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支人家到揚州,又要他去救火!

字數:3851   加入書籤

A+A-


    陸議抬起大拇指向後揚了揚:“搞定!”
    他讓書吏將所有的文書搬來,說道:“四郡之地除卻吳郡,都已定好了銀督府所在之地,且州牧府設置官員、護衛、書吏千人。”
    “黟縣設為丹陽銀督府所在,激勵當地民生,老師,學生還看到了整個丹陽的布防圖、兩道水路。”
    “孫策這都給你看,那是真愛了,”許澤打趣道,接著催問他到底在江東幹了點什麽,惹得孫策這般失智。
    還讓自己挨了一頓打,烏眼青都打出來了,應該是氣得不輕。
    陸議添油加醋的一通亂說,同時向許澤、賈詡、典韋等人訴說衷腸:“關鍵時刻,我想起師父的教導,不可因膽怯而失了大義!方才能夠說動孫策,讓他不得不讓步!”
    “那就不奇怪了,”許澤和賈詡等慢慢的站直了身子,頓時一片了然。
    賈詡笑道:“那孫伯符揍你算是揍對了。”
    “為何?”
    賈詡看了許澤一眼,樂道:“你以為他不想打君侯嗎?可能夜裏想的都是把君侯按在地上打,打不過而已。”
    “但是,伯言所做之事,其氣性不下君侯也,你打得過孫策嗎?”
    陸議:“……”
    許澤擺了擺手:“好了,鮑邵說你主動請纓,如今也算是得了個好結果,四府設銀督,調遣兩千人渡江,逐步接洽各地世家人士。”
    “還有一事,”正要走時,陸議正色起來:“孫伯符在商談之時,一直對繳納稅收之事不肯鬆口,而且有拖延之意——他想自己收江東四郡的商稅。”
    “誰不想啊,”許澤輕笑,“此等巨利當延十年甚至更久,而且和日後銀幣大有關聯,爭一分便可得一利,也是人之常情。”
    “況且,孫策背後這麽多世家利益糾葛,他也要為他們爭取削減稅錢的利益。”
    “不是不是,”陸議知道許澤會錯了意,連忙解釋道:“他不是那種爭論,就真的好似在拖延,仿佛過一段時日,我們就會鬆口似的,學生看得出來,而且看得仔細。”
    “而且為了試探,學生故意鬆口說可以將五厘江東收成單獨贈予孫氏,這樣逐年稅收孫氏定會最為富足,日後在江東財資最盛,家族若是籌劃得當,定是各家之首。”
    “他竟毫無動容,仍然以百姓大義在收,要自己收。”
    陸議是絕頂聰明的人,這幾日也不僅僅是在插科打諢氣孫策,他實際上在偷偷觀察丹陽江防時,也對孫策察言觀色。
    幾人一聽也鄭重起來,畢竟陸議奇思妙想可也不少,平日裏鬼精得很。
    賈詡輕撫胡須,仔細思索,回想有什麽大事能夠讓孫策覺得可拖延的,逐漸的,思緒一通,想起了北方戰場。
    “難道是冀州之戰的軍情已經傳到孫策手中了?”
    這話和許澤想到一起去了,旋即二人臉上逐漸浮現出笑容。
    隻因,北方的密報軍情的確是會很奇怪,從地盤上看,曹軍推進二百裏占據整個趙國,而且在當初韓信背水一戰之地擊退袁軍,這麽看是一場大勝,而且可以盡情的羞辱袁紹。
    但是實際上,曹軍的傷亡比袁軍多出去五倍,若是知情的人來評斷,此戰應是大敗。
    袁紹以逐步退縮地盤,來換取勝利,畢竟這是依靠地利換得的戰損。
    而曹軍亦是有所圖,為未來之大戰而不顧傷亡的猛攻。
    以兩萬餘人換了袁紹精兵五千,且占據了趙國,真正軍略之要卻不在趙國,此不為他人知也。
    至少現在無人看出,待有識之士能看出來目的所在恐怕也已晚了。
    “也許正是因此,”賈詡心有所得後更加自信,論斷道:“孫策定是得到了軍情說我軍大勝,但他又有密報得知曹軍死傷遠超袁軍,以為實乃是大敗。”
    “故此孫策定是認為,北方受阻之後,丞相會讓君侯領兵去攻。”
    畢竟以前都是這樣,說是丞相有意為之也好,時局所逼也罷,反正曹老板的確很喜歡用許澤去給敵人致命一擊。
    別的將軍能勝,但是達不到許澤這樣的效果。
    “君侯最近正可忙碌於軍、政二務,給人一種安排妥當準備北上調兵的假象,如此孫策便會覺得格局將會大變,畢竟兩年任期的確也過大半。”
    賈詡輕撫胡須,想到了什麽,自顧自的樂了下:“以他胸有傲氣的性子,肯定會認為局勢在握坐觀君侯緊鑼密鼓的安排,任由江東各家族與君侯接洽商稅之事,待秋後算賬,再予威壓。”
    “那時君侯又不走了,江東各家又談得差不多,先行將江東的稅親自一收,便可盡揚州牧府威德,孫伯符自然又要來求君侯啊。”
    許澤輕笑了一聲,道:“老賈啊,還是你髒啊!你把我和伯言都教壞了。”
    陸議點頭如搗蒜:“對呢!在下挨揍都是賈老害的,疼得我……嘶……”
    說著他啜泣了一聲,立刻就眼霧充盈,委屈得不行,嘴癟得都能掛水壺了。
    賈詡嘴角一抽,左看右看,頭皮發麻。
    太像了,這你都學去了三分。
    ……
    丹陽。
    “伯符不如直接答應,讓子泓來收取商稅吧,”周瑜在衙署輕聲勸道。
    孫策聞言詫異轉頭,盯著周瑜看了好久。
    你剛才叫他什麽?!
    子泓!?
    你們什麽時候關係這麽好的?
    以前還是“許揚州”!!!
    現在居然稱子泓!
    “為何交給他?”孫策冷哼道。
    周瑜啞然失笑:“伯符,若是強占稅收不予州牧府督,則日後商賈得知必定人心動蕩,這江南、江東水道乃是子泓力主承建,為了這事幾次不遠千裏往返許都、揚州之間。”
    “如今初見盛景,伯符若要占此州牧大權,很可能會遭致名聲毀盡的下場啊。”
    “吾豈會懼他人之言?”孫策神情倨傲,坐正輕笑:“公瑾近日忙碌遣軍護道之事,或許還不知道,許子泓隻怕是不可久留於江南。”
    “他當初來揚州,不過任兩年期,你以為是為了什麽?”孫策雙眸明亮,冷哼一聲:“定然是曹丞相授意,要在許都掌控局麵,故意支離許子泓,誰知他到了揚州卻依然很有政績。”
    “如今北方進軍受挫,又要許子泓回去救火。”
    “哦?伯符如何得知?說來聽聽,”公瑾眉頭一挑,登時來了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