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小小卡片
字數:2856 加入書籤
方憶修改於3.1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方老師,感謝您的辛勤耕耘,為我們鋪就成功之路。教師節到來之際,祝您節日快樂,幸福安康!”這是學生對老師默默付出的感恩與讚美。
“敬愛的方老師,您的諄諄教誨如春風,似瑞雨,永銘我心。我虔誠地祝福您:康樂、如意!教師節快樂!”
每一個字都像閃亮的星星,匯聚成學生對老師滿滿的敬愛。
每年教師節,方小美老師總會收到學生們送來的許多賀卡。這些賀卡,有的精致,有的樸素,有的還留著孩子們手指上的顏料印。卡片上的字跡,有的娟秀工整,像春日綻放的花朵;有的歪歪扭扭,卻滿是童真與真誠,但無一不是孩子們一筆一劃、工工整整寫下的,承載著最純粹、真摯的祝願。
旁人眼中,這些卡片或許隻是毫不起眼的小紙片,但方小美卻覺得它們分量十足。卡片裏的真摯情意,如同冬日暖陽,深深觸動她的心靈,給予她無盡溫暖與力量。
踏上教師崗位後,方小美始終秉持公平公正之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在她眼中,學生就像花園裏的花朵,無論其成績優異與否,都有獨特的魅力與價值。課堂上,她的目光溫柔掃過教室每個角落,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重視與關懷。
對於英語學習困難的學生,方小美尤其上心。她極具耐心,觀察每個孩子的學習狀態與特點,尋找出最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並利用休息時間為這些孩子開小灶,進行輔導,用溫和的語氣鼓勵他們,幫他們克服困難,看到進步的希望。
這些簡單質樸的賀卡和祝福語,像春日溫暖的微風,從字裏行間輕輕流淌,每個字符都飽含學生對老師的崇敬與感激。在這個特殊的節日,它們讓校園彌漫著溫馨與感動,連空氣裏都跳躍著美好的師生情誼。
小小的卡片就像一束束溫暖陽光,為教師節添上不可或缺的溫暖色彩,讓方小美深刻體會到,無論慶祝形式如何變化,教師節的核心,永遠是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尊重,以及平凡日子裏閃耀的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在這個節奏飛快、物欲橫流的時代,很多情感和傳統被遺忘,但學生們送的這些小小的卡片證明,真摯的情感、尊師重道的傳統仍在人們心底紮根,被用心珍惜和傳承著 。
自小刺頭深草裏,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
唐代詩人杜荀鶴有一首寓意深刻的《小鬆》,詩中描繪了一棵幼小鬆樹的成長境遇。起初,它與眾多小草一同生長,自幼年起就被埋沒在草叢之間,身形矮小的它和周圍的小草並無二致,毫不起眼。“時人不識淩雲幹,直待淩雲始道高”,又有誰能想到,這株從蓬蒿之中艱難冒出頭的幼苗,在幾十年的時光流轉後,竟能成為參天大樹呢?
在它尚顯稚嫩,僅僅略高於小草之時,人們的目光根本不會在它身上停留,更不會意識到眼前這株平凡無奇的幼苗,未來會成為令人仰望的神木。直到它曆經歲月的洗禮,不斷向上生長,高聳入雲,人們才會抬起頭,驚歎於它的雄偉與偉大。
人生又何嚐不是這般呢?當一個人處於默默無聞的階段,為了夢想和目標奮力拚搏時,那種孤立無援、無人理解的滋味,如影隨形。旁人看不到他在黑暗中付出的汗水和淚水,感受不到他在挫折麵前的掙紮與堅持。然而,一旦他取得成功,那些曾經對他視而不見的人,便會紛紛圍攏過來,送上讚美與掌聲。
由此可見,無論是追求學問,還是開創事業,都需要依靠自己堅持不懈地努力。隻有熬過那段艱難的時光,迎來成功的曙光,才不必擔憂無人認可和讚美。
教育孩子亦是同理。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們經受住生活的磨難,培養他們堅韌不拔的品質,更要為他們營造一個“自得天機自長成”的良好環境。倘若家長過度溺愛,事事包辦,孩子就如同溫室裏的花朵,經不起風雨的考驗。過度的嗬護看似是愛,實則是對他們成長的阻礙。
但反過來思考,老師和家長是否真的為孩子們提供了這樣自由成長的環境呢?每個學生的內心世界都猶如一座神秘的花園,有著獨特的可愛之處。他們或許頑皮搗蛋,讓大人頭疼不已,然而他們也有著不為人知的煩惱。有時,他們寧願將快樂和憂愁向身邊的朋友或同學傾訴,也不願與家長和老師分享。這難道不是與大人們對待他們的態度息息相關嗎?大人們是否過於嚴厲,缺少傾聽和理解?是否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而忽略了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
在漫漫人生路上,作為孩子成長道路上至關重要的引路人——家長與老師,不應僅僅將目光聚焦於孩子們未來能否功成名就、出人頭地,能否為家庭增添榮耀、為學校贏得光彩。這種功利性的考量,就像一片烏雲,遮住了教育真正的光芒。
小美對此有著深刻且獨到的見解。她覺得,當下不少家長和老師,不惜耗費大量的精力與資源,為孩子們打造優渥無比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卻從未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去探尋他們內心深處的想法和渴望。他們就像建造了一座華麗的城堡,卻不知城堡裏的小主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麽。這種做法,無疑是教育中的一大誤區。
孩子們本就如同清晨帶著露珠的花朵,天真爛漫、坦率真誠。可大人們在教育過程中,卻總是過於草率和不負責任,以自己的標準去評判和要求孩子,在不經意間,就像一把無形的剪刀,漸漸剪掉了孩子們身上那些最為可貴的品質。
早在千年前,夫子就曾把人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這並非是一種歧視,而是基於每個人天生的資質不同,智慧也參差不齊這一客觀事實。對於資質處於中人以上的孩子,可以向他們傳授高深的理論和知識,激發他們的思維潛能;而對於中人以下的孩子,就不應該提出過高的要求,不妨適當降低標準,讓他們在輕鬆的氛圍中逐步成長。
喜歡小美的平凡人生請大家收藏:()小美的平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