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字數:4963   加入書籤

A+A-


    天氣 一場雨也沒帶來多少涼爽
    心情 坐著看兩邊鬥法
    刑部成為大焦點,
    尚書空缺侍郎上。
    兩邊鬥法在場外,
    我在這裏坐著看。
    楊景林被押回王都已然三天。今日,是提審他的頭一天。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禦書房的案幾上,我正批改著奏折,忽然才想起,自俞法寬死後,刑部尚書之位便一直空懸著,刑部的諸多事宜,都由刑部侍郎上官文傑操持著,這次楊景林的案子,自然也落到了他肩上。
    其實,我並不怎麽擔心這個案子會出什麽大亂子,之所以一直放任不管,就是想借著這個機會,探一探朝堂結黨的情況到底嚴重到了何種地步。我在禦書房裏,安安心心地等著,等著有人來把今日提審的情況告訴我。至於這個人究竟是誰,我心裏也沒個準數。
    劉文海今天估計也是為了躲清閑,也待在我的禦書房裏。他悠哉悠哉地坐在一旁,品著香茗,看著我處理政務。
    “陛下,您似乎一點兒都不擔心會出現一邊倒的情況啊?”劉文海一臉好奇地問道,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眼神裏卻透著探究。
    我放下手中的筆,微微歎了口氣,說道:“我怎麽能不擔心呢?要是真出現一邊倒的局麵,不管是哪一方,我都得用雷霆手段去打壓了。一個是我兒子,一個也算是朝中重臣,唉,都有些不忍下手啊。”說這話的時候,我心裏滿是無奈,臉上也不自覺地浮現出一絲愁容。
    劉文海聽了,沒有回應,隻是輕輕笑了笑,端起茶杯,緩緩喝了一口茶,那神態仿佛在說,這朝堂的紛爭,他早已見怪不怪。
    午後,陽光愈發熾熱,整個皇宮都被籠罩在一片金黃之中。刑部侍郎上官文傑和侍中楊景宇一同來到了禦書房。我與劉文海相視一笑,那笑容裏,既有對他們到來的期待,也有著對朝堂局勢的了然。
    “說說吧,今天什麽情況?”我開口問道,眼神在他們兩人身上來回打量著。
    上官文傑看都沒看楊景宇一眼,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啟稟陛下,臣奉旨審理楊景林一案。今日第一次當堂審理,毫無進展呐。主要是禦史台提供的證據都是些傳言,根本沒有實際的證據。原本臣想著,要是禦史台再拿不出證據,就可以放人了。但是呢,刑部官員在查訪中發現,楊景林的確在各地有幾處房產,來源不明,所以……”上官文傑說到這兒,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抬起頭,小心翼翼地看向我,眼神裏帶著一絲詢問的意味。
    “既然查到了,那就繼續查,隻要別冤枉了楊景林就好。”我給出了自己的態度,語氣平和卻又不容置疑。
    與此同時,我不著痕跡地看向楊景宇,隻見他聽到我這話,似乎受了些驚嚇,臉上微微變色,眼神裏閃過一絲慌亂。
    等上官文傑退下後,我直直地看向楊景宇,笑著說道:“怎麽?你們楊家還真有見不得人的事嗎?”這笑容裏,帶著幾分調侃,也有著一絲試探。
    楊景宇立馬“撲通”一聲跪到我身前,臉上滿是焦急與惶恐,說道:“陛下,楊家行事向來磊落。隻是上官侍郎所說的理由,臣覺得過分牽強。朝中各個大臣,誰沒點不為人知的私產呀?”
    我聽到這裏,心裏有種想笑的感覺,轉頭看向劉文海,問道:“你有嗎?”
    劉文海“哈哈哈”大笑起來,那笑聲爽朗而肆意,回應道:“陛下有,臣就有。”
    我也跟著大笑起來,在這笑聲中,朝堂的嚴肅氛圍似乎都被衝淡了幾分。笑罷,我不忘伸手扶起跪在地上的楊景宇,說道:“景宇啊,隻要楊家持身中正,朕不會讓人隨意汙蔑你們楊家的。”我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眼神裏卻透著讓人安心的堅定。
    楊景宇聽後,連忙謝恩,然後退下了。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我心裏暗暗思忖,這楊家,到底藏著多少秘密呢?
