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山窩棚

字數:3940   加入書籤

A+A-


    這一大群人浩浩蕩蕩的往山神廟來了。
    走到半路上看見小福拉著騾子,牲口背上馱著兩個大桶,正一晃一晃的往山坡上走。
    “小福,澆地呐?”趙青山開口招呼他。
    “青山大叔,這天兒沒辦法,沒雨啊!幸虧我們先生今年沒種多少,要不都得旱死!”
    “你們先生呢?”
    小福往山根底下一指,“喏,河邊蹲著看水呢。”
    一看這個架勢大家就知道,付寧絕對沒有截斷河水。
    東灣和西灣的人氣勢一下就下去了。
    等他們順著河道再往上走了一段,就看見付寧蹲在大河灘上,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那細細的一溜兒河水。
    趙三爺腰杆子挺得筆直,張嘴就喊:“付小子,研究什麽呢?”
    付寧本來有點兒走神兒了,聞言一回頭,先給自己嚇了一跳,好家夥,這麽多人!要打狼啊?
    “三爺爺,我沒事兒瞎琢磨呢,這麽多人幹嘛去啊?”
    還沒等趙家莊的人開口,西灣的村長就搶著說話了。
    “沒事兒,就想著年景不好,看看先生這兒有什麽要幫忙的,我們幫著幹幹活兒,都是托了您的福分才有了這麽好的種子!”
    聽了這話,付寧趕緊站起來,一個勁兒的擺手,“這可不敢當!沒什麽活兒,太旱了,春起我就沒種什麽。”
    兩邊兒又寒暄了幾句,趙青山看著現在的小河溝兒,感歎了一句,“這水怎麽這麽小啊!我這幾十年都沒見過這條河這麽窄過!”
    可不嘛,這也太邪乎了!
    付寧拉著他站在河灘上給他比劃。
    這兩天水下去得特別快,前些日子那河麵還有現在的三倍寬,然後就一天窄一溜兒,到現在就剩下個兩步寬的小水溝了。
    付寧用腳比劃著那些河水在岸邊留下的幹印子,讓在場的人都有了個直觀認識。
    “要是這麽下去,我這兒別說澆地了,那大牲口都要養不住了。”
    他還記得晚晚她親娘沒的那年,那水大得把岸邊都掏空衝塌了一塊兒,跟現在一對比,更顯出這場旱災有多厲害了。
    東灣和西灣的村長頭碰頭的商量了一會兒,對著趙青山一拱手,“趙村長,對不住了!我們兄弟也是心裏著急啊!”
    趙村長還能說什麽呢,也就是拱拱手,以為這事兒就過去了。
    誰知道他們兩個又湊過來小聲兒跟他說,這個水就是不對勁,村裏八十多的老人家都沒見過河水斷流。
    既然不是趙家莊的毛病,保不齊那病頭子還得再往上找找。
    看著他們擠眉弄眼的樣子,趙青山就知道,再往上去肯定有貓膩。
    去是肯定得去,但是讓誰去呢?
    東灣和西灣從自己帶來的人裏各叫出來個半大小子。
    趙青山也明白這個意思,半大小子嘛,說是孩子,可也不是孩子了。
    什麽事兒都明白,學舌也利落,萬一讓人逮住了,一句“還是孩子呢”也能遮過去。
    讓別人去他也不放心,把自己孫子叫出來了。
    那孩子剛九歲,但是那個勁兒,一看將來就是個能張羅的。
    “丫兒,跟著這兩個哥哥往上看看去,機靈點兒,別讓人逮住。”
    三個孩子一溜兒小跑奔著河的上遊就去了。
    這麽多人也不能就在這大河灘裏曬著啊,付寧招呼他們到山神廟那邊等著,省得跑回村裏去了。
    付寧最早接手這片地的時候,這兒還是鹽堿地,他為了改善土質,找了些樹苗種上。
    這些年也沒活幾棵,就是靠著河邊活了兩棵柳樹,在這山神廟背後活了兩棵構樹。
    不過現在也都是大樹了,正好兒讓這些人能有個樹蔭涼快涼快。
    把三個村長和趙三爺讓到屋子裏,付寧拎著大壺給他們倒水。
    這個地方自然沒有什麽好茶,是他自己割的黃芩,曬幹了泡水喝,也別有一番滋味。
    幾個人東拉西扯的,等著三個孩子回來。
    這一等就是半天。
    “回來了!回來了!”在岸邊柳樹底下的人呼喊著,簇擁著三個孩子過來。
    這半天跑的,三個孩子都灰頭土臉的,汗水在臉邊兒上衝出來一道一道的印子。
    趙青山心疼的把孫子拉過來,拿袖子給他擦了擦臉,端著自己的茶碗讓他喝水。
    孩子也是渴極了,一連喝了三、四碗才停下,不是他不想喝了,是他爺爺怕他喝多了汪得慌。
    “怎麽樣?那邊兒是什麽樣兒的?”
    丫兒擦了擦嘴,指著山那邊開始一五一十的學起來。
    翻過這道山梁,沿著河往上的那個村子叫山窩棚,三個孩子悄悄趴在山梁上往下看,那是一片一片的綠油油的莊稼。
    再湊近了一看,他們在河兩邊新挖了好多水渠,把河水引到他們的地裏。
    這不算過分,但是他們在村子邊上有幾個大石頭池子,全都灌得滿滿的。
    東灣和西灣的村長聽了咣咣拍桌子,跟趙青山說,這個山窩棚村過分了,他們三個村子得聯合起來找他們講理去!
    趙青山可沒有一口答應下來,隻說是要從長計議。
    那兩個人一看今天也得不到什麽準信兒了,隻能先帶著人回去,臨走的時候拉著趙村長的手就差聲淚俱下了。
    趙家莊的人又擁著這些外村的往出走,趙三爺磨蹭到最後,給付寧使了個眼色。
    付寧明白這是讓他跟著過去,就把小福和苗誠、苗義留下了,自己綴在隊伍後頭遠遠跟著。
    村民們各自回家吃飯,然後都聚在趙青山家的院子裏,商量這個事兒該怎麽辦。
    付寧則是被趙三爺拉進了自己家。
    去年冬天三奶奶沒了,三爺爺一下子就顯得落寞了許多,沒事兒也願意喊人到家裏說話。
    栓柱、鎖柱前兩年都添了孩子,現在都是滿地跑的時候了。
    付寧端著碗看著,人呐就是這樣,一波老去了,一波新人又來,來來回回才是人間煙火。
    正出著神,趙三爺叫著他的名字說:“付寧,你可記住了,一會兒不管村裏人攛掇你什麽,都別答應!”
    喜歡清末小旗兵請大家收藏:()清末小旗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