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跟父親去打茬子2
字數:4192 加入書籤
這次母親並沒有嚴厲的責備她,而是耐心地與她講明事理,讓小美覺得很有道理。在學校裏她不也是那個爭先恐後幫助班級和同學們的三好學生嗎?那在家裏也應該這樣做才對。而且她一直是個說到做到、實實在在的好孩子,在上小學的時候,就是三年級二班第一批加入紅小兵的學生,思想先進著呢。“行了,我去看看雞食凍沒凍!”
雖然方小美心裏早就不生氣了,也願意幫她妹這個忙,但她還是故意板著臉,嘴巴上不想服軟。撂下這句話,她這才裝著不情不願的樣子起身,把手裏的《平原槍聲》小人書丟給妹妹,下地穿上棉鞋出了家門。
第一次與父親和哥哥姐姐一同去打茬子的經曆之所以深深印刻在小美的記憶中,是因為通過這次的勞動,她真切地感受到了普通家庭日常生活中的艱辛和不容易。那時候,家家戶戶無論是取暖還是做飯,都離不開燒煤。可是,要讓煤炭順利的點燃,引火的柴火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保證有足夠的燃料,家裏需要常年儲備引火用的東西。但是,在物資匱乏的年月,去哪裏找這麽多廢棄木料來引火呢?這就成了令大家頭疼的事情。
於是,日常那些看完的舊書、舊報紙、以及孩子們用過的草稿廢紙、以及路邊被風吹落的小樹枝、柔軟的柳條,甚至是裝東西之後剩下的空紙箱,這些原本不起眼的東西,在人們眼裏都變成了珍貴的燃料。人們平常都會把這些東西收集起來,整理好,妥善的存放,以備不時之需。
盡管這些東西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在那個年代,它們卻是維持家庭生活的必要物資。尤其到了冬天,做飯加上燒爐子取暖,這些點火的燃料消耗得特別快。因此,每到初春,家家戶戶都會去郊外打茬子、拾柴火,以確保有足夠的引火用料。
每當想起那次打茬子的經曆,小美就會回憶起家人一起辛苦勞作的情景。打茬子是件很苦很累的活,要騎車到很遠的地方才能打到。一大早幾人就從家裏出發了,小美的父親騎著家裏的二八大杠自行車載著她二姐在前麵帶路,她哥方錦程騎著母親那輛二手鳳凰輕便帶著妹妹緊隨其後。
小美有些興奮,長大後她還從沒跑這遠的路呢,雖然一路上寒風凜冽,她和二姐都穿著半長的棉外套,頭上也都包著毛圍巾,手上戴著棉手套,坐在後座上冷的瑟瑟發抖,但她依然情緒高漲。
父親自行車梁上,用繩子綁著鐵鍬和兩個麻袋,她哥身上斜挎著裝著幹糧和水壺的書包。也沒有她大姐方小玉說的那麽遠,騎行了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地方。小美的父親下車後,把兩隻麻袋解下來丟給了兩個女兒,隨後提著鐵鍬去前麵挖地裏埋著的茬子去了,她哥也把身上的書包取下來遞給她們,拿起另一把鐵鍬跟著父親挖茬子去了。
“美兒,你在這兒抱著包,我去爸爸那裏幫忙。”
方小莉把抱在懷裏的書包遞給大妹,叮囑她要好好抱在懷裏,不然包裏水壺裏的開水涼的更快。她交代完之後便從地下拿起麻袋往那邊去了。
小美本來還想說自己也要過去幫忙,但聽了二姐嚴肅的叮嚀後,她連忙把包緊緊摟在懷裏,涼水就著冷餅,那更沒法吃了。
昨天下午,小美就見父親把要帶的幹糧準備好了,那是張比她看的大部頭書還要厚的發麵餅,等父親烙熟餅子後切下一塊,給家裏每人都嚐了一點,然後把它切成塊放進盆裏用蒸布蓋起來。
小美把分給自己的那塊吃進嘴裏後,感覺她爸做的餅真是好吃極了,裏麵卷了油鹽和芝麻,外皮也烤的金黃,一層一層的,吃著又軟又香。
“沒有去年那樣做好吃,”大姐見二妹那副沒出息的樣子,一邊嚼著嘴裏的餅,一邊小聲對她說
“這種餅得趁熱吃,放涼了不如剛出鍋的好吃。”
“那爸爸去年烙的什麽餅?”小美對吃的東西特別感興趣,因為他們家幾乎沒什麽能吃的好東西,這一點,差人家翠珍和薑永惠他們家遠了。
“發麵的時候加點白糖,做好後上麵撒點芝麻”,做出來比這次的還要厚點,放冷了也好吃。”
小美撇了撇嘴,心道“這不就是陳翠珍常從她家裏拿給她們吃的芝麻發麵餅嘛,人家翠珍媽每隔幾天都會烙給女兒做著吃。”
不過,翠珍她家的餅好吃是好吃,但沒她爸今天做的芝麻餅好吃。旁邊方小靚也很快吃完了餅,眼睛直往放餅的地方瞅,小美也意猶未盡的咂吧著嘴,心想,要是能再吃一塊就好了,不然如大姐說的,放冷了就不好吃了。
忙完一切的方與衡回頭看到兩女兒眼巴巴盯的著麵盆,便笑著又撩起蒸布拿出一塊分給了倆人。小美掰給大姐一點吃完後,依然有點不滿足,過了一會兒,趁家人都沒注意,她過去掀開蒸布偷拿了一塊就溜出了家門。外麵偷吃完後,小美沒敢著急回家,直到快吃晚飯時才又溜了回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瘋跑哪兒去了,不知道回來吃飯嗎?明天你就代你大姐跟著你爸他們去打茬子吧!”
