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改革商貿興國本,暗流湧動謀反噬

字數:2977   加入書籤

A+A-


    朱元璋看得連連點頭,讚歎不已:"雄英足智多謀,不愧為我大明儲君之子!這些新式武器若能大規模裝備我軍,必將大大增強我大明軍威!"
    然而,這次軍事革新也引發了一些爭議。部分守舊派將領認為,太過依賴新式武器會削弱士兵的基本作戰能力。
    "兵者,國之大事,不可輕易變革。"一位老將在朝堂上直言,"自古以來,強兵先強身,利器隻是輔助。太孫殿下的新武器固然精妙,但若士兵習慣依賴,一旦武器失效,何以為戰?"
    更有甚者,暗地裏散布謠言,稱太孫擁兵自重,有不臣之心。這些言論雖然荒謬,但在某些人刻意傳播下,竟也引起了一些疑慮。
    朱允炆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政治契機。他開始暗中聯絡那些對新軍事體係不滿的將領,拉攏他們站在自己一方。
    "諸位將軍為大明出生入死,本是國之脊梁。"朱允炆在私下場合說道,"然而現在,太孫卻欲以機械代人,豈不是對諸位功勳的輕視?兵者以人為本,豈能為器所代?"
    一些將領被他的言論所動,開始對朱雄英的軍事革新持保留態度。
    與此同時,來自北方的威脅日漸增大。朱雄英的密探帶回消息:蒙古各部落正在秘密聯合,預謀對大明邊疆發動大規模進攻。他們已經得知大明軍隊正在革新裝備,因此加緊了準備,希望在新式武器大規模裝備前發動突襲。
    麵對這一緊急情況,朱雄英不敢怠慢。他一方麵加緊新武器的生產和部署,另一方麵加強了邊防戒備,派出更多斥候監視敵情。同時,他還親自拜訪了幾位資深老將,誠懇聽取他們對新武器的意見和建議,並針對性地進行了改進。
    "器雖利,人更重。"朱雄英對這些老將說道,"新式武器隻是為將士們提供更好的保護和更強的戰力,決不能取代基本軍事訓練。我們會製定專門的訓練方案,確保士兵既熟練使用新武器,又不忘傳統作戰技能。"
    這番話贏得了大多數老將的認可。他們看到太孫虛心求教的態度,對他刮目相看,紛紛表示願意支持軍事革新。
    然而,朱允炆的暗中活動並未停止。他繼續散布謠言,製造分裂,試圖阻礙朱雄英的軍事改革。
    風雨欲來,朱雄英察覺到政治和軍事上的雙重壓力。他向父親朱標匯報了情況,詢問應對之策。
    朱標沉思片刻,語重心長地說:"雄英,你的軍事才能確實超群,但在朝堂之上,有時需要更多的政治智慧。你的新武器固然利國利民,但改革總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你需要更加注意團結那些可以團結的力量,孤掌難鳴啊。"
    朱雄英點頭應下:"父親教誨,兒子銘記在心。麵對北方的威脅,我軍必須團結一致。兒子會妥善處理好朝中的各種關係,確保軍事革新順利進行。"
    夜深人靜,朱雄英獨坐案前,神情凝重。一邊是日益逼近的北方威脅,一邊是朝中暗流湧動的政治較量。風雨欲來,大明的軍事實力和他個人的政治智慧都將麵臨嚴峻考驗。
    "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朱雄英輕聲念著《孫子兵法》的開篇,眼神中透出堅定的光芒,"前路多艱,我定當披荊斬棘,保我大明江山永固!"
    朱雄英站在京城最大的集市上,看著來往穿梭的商旅和忙碌的攤販,眉頭微微皺起。雖然集市繁華,但其中混亂之處也顯而易見:商販吆喝聲此起彼伏,度量衡不一,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時不時還有糾紛爆發。
    "這就是我大明的商業現狀嗎?"朱雄英輕聲自語,心中已有所思。
    軍事革新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朱雄英深知,一個國家的強盛不僅在於兵強馬壯,更在於經濟繁榮、百姓富足。他多次查閱曆史,發現曆代王朝衰亡,往往始於民生凋敝,而非外敵入侵。
    次日,朱雄英求見朱元璋,詳細闡述了自己的商貿改革構想。
    "祖父,我大明立國之初,您重農抑商的政策穩定了國本,奠定了堅實基礎。"朱雄英恭敬地說道,"然百年大計,富國強民乃根本。如今農業已趨穩固,臣孫以為,適當發展商業,可進一步提升國力。"
    朱元璋捋著胡須,麵露謹慎:"說說你的想法。"
    朱雄英娓娓道來:"臣孫認為,可先從四方麵著手:一改稅製,減輕商稅負擔,鼓勵正當經營;二建市場,統一度量衡和交易規則,減少糾紛;三重外貿,擴大我大明對外商貿往來,增加國庫收入;四創銀號,發行統一鈔票,便利商賈往來。"
    朱元璋聽罷,沉思片刻:"雄英啊,你的想法很有見地。但朕憂心的是,若過度重商,會否動搖我大明以農為本的國策?古往今來,商人逐利本性難改,若放任發展,恐亂我社稷啊。"
    朱雄英早有準備:"祖父明鑒。臣孫絕非要改變農本之策,而是以商促農,相輔相成。商業發展了,農產品銷路廣了,農民收入自然增加;手工業興旺了,農具質量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也會提升。如此良性循環,實乃利國利民。"
    朱元璋被孫兒的見解所動,但仍有顧慮:"你的想法確有道理,但具體如何實施?如何確保不會出現亂象?"
    朱雄英胸有成竹:"臣孫已擬定詳細方案。首先,可在京城試行,成效顯著後再推廣至全國。同時,會製定嚴格規章,確保商業發展不偏離正軌。"
    最終,在朱雄英的誠懇請求和朱標的從旁支持下,朱元璋謹慎地同意了先在京城試行商貿改革。
    得到首肯後,朱雄英立即著手實施改革計劃。他首先從稅製改革入手,降低了商稅比例,特別是對民生必需品和農副產品的稅率,同時嚴厲打擊苛捐雜稅,減輕商人負擔。
    喜歡大明:反骨皇孫,老朱天天破防!請大家收藏:()大明:反骨皇孫,老朱天天破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