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隨口一個小故事,就是波瀾

字數:4264   加入書籤

A+A-


    待禦史、史官錄事記得差不多了,三人往回走去,離得近後身旁也無甚外人,敘話起來也就自在多了。
    曹操和許澤這些年交談一直都是務實不務虛,除了正式場合需要一些禮節之詞,其餘時候都很隨意。
    “在揚州能撈多少?”
    曹操直接起手就是這麽一句,把許澤都問懵了。
    “嶽父這話何意?小婿是真的在為民請命,以富足揚州為主,所得稅收盡數上繳。”
    “不信,”曹操直接搖頭:“至少有三成在你手裏,會變成各種名目的減免條例,揚州今年隻有半年通商貿,先前送來的文書裏說稅收三億五,你至少有一億。”
    “呃,沒有沒有,絕對沒有!”
    沒那麽多倒是。
    許澤心裏發虛的嘀咕道。
    曹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以開支軍備為由,將這些錢花出去,賬目做得好看些,可送有司備不時之需,這樣以後沒人能說你。”
    如今萬事皆待興,亂世剛得平穩,其實很難有人能挑許澤的理,有什麽錢財都推給軍費開支是最好的。
    “好,多謝嶽父教我。”
    教我當奸臣是吧?好你個曹阿瞞!
    許澤在心裏偷偷嗶嗶。
    “此次回來,盛傳丞相要進公位,可有此意?”
    “沒有,”曹操幹脆的背起了手,“不需要這種虛名。”
    至少現在不需要,冀州四郡就是實際掌控在他手中,何必去畫蛇添足的進一個公位呢?如此露出了些許野心崢嶸,還容易讓很多在外的諸侯死灰複燃。
    “近日,許都之內多了各方勢力、家族脈絡,因此漢派的人勢力有燒起來的苗頭,”曹操這話說得輕描淡寫,實際上卻也說得無奈。
    許澤了解曹操,在這些無法避免的事情麵前,他通常不會沮喪,也不會焦急,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不會去精神內耗。
    而是很平靜的思量對策,布局權衡。
    這些平日裏細節處的優點,偶爾也會讓許澤學到東西。
    內耗的人,就容易多謀無斷,想得很多,但是做決定卻會很少,到了老年還會變得杞人憂天,西涼被外族劫掠了,可能身在青州都會害怕家裏糧食不安全。
    “所以這些流言不實。”
    許澤稍微有些奇怪,若是如此,怎會放任流言四起呢?校事府可是專門幹這個的。
    曹操咧嘴一笑:“我安排的,既然有人怕我往前走一步,那就剛好用這個,讓那些不臣之人調出來,這水不就清澈了嗎?”
    許澤點頭道:“這個辦法好,丞相真是當世少有的大才。”
    “哼哼,去揚州學來了油嘴滑舌、附庸風雅了。”
    “是真好,並非是刻意奉迎,”許澤的表情認真了起來,旁邊跟隨而來的曹純、夏侯恩都笑了,打趣道:“子泓,真是越發的油滑了。”
    “怪不得陛下、丞相如此寵信。”
    劉備同行在列,也是搖頭輕笑,這辦法其實不算太精妙,曆來掌權之人都是如此,劉備之前思量自己若是在丞相位上,也會這般做法。
    許澤還是神情認真,腦中靈光閃爍,笑道:“真的,我給諸位說個故事。”
    “小時候村裏有放羊者,多讓孩童在遠處觀望,以防狼群,有一日一童覺得無趣,便忽而朝著放牧處大喊‘狼來了’,於是家中大人立刻趕羊入圈,忙得不可開交,此子覺得有意思,過幾日又複如此。”
    “幾次之後,他再呼喊時,自然沒有大人會在意了,都各自忙碌不管羊群,然後狼真的來了,將群羊撕咬拖走,隻留下一片狼藉。”
    “哈哈哈!”
    “這故事有意思!”
    眾人笑著品味,但是曹操卻逐漸麵色平靜了下來,審視一般的看著許澤。
    因為他真是這麽布局的。
    別人聽來,或許隻是一個小故事,可曹操聽來卻覺得很可怕。
    子泓想說什麽?他的態度是如何?竟將道理藏在這等故事之中,以此來點醒我?
    在場的雖然都是自己人,可曹操被道出了心中所想,卻覺得有些緊張。
    畢竟這話不是別人說的,是許子泓。
    可以說如今整個朝堂,曹操最在意的人就是許澤了,他在意許子泓有何看法,而且玄德還在這呢。
    曹操不會進公位,劉備是放心且堅定的站在一起的,可若是這等意圖說出來,何嚐不是一種提醒呢?他若是明白了過來,該會如何?
    ……
    “哈哈哈!!”
    “好故事,好故事!!”
    劉備回了宗正府,將今日許澤所說的故事說給了簡雍聽,簡雍素來幽默,很喜歡這些蘊含道理的故事,同時他自己也喜歡這麽說話。
    一聽來立刻就來了興致,且捧腹大笑根本停不下來,但很快他就似乎明白了什麽,當即坐起來,神態凝重的道:“但是,這故事似乎拆穿了某些想法。”
    “此時說出來,耐人尋味啊……”
    簡雍撓著下巴的胡須,好像很是費解,喃喃著:“為何會如此呢?”
    劉備奇怪道:“你直說到底何事,能讓你這般在意。”
    簡雍道:“狼來了,但那些大人卻不再信,若日後丞相再多造勢幾次,但最後有一次是真的,不就成了嗎?”
    “反複如此,未必沒有這種心思。”
    “若真如此……”劉備心情也複雜了起來,他本不想去思考這些事,可是大漢多少年都逃不出外戚幹政、宦官當朝這些事。
    自光武起世家便逐步勢不可擋,可是也沒辦法,劉備的確知道那段過往。
    若是在自己身上,也是同樣的選擇。
    就等於,你被家裏趕出去,隻有一個護衛跟隨,渡河到了北邊連飯都吃不飽,這時候有一堆人來說擁戴你,資助你成大事,條件就是必須要共分天下。
    願不願意呢?當然願意!而且還必須要幹成!成了之後再努力的削弱。
    譬如飲毒之後,窮其一生來解毒,光武亦是在不斷的想改變,隻是毒性太大沒辦法而已。
    “若是真如此,當年和世家共分天下可得大漢複興,日後和功臣共分天下亦可得三興,又未嚐不可。”
    “天命在劉不就好了嗎?”劉備勸自己道。
    ……
    幾日後,許澤覲見了劉協,匯稟了揚州收成,亦讓人敬佩感慨,因為光是商稅就比得過青徐兩州,這還隻是第一年。
    從揚州向各處通商,興旺民資,說不定幾年就能回到鼎盛時期,那時的大漢每年約有比百億錢收成,真正的國富民安。
    公事幾乎辦完,一日下朝之後曹操請了許澤、劉備請去丞相府的東春台,煮酒觀景。
    許澤聞到一絲布局的味道。
    “怎麽會拉上我們?”
    典韋倒是心大:“你管它這那的,隻管去吃喝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