
    烏白鳳抬起頭,沉思了一會兒,臉上露出一絲憂慮:“臣妾也想過繼承烏蠻族首領之位,但是臣妾無能,不能像白鹿一樣領兵,怕是難以服眾。所以,就看父親會傳給哪個兄弟的兒子了。”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自卑和無奈,我輕輕握住她的手,給她傳遞力量。
    我繼續追問:“你覺得誰合適?”
    烏白鳳直視著我的眼睛,眼神中透著一絲猶豫:“要說能給陛下助力最大的,自然是烏瑞鑫,他聰慧且有謀略,在族裏也有一定威望。但是一旦繼任族長便隻能回善闡府,陛下會放人嗎?”
    她這一問,正中關鍵。烏瑞鑫在蒲甘任總督,雖說政績並非十分突出,但也能中規中矩,盡心盡力地履行職責。若是此時將他調回善闡府,一時之間還真難以找到合適的人來頂替他的位置。我微微皺眉,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烏白鳳見我沒有立刻回答,又接著說:“還有一個表弟叫烏圖魯,這人勇猛頑強,戰場上衝鋒陷陣絕不退縮。隻是好勇少謀,若讓他擔任首領,恐怕在治理部族和應對複雜局勢上會有所欠缺。”她一邊說,一邊輕輕搖頭,臉上滿是擔憂。
    我耐心地聽著,輕輕撫摸著她的手,試圖讓她放鬆一些。我明白她此刻的心情,一邊是父親的病重,一邊是部族未來首領的抉擇,她承受了太多壓力。我好生地寬慰了烏白鳳一番,告訴她一切都會有妥善的安排,讓她不要太過憂慮。
    在我的安慰下,烏白鳳的情緒漸漸平複。我們又聊了一些關於善闡府和烏蠻族的事情,直到夜深,兩人這才睡下。躺在榻上,我卻久久無法入眠,腦海裏一直思索著烏蠻族首領繼承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僅關係到烏蠻族的未來,更關係到大理國的穩定與發展,必須要謹慎抉擇,找到一個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
    喜歡從上山到上朝請大家收藏:()從上山到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