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懶惰是人性,還是社會性?下
字數:2948 加入書籤
第188章 懶惰是人性,還是社會性?下
“1958年,農民在&34;大鍋飯&34;製度下出現消極怠工的情況,我們這個時代,一提到這個就說平均主義,甚至ai都是這麽認為的”。
“但我要反駁的是,ai它沒有吃過飯,它不懂,它的結論是基於數據庫中這種說法占比多少而得出結論的。一口鍋裏吃飯,多勞少勞都吃一樣的,聽起來是平均,但是那一鍋菜,剩下的和一開始的能一樣嗎?”
“物質匱乏的情況下,大鍋飯它根本就不是平均,“平均主義”表象下隱藏的是非平均分配本質。盒飯都比大鍋飯平均些,盒飯的分配還能進行二次調整”。
“但是吃大鍋飯的時候,先吃的那人東西已經吃到肚子裏了,先來吃飯的總是比後到的要更好,後麵到的就是吃虧,剩菜總是不受待見的,而且在物質條件困難的時候排在後麵的所能吃到的就是更少。所以我認為大鍋飯破壞生產的原因不在於平均,恰恰相反,大鍋飯反而是不平均、不公平的”。
天幕下。
“有道理,設想一下,如果我想著把手頭的活幹完再去吃飯,這樣同事就不用再急急忙忙跑一趟了,我很樂意做這點小事。但結果是幹的多了,去食堂吃剩飯,還不夠,那肯定不願意多幹活了”。
陳勇:“隻有到物質達到一定條件可以滿足供應,才能去實行平均,準確來說是按需分配”。隨後陳勇舉了個例子:“比如現在如果有免費的員工食堂,會因別人多吃一碗飯而不願意幹活嗎。
天幕下,人們想了想這種情況,“如果大家都能隨便吃都話,這時候別人吃再多也影響不到我,自然不會反感”。
“覺得別人占便宜的前提是他破壞了我的利益,比如他多吃點飯菜,導致我吃不飽,我當然不同意啊”。
陳勇繼續講道:在物質滿足的前提下,這時這種“平均”不會破壞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因為一個人的勞動付出不可能隻等於一頓食堂飯菜,還有其他的報酬,大鍋飯或者說員工食堂隻是保障了他們不需要自己做飯而已。
陳勇:“我們在聊聊其他分配製定錯誤導致懶惰的情況。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紡織廠主們發現,即便將工人工資提高30,生產效率提升卻不足5。這個現象在行為經濟學中被稱為&34;擠出效應&34;——當基本生存需求無法滿足時,金錢激勵確實有效,因為再不幹就要餓死了”。
“但是,當勞動回報長期與付出脫節,物質刺激反而會摧毀內在動機。我原本就應該得到的東西被剝削去了,然後他們將從指縫中漏出的一點還給了我,我還需要感恩戴德嗎?”
“毛熊計劃經濟後期的勞動生產率曲線揭示出更深層規律。19701980年間,盡管重工業投資增長230,但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速從6.1暴跌至1.2。僵化的分配製度使技術工人的收入與清潔工相差無幾,勞動價值衡量體係的崩潰直接導致&34;假裝工作&34;成為全民生存策略。這種係統性惰性不是什麽道德滑坡也不是什麽人性作祟,而是製度性失效的必然產物”。
陳勇總結道:“所以從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人們一開始是願意勞動的,隻是隨著時間,付出和回報的脫節越來越嚴重,就開始慢慢消極怠工變得不再願意勞動,也就是懶惰”。
陳勇:“通俗的來說,要想讓人認真幹活,首先需要有合理的分配製度,勞動者拿到了合適的報酬,他覺得幹這個活很值,才不會消極怠工。畢竟有錢了今天買身新衣服明天換部手機,後天看看電影滿足一下精神世界。人是不會滿足的,衣食住行,僅從食這一方麵來說,從吃不飽到吃飽飯,再到想吃好的,有條件吃些葷腥後又會想著吃些牛肉,羊肉,然後又是海鮮,還有其他的東西等等等等,他有內驅的動力驅使他多幹活多拿薪資”。
“也就是我們說的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他幹3000的活,你給他3000,幹1萬的活給1萬,而不是幹3000你給1500,幹1萬你給6、7千,就還摳摳搜搜的不情不願,覺得自己少苛扣就是虧,那人家願意幹嗎”。
“一個普通人得到自己應得的報酬有什麽問題嗎。兢兢業業,甚至可以說累死累活的,到最後得不到想要的,你們朝代的皇子或者說那些封了王的王爺都會造反”。
天幕下。
朱高煦:“我不是,我沒有,我不......,我,我太想當皇帝了,做夢都想”。
“.......”
陳勇:“有兵馬的人可以通過造反反抗,那普通人呢,除了偷懶,別無他法。偷懶不是人性,所謂人性不過是社會風氣,是社會分配製度缺陷催生的集體反抗,一種極其廉價的反抗”。
“同樣是修渠。我們紅旗渠的修建是個奇跡,勞動人民通過勞動獲得技能提升、精神滿足、集體歸屬感,以及最最重要的就是勞動者可以通過勞動改變生存境遇的實踐路徑,生活得到實實在在的提升”。
“反觀隋朝,修個運河能把自己修滅國。不管這運河對後麵的朝代意義有多大,那都是對於上層階級,是統治階層為了自己享樂,不顧勞動人民死活而強製修建的。勞動人民在這個過程中既不能有所提升,也不能因為運輸的改變而獲得廉價商品,他們無法獲得生活上的改變。披著枷鎖的他們在勞動所能獲得的,隻有死亡”。
天幕下,那些動不動就說偷懶是人性作祟的人沉默了,因為他們才是最該論人性黑暗的那批人,通過各種手段竊取別人的勞動成果後,反過來指責別人懶。
“如果這些披著枷鎖的勞工不再沉默,有人將他們聚在一起,不再以懶惰反抗,會怎麽樣?”。
“那麽他們將失去的隻是枷鎖,而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喜歡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請大家收藏:()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