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遠航西洋,國威遠揚

字數:3034   加入書籤

A+A-


    事實上,不僅是王守仁,其他通過新科舉選拔出的人才也都在各自崗位上表現出色。他們帶來了新思想、新方法,為大明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尤其是那些被派往地方的官員,他們結合實學知識,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受到百姓好評。
    看到這些成果,一些原本對科舉改革持懷疑態度的老臣也不得不承認,這一變革確實選拔出了國家需要的人才。
    "陛下真是高瞻遠矚啊!"內閣首輔感歎道,"這批新科進士與往屆大不相同,他們更加務實,更能解決實際問題。有他們輔佐,大明的未來定會更加輝煌!"
    朱雄英微微一笑:"這隻是開始。教育改革還將繼續深入,朕要讓大明的每一個有才之人都有施展的舞台。隻有人盡其才,國家才能真正強盛起來。"
    明仁宗元年夏,太倉港一片繁忙景象。巨大的船桅林立,帆布獵獵作響,成千上萬的工人在碼頭上來回穿梭,將物資源源不斷地運上船隻。這是鄭和遠航西洋的準備工作,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朱雄英站在港口的高處,遠眺著這壯觀的一幕,心中滿是自豪。大明的海洋事業在他和祖父的共同推動下已取得長足發展,如今的船隊規模和技術已遠超前朝。但朱雄英並不滿足於此,他有著更遠大的海洋戰略。
    "陛下,船隊準備就緒,可隨時起航。"鄭和身著正式朝服,恭敬地向皇帝稟報。
    朱雄英點點頭:"很好。今日朕特來檢閱船隊,也是想再叮囑你幾句。此次遠航至關重要,意義非凡。"
    兩人沿著長長的木棧道,緩步走向停泊在最前方的巨型寶船。這艘剛完工的旗艦長約四百五十尺,寬約一百八十尺,共九桅十二帆,是人類曆史上迄今為止建造的最大木質船隻。它不僅體現了大明造船技術的卓越成就,更是國力的象征。
    朱雄英登上寶船,仔細巡視每一處細節。甲板寬闊堅固,船艙空間合理,裝載了大量淡水、糧食和各類物資,確保長途航行所需。船上還特別設置了藥房、書房和天文觀測室,為學者們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環境。
    "此次遠航,船隊規模如何?"朱雄英詢問道。
    鄭和自豪地回答:"回陛下,此次共有六十三艘各型艦船,其中包括五艘最新設計的巨型寶船,二十艘護衛戰船,餘下為輔助船隻。船隊共載水手、士兵、學者、醫者、工匠等二萬七千餘人。"
    朱雄英微微點頭:"裝載的貿易物品和禮品準備充分嗎?"
    "已全部裝船,陛下請看。"鄭和引導皇帝來到一處艙室,裏麵整齊地擺放著各類絲綢、瓷器、茶葉以及其他精美物品,"這些是我大明最優質的產品,定能讓異國君主和商人們驚歎不已。"
    朱雄英仔細查看這些物品,確保它們都能充分展示大明的工藝水平和文化底蘊。他特別關注了幾件禦用工匠精心製作的瓷器,輕輕撫摸著那細膩的釉麵,讚賞道:"這青花瓷的工藝已臻完美,是我大明獨一無二的國寶。"
    接著,兩人來到另一處艙室,那裏聚集了此次遠航的學者團隊。這支隊伍由精通各國語言的翻譯、了解天文地理的學者、醫術高明的醫者以及技藝精湛的匠人組成,是一支名副其實的文化使者團隊。
    朱雄英對領頭的翻譯說道:"你們的任務同樣重要。通商貿易固然要緊,但文化交流和知識互通更為長遠。你們要虛心學習各國的先進知識和技術,同時也要向他們展示我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翻譯恭敬地回答:"臣等定當竭盡全力,不負聖望!"
    檢閱完畢,朱雄英站在船頭,望著遠方的海平線,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轉向鄭和,語重心長地說:"鄭和,此行不僅是為了通商貿易,更是為了展示我大明國威,結交遠方各國,建立互利互惠的關係。"
    鄭和鄭重地點點頭:"臣明白陛下的期望。"
    "你此行代表大明,須彰顯我國禮儀之邦的風範,與各國和平交往,不可恃強淩弱。"朱雄英特別強調,"若遇海盜襲擾,可據理力爭;如遇不測風浪,當隨機應變。記住,朕要的是和平友好的交流,不是征服和掠奪。"
    鄭和深深叩首:"臣謹記陛下教誨,定當小心謹慎,妥善處理各種情況。"
    朱雄英滿意地點點頭,又道:"還有一事,你要特別注意搜集各國的書籍、地圖和技術資料,尤其是他們在航海、天文、醫學等方麵的成就。有朝一日,這些知識將成為我大明發展的寶貴財富。"
    "臣遵旨!"鄭和恭敬應道。
    離別之際,朱雄英賜予鄭和一枚特製的金印,以示權威:"此印代表朕的旨意,你可憑此與各國君主平等對話。去吧,願風調雨順,一路平安。"
    鄭和接過金印,再次叩首謝恩。隨後,他起身指揮船隊做最後的準備。
    次日清晨,朱雄英親臨碼頭,為船隊送行。隨著一聲號角,巨大的寶船緩緩啟航,帆布在晨風中舒展開來,如同展翅的巨鷹。船隊徐徐駛離港口,逐漸消失在茫茫大海中。朱雄英站在岸邊,目送船隊遠去,心中既有期待,也有一絲擔憂。
    回京後,朱雄英並未閑著。他一邊處理朝政,一邊關注著船隊的消息。他深知,這次遠航不僅關乎貿易和外交,更是大明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一個月後,第一份報告通過驛站傳回京城。船隊已經順利到達安南今越南),受到當地君主的熱情接待。安南國王不僅向鄭和贈送了大量珍貴禮物,還表達了加強與大明貿易往來的願望。
    朱雄英看完報告,欣慰地對身邊的大臣說:"這是個好開始。我們與安南的友好關係將為船隊接下來的航程提供有力支持。"
    兩個月後,又一份報告傳來。船隊已經穿越馬六甲海峽,到達了獅子城今新加坡)。
    喜歡大明:反骨皇孫,老朱天天破防!請大家收藏:()大明:反骨皇孫,老朱天天破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