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我所過之處,便是與圖

字數:4595   加入書籤

A+A-


    “有時候,你說得又還有道理,”許澤和典韋並排往東春台走,沿途看到很多書吏、庖廚、下人往台上走。
    許澤接著和典韋閑聊起來:“最近,有一些不實的傳言,讓我很難辦。”
    “何時?想殺誰?”
    “有些傳言說,我反對進公之事,有人建議讓世家子弟來結交我?這是怎麽傳出來的?”
    “這俺就不知道了……”典韋泄了一口氣,事關到那些世家子弟就不同了,他是殺不完的。
    “讓樓閣的人去查一下,這些消息是怎麽傳出來的,我如何就反對進公了?”
    許澤聽到的時候真是一頭霧水,他感覺自己回來後從未表態過,怎麽會傳出這種話。
    而且,其實許澤是支持進公的,畢竟有一人進位,那麽就會有第二個。
    所謂悖逆、白馬盟約什麽的,都是人說出來的,若是怕人進王公,很簡單,我也進不就好了!
    許澤的功績累積下去,不進公位很難收場,曹老板開先河,他根本不怕,不行要個什麽齊公不也挺好,在齊魯之地自治。
    【氣運:100(小有鴻運)】
    揚州航運、袁紹大敗之後,氣運自然而然大漲。
    許澤看了一眼,當即揮去念頭,同時也再次猜測,自己的氣運其實可能和大漢國運高度掛鉤。
    所以若說他不願大漢再次分崩離析,也是對的,能三興大漢未嚐不是好事,日後陛下為劉氏,以正統之命;實則下有台閣、各部將軍為主。
    俄傾,登台而上,劉備早已到了坐在左首位,曹操留有右邊讓許澤入席。
    這是早晨的席,估計交談到中午而已,曹操招呼完許澤後繼續和劉備道:“玄德到許都多年,你我同朝為官,配合默契,今日方才得時機這般靜下來交談。”
    “也是冬日年關,多事已定,今日才在大議之後,煮酒於此。”
    劉備謙和的躬身:“備早就想邀丞相了,昔年救命之恩,仍曆曆在目。”
    “不提了,你次次都提,本相早已忘記,不必老是將報恩的事掛在嘴邊。”
    曹操看向了許澤,笑道:“你看這小子,我將女兒都嫁與了他,至今也未曾扭捏過。”
    而且還站起來蹬,水乳交融的那種。
    許澤想起自家妻子,長成了之後亦是逐步頗具風情,到了妙婦的年歲,默契到……一個眼神便可了解彼此喜好。
    的確是妙不可言。
    時隔多年,許澤才逐漸明白丞相或許是對的。
    “戎馬多年,難得如今大漢安定,回望十年前,吾還在鄉間避難,不知如何立身。”
    “亂世之中人如浮萍,朝綱不複,各地混戰,路邊皆是凍死骨。”
    ……
    “時至今日,若無我曹操,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也。”
    劉備點頭附和,神色真誠,這番話他是真的認,因為從闕宣開始,到袁術、袁紹,不臣之人或者說有異心的人都是曹丞相擊敗的。
    在這些狼子野心的雄主之中護著大漢殺出重圍,有得火種為明,才有今日許都的萬家燈火。
    想到這,劉備也是輕笑,沉聲歎道:“若以此為論,丞相當得起舉世無雙的功績,堪稱力挽狂瀾的英雄。”
    “英雄。”
    曹操咀嚼著這個詞。
    笑著道:“玄德覺得當世還有幾人可稱之為英雄?”
    劉備道:“丞相算,子泓農賢出身,救百萬大漢子民,當然也算。”
    “除此之外,無英雄也!備懷英雄之心,卻無英雄之行,所做不過是份內之事,如今為宗伯亦是如此,恪守己任,不敢僭越。”
    曹操:“……”
    許澤:“……”
    聽完這話許澤也愣了,原來的青梅煮酒是這麽說的嗎?現在這個劉皇叔也太坦誠剛直了,這話說來合理又謙和,還順帶說了自己有心,卻無實績。
    真是不卑不亢的一番話,又有宗伯品評的氣度。
    “哼,”曹操瞥了許澤一眼,眼中略有得意,道:“這小子年紀輕輕,已能與你我並論英雄了,不過,玄德所言倒也不差。”
    “往北數,公孫伯圭敗於袁紹之手,而袁紹敗於我手。”
    “往南數,劉景升有守衛荊襄之功,稱得起勞苦功高,算不得英雄,而孫伯符……倒是傳出些英豪之名,卻過不了子泓這關。”
    南北都有把關人,其他人怎麽當英雄?
    劉備喝了一口酒,直截了當的問道:“丞相,不,今日叫一聲孟德兄。是否……孟德兄真有進王公的意思?”
    曹操眼神毫無動容,神態自若,連動作都沒有半點遲滯,搖頭道:“沒有。”
    “但是吾亦想問,若有,玄德會怎麽想?”
    劉備眼皮一沉,刹那間大笑拍腿:“備宗伯而已,自是聽陛下之意。”
    “若陛下非要予此殊榮,難道備還敢逆之不成?”
    “子泓呢?”
    曹操不動聲色的轉過頭來,這一瞬間真是鷹視狼顧,仿佛被巨大的凶猛野獸盯上一般,可是偏偏曹操的表情還是很和善,一如往常。
    恐怕是這個問題,其中含著些許凶險,隻是現在的許澤早就不是當初,正如曹操看許澤的時候,亦是在看一條水底潛龍一般。
    “好事情。”
    許澤由衷的說道,左右看了看兩人,笑得很坦然。
    一瞬間,空氣輕鬆了太多,曹、劉都覺得鬆了口氣,他們各自心中都有複雜的顧慮,倒是不如許澤這般坦蕩。
    而彼此宿衛在側的親衛也是驀然發現,到得今日,許子泓竟已有了影響朝局的氣度。
    許澤道:“在下常在思考,昔年秦掃七國而一統,車同軌、字同文,以我聖朝為本。”
    “自高祖斬白蛇之後,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學之籍,定文為本。”
    “及至東漢立以世家共治、興民為本,每一代皆有自己的崇高理想。”
    “若漢得複興,應也要有這樣的崇高理想,當以百姓為本,立足於民生。”
    “這樣方可將曆戰複土的功績,轉為世間的功德,有功德者,上天酬之,以牧子民,那時為公為王,就是民心之所向了。”
    “簡而言之,北至柳城白狼,收遼東回大漢,潰烏桓於外;西達長史府,複興絲綢之路,封狼居胥;南治交州為繁盛之地,往來朝貢,達夷州、對馬島;東取高句麗。”
    “再外亦有安息、北匈奴、羅馬;在中原則有治國興邦、定一國綱常之能,這些功績能取其一,如何不可進公?前人可能達到?”
    “若取開拓之地為封,又如何不可?白馬之盟也隻是盟約了當時的天下吧?”
    許澤左看右看,曹操和劉備都在愣神。
    曹操不知在想什麽,但是劉備卻立起身來,神采奕奕:“子泓的意思是,大漢尚還有四征之地?”
    “自古亂世平定,國力大衰,外寇無有不欺者,邊民幸則有所存,不幸則覆;國有能者則征,無能者則遷。”
    許澤抬起酒碗,道:“我有能。”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說得好。”
    劉備此時雙眸亦顯神采。
    曹操微笑而視,整個人沉靜了許多:“可有與圖?”
    “有的,有的。”
    許澤點頭而笑,我走過的地方,就是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