剛進門的小美聽了母親的嗬斥,心裏卻很是歡喜,終於能跟著父親去打茬子了,下午偷吃餅的事好像沒被發現,她不由放鬆下來,看來她爸切完餅沒數過啊,這要換作她母親,心中早有數。
這會兒看著前麵不停揮著鐵鍬挖茬子的高大身影,想到昨天自己偷吃餅沒有被爸爸發現的事,小美不由想,其實父親對她們姐妹幾個比母親好多了,起碼從他沒有打過她們,做的飯菜也比她媽做的要精致好吃,她母親就會做大燴菜。
小美父親幹了一會兒後停下脫去外麵的棉大衣丟給二姐披著,方錦程見了,也很快脫了自己身上的半舊軍綠色棉大衣跑過來給小美披上,轉身繼續跑回去奮力挖著茬子,進度都快趕上她爸了。
小美想,她哥在鄉下呆了一年,力氣大多了。
帶著棉手套的方小莉不時用兩手舉著剛刨出來一堆一堆的茬子,用力對敲著上麵的土疙瘩,然後往麻袋裏裝著。
“二姐,你抱著包,我來幹會兒吧。”
“不用,你力氣小,幹的慢。”
小美隻好繼續抱著書包站在那裏,無聊的看著三人熱火朝天的幹活。中午大家中途休息吃幹糧時,綠色軍用水壺裏的水還沒涼透,溫開水就著冷餅吃,也不錯。
吃過幹糧後,幾人稍微休息了一會兒,便又接著幹起了活,小美看著父親和哥哥刨出的一堆堆茬子,心裏有些犯嘀咕:“這得裝到什麽時候啊?”不過,她還是默默地跟在二姐後麵開始幹活。
一開始,小美做起來顯得不那麽熟練,不是磕得太用力,就是把自己弄得灰頭土臉。二姐見狀,耐心地教她:“你看,你就這樣舉著茬子,兩個在一起對著磕,上麵的土自然就一點點掉下來了。然後再拾起來把它們裝進麻袋裏,記得啊,要使勁按著往裏麵裝,不然放不了多少。”
在二姐方小莉的指導下,小美逐漸掌握了技巧,幹得也越來越順手。隨著兩個麻袋一點點被姊妹倆填滿了茬子,小美的心中湧起了大大的成就感。在這個過程中,她深刻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和不易。雖然她的兩隻手和胳膊因為長時間勞作而感到酸痛,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但小美沒有抱怨,反而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勞動體驗。打茬子的工作雖然隻持續了半天時間,但當他們四人推著載著鼓鼓囊囊兩麻袋茬子的自行車步行回到家中時,已經是晚上八九點鍾了。
初春的夜晚依然寒冷,風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但小美一點都不覺得冷。四個人走得氣喘籲籲,每人的額頭上都布滿了汗珠。父親和哥哥各自推著一輛自行車走在前麵,小美和二姐則在後麵小心翼翼地扶著鼓鼓的麻袋,生怕它們在路上翻倒。
“你們倆不用這麽緊張,繩子捆得很結實的。”盡管爸爸和哥哥多次提醒姐妹倆,但她們還是不大放心,戴著棉手套的雙手,一路上都緊緊護著麻袋,仿佛是護著最珍貴的物品一樣。特別是在上下坡的時候,姐妹倆更是格外的小心,不敢有絲毫鬆懈感。
這次與父親和哥姐共同勞作的經曆,不僅使小美領悟到勞動的意義,也讓她深刻體會到了家人們一同勞動的愉悅。回到家後,雖然身體感到極度疲乏,小美內心卻充盈著興奮與喜悅。尤其是看著地上擺放著的一天勞動的成果,讓她感到無比的滿足和自豪。這次經曆也成為小美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憶,讓她更加懂得和珍惜,能夠與親人一起度過每一刻時光的美好。
喜歡小美的平凡人生請大家收藏:()小美的平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