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堪憂,這也有賬!
字數:4196 加入書籤
“鬻賣學額,鬻賣學額啊……”
賈詡看著這些賬目,神情亦是略有激動,“這些人真有意思,如此也賺得太多了。”
“如何拿到的?”
“裴徽家中密室,”文峙言簡意賅,不多問、不多答。
他帶校事潛入衛覬家中,未能尋得什麽,隻得到了一本殘缺的賬目,記錄了購置的田產、入庫的金銀。
看似很多,可是家中若有營生,在亂世初定的年代攬財,好似也不算奇怪。
但後來去了裴徽家中,卻找到了密室,在密室內拿到一本出田典簿,以及一本鬻學簿。
出田簿上對應的田產,竟和衛覬家中的能對上,那四名校事之中的首領郭謙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又複返回,然後仔細搜尋,也得到了一本鬻學簿。
這鬻學簿很有意思,將學子分為了“入室”、“及門”、“門外”三等,上等需納千金或者百畝良田,及門則是百匹絹或者等量的絲綢,而門外則無需有償,隻需在學成後為師長效力三年。
也就是做家族的門客、賬房之類,三年後方可遊學。
相應的,什麽等次的弟子,能夠得到同等次的回報。
譬如入室的弟子,樂詳和一眾老師會悉心教導,講學完善,一同商討,可解惑答疑,而裴徽則會善用自己清談之能,在一次次宴會上將入室弟子的名聲和評價傳揚出去。
衛覬,則能帶人入台閣為書吏。
去台閣,那當然起步就要高於很多弟子,往來走送,接觸的都是荀彧、鍾繇這樣的人物,更方便為人熟知。
日後就更有可能舉孝廉而打下任郡守的基礎。
及門的那種弟子,就不能答疑,上學也隻能聽講堂上的,更深入的學識則不能學,資源也少去許多。
至於門外弟子,那就要旁聽了,連座次都要靠得很後。
“中原的這些士族,門道是多,”賈詡無意識的撓著下巴胡須,反複比對這些賬目,還有這兩本圈好了姓名,暗中排好等次的鬻學簿,然後慢慢的譏笑起來。
鬻學簿名字還起得不錯,
“倉促之下隻有這些,君侯若需更多人證、物證,還需再細查。”
文峙有些慚愧,潛入家中搜尋許久,未能找到貪墨、通敵、殺人、瀆職這種罪的書信,隻找到了這點自家學府內,收受學費的事情。
這種事在文峙看來,很正常……因為幾百年來好像都是這麽幹的。
所以在他看來幫不了許澤什麽。
但是賈詡卻很有興趣,抬手道:“不必了,有這些就足夠抓捕了,先將他們下獄,隨後揭露其行,而後再去搜查人證物證。”
這些暗中的規矩不算什麽,可是從往來書信裏,卻已能看出人情端倪,
賈詡自顧自的說完,眉頭微微一皺,喃喃道:“這一捅,可就要捅破天了。”
君侯的運氣是當真不錯,想要什麽結果,就能來什麽結果。
其實賈詡也覺得哭笑不得,絕了,這三個老頭為了互相鉗製,竟然這種事還相互留了賬簿書信……
……
院內,許澤等人還在僵持。
裴徽、衛覬已經被架著下不來台了,可是卻還板著臉保持儀度,心裏還存著僥幸,許澤不會真的動手。
這時賈詡拿著一遝公文賬簿過來,到許澤耳邊耳語:“足夠下獄了。”
“好啊,”許澤聞言衝衛覬冷笑,接過賬簿和名冊,還有零星幾封書信扔在了地上,“這是你們家中的密信,私賬,我看這北臨學府也是烏煙瘴氣!”
“現在你可以撞了!”
許澤雙目一瞪,拉著裴徽的衣領就要往前,裴徽還想奮力抵抗,可是氣力不及許澤半分,被拉得踉蹌而行抬不起頭來,他看不見前方道路,所以也不知何時會撞上,是以慌亂得不行。
眼看前衝的速度越來越快,他心下慌亂不已,直接匍匐在地被拖拽了一段距離,而後趴著不動,手臂火辣辣的疼。
起身一看,內側的皮膚已經全部擦傷至白肉。
“鬻學額是吧?陛下三令五申,絕不允許賣官鬻爵,諸位還敢做這等賬目頂風作案,這攤子真是爛到家了,”許澤平視前方,深歎了一口氣,失望至極!
“君侯,你聽我解釋……”裴徽艱難地抬頭。
“已經不需要聽你狡辯了,”許澤冷笑道:“三位先入獄,許某這就進宮啟奏北臨案,查賣官鬻爵之事。”
“滿府君,本少卿以大理寺令,調疑犯石苞出獄,隨大理寺查案,可戴罪立功。”
滿寵眉頭一皺,合著在這等我呢?
他微微轉頭看了一眼曹操,後者點頭默認,於是道:“不光是要戴罪立功,且鬻學之事要足夠震撼,在下才會撤去石苞的罪責。”
言下也是有深意的,所以滿寵說話的時候也使了個眼神,要弄你就往死裏弄,千萬別搞個模棱兩可。
許澤下巴微揚,成竹在胸,絲毫沒有遲疑,“那是自然。”
“丞相!為我等做主啊!”
“丞相,絕不可放任許子泓如此結黨營私!他是為了自己的學派地位,打壓其他儒學!”
“此人心思歹毒,今日北臨遭此難,日後天下學府盡皆不能幸免,丞相若是助紂為虐,則許子泓一旦得勢,朝堂將再遭禍端!”
“他已經有幾十萬大軍在南方了,丞相豈能不防,為主君者須得製衡!”
衛覬眼看要遭大罪,慌不迭的匍匐在地,大聲呼喊,情急之下為曹操言明形勢,若是能讓曹操動心即可得救!
不過從始至終曹操就沒有回應他,隻站在了陰影處,別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今夜這出戲還挺不錯。”
劉備在側位偷看了曹操一眼,還是忍不住問道:“丞相難道,就隻是看戲來的?”
曹操情緒一鬆,回頭來大笑:“子泓這個混賬,隻需要辦案救人,本相要考慮的可就多了。”
“這倒是。”
曹操果然也有計劃,翁婿二人各取所需,順勢可以掃除北臨學府的聲望。
這可是在打壓舊儒和冀州官吏。
……
大理寺,庫閣。
鍾繇正在徹夜研習律法修訂,看許多入庫的卷宗案件,忙得甚至無暇回府。
忽然宿衛走了進來,急匆匆的走到麵前躬身:“寺卿,有公文來調集了一百名差役,且從庫房支五百金出去用於辦差。”
鍾繇:“?”
“多少?!”
“誰下的命令,本寺卿為何不知?!”
這麽多錢拿去征兵嗎是,辦什麽差要這麽多錢!
“許少卿。”
“哦,那就不奇怪了,”鍾繇瞬間冷靜了下來,而後滿臉皆是無奈,無奈到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