    楊景宇走後,禦書房裏一下子安靜了許多。我和劉文海閑來無事,便擺開棋盤,對弈起來。棋盤上,黑子白子交錯縱橫,仿佛是朝堂局勢的縮影。
    我盯著棋盤,手裏捏著一枚白子,遲遲沒有落下。心裏想著,這一步若是走錯,怕是滿盤皆輸。再看劉文海,他也皺著眉頭,緊緊盯著棋盤,眼神裏透著專注與思索。隻見他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似乎在權衡著每一步的利弊。
    “陛下,您可得小心咯,臣可不會手下留情。”劉文海忽然抬起頭,笑著說道,那笑容裏,帶著一絲挑釁,仿佛在說,這一局,他勢在必得。
    我輕笑一聲,說道:“你盡管放馬過來,朕可不怕你。”說著,將手中的白子輕輕落下,那“啪”的一聲,在安靜的禦書房裏格外清脆。
    劉文海看著我落下的棋子,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也落下了一枚黑子。這一來一回之間,棋盤上的局勢愈發緊張起來。我們兩人都絞盡腦汁,想著如何在棋盤上置對方於死地。每一步棋,都像是在朝堂上的一次博弈,暗藏玄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在我們殺得難解難分的時候,高敬之來了。他一臉嚴肅地走進禦書房,躬身說道:“陛下,臣有事稟告。”說完,便雙手遞來一份奏折。
    我接過奏折,快速看了看,說道:“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高敬之默默起身,退出了禦書房。
    我將奏折交給劉文海,他看後,又是一陣大笑。我沒好氣地說道:“朝廷開始有歪風邪氣了,你這個做丞相的,還能笑得出來?”
    劉文海躬身回道:“陛下,臣隻是覺得這些手段都過於簡單了。看著他們這麽鬥法,我猜時間拖久一點,怕是下三濫的手段都要用上了。”
    高敬之的奏折中說:楊景林案,禦史台的清流們覺得是一個掙名聲的好機會,所以搜集證據也格外賣力,他們也就抓住一點,楊家這麽大的家族,這麽多年不可能沒有什麽汙點;而楊家似乎也開始擔心這些了。
    兩方越是這樣,我越是不會幹預。我說道:“劉丞相覺得接下來應該如何啊?”
    劉文海摸了摸胡須,沉思片刻後說道:“那就看著他們鬥吧。隻要不過分,陛下都可以任由事情發展。”
    “好,那朕就坐著看。看看他們能玩出什麽花來來。”我靠在椅背上,臉上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仿佛在看一場精彩的好戲。
    這朝堂之上,波譎雲詭,各方勢力明爭暗鬥。楊景林一案,不過是個導火索,引出了朝堂深處的種種暗流湧動。我作為這天下之主,要做的,便是在這複雜的局勢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掌控好朝堂的平衡。
    日子一天天過去,楊景林案的調查還在繼續。禦史台和楊家之間的爭鬥愈發激烈,各種證據、傳言不斷湧現。朝堂上,大臣們也分成了不同的陣營,有的支持禦史台,有的為楊家說話,一時間,吵得不可開交。
    我坐在朝堂之上,看著下麵吵得麵紅耳赤的大臣們,心裏暗自冷笑。這些人,平日裏滿口仁義道德,一涉及到自身利益,便原形畢露。我掃視著眾人,眼神在幾個關鍵人物身上停留片刻,試圖從他們的表情和言辭中,看出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
    這一天,下朝後,我回到禦書房,剛坐下,便有太監來報,說禦史黃品求見。我微微皺眉,心裏想著,他這個時候來,又有什麽事呢?
    “讓他進來吧。”我說道。
    禦史黃品一臉嚴肅地走進禦書房,行了大禮後,說道:“陛下,臣有重要發現。”說著,從懷中掏出一份文書,雙手遞給我。
    我接過文書,仔細看了起來。原來是他們找到了楊景林與一些官員勾結,謀取私利的證據。我看完後,沒有說話,隻是將文書放在一旁。
    “陛下,如今證據確鑿,楊景林罪無可恕,還請陛下嚴懲。”禦史黃品言辭懇切地說道。
    我看了他一眼,說道:“此事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等他退下後,我陷入了沉思。這份證據,若是真的,那楊景林確實犯了大罪。可這背後,又是否有什麽陰謀呢?我叫來了劉文海,想聽聽他的看法。
    劉文海看完證據後,說道:“陛下,這份證據看似確鑿,但臣總覺得有些蹊蹺。這禦史台,會不會是想借此機會,打壓楊家,壯大自己的勢力呢?”
    我點了點頭,說道:“朕也有此疑慮。這朝堂之上,人心叵測,朕不得不防啊。”
    就在我們討論的時候,又有消息傳來,說楊家找到了證據,證明禦史台的一些人收受賄賂,故意陷害楊景林。這一來二去,案子變得更加複雜了。
    我看著這不斷變化的局勢,心裏有些無奈。這朝堂,何時才能真正太平呢?我決定,再觀察一段時間,看看事情到底會如何發展。
    日子又過了幾天,楊景林案終於有了新的進展。上官文傑再次來到禦書房,向我匯報調查結果。
    “陛下,經過臣的深入調查,發現楊景林確實存在一些不法行為,但禦史台也並非完全清白。他們在調查過程中,也有一些違規操作。”上官文傑一臉嚴肅地說道。
    我聽後,沉默了片刻,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繼續鬥下去。上官愛卿就在辛苦幾天讓他們在鬥一段時間,但是愛卿你要記住,一定要立身中正啊。”
    上官文傑聽後說道:“陛下信重,臣自當奉旨而行。”
    喜歡從上山到上朝請大家收藏:()從上山到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