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帝皇
字數:10022 加入書籤
攻打一個小小的翠湖島,竟要帝王禦駕親征,這要是傳出去,不僅會淪為對手的笑柄,更會遭天下百姓恥笑。
不僅如此,易容後的帝王還充當了一回刺探情報的密探。
曆經九死一生,他才剛剛逃回來。
也虧得他身手敏捷、反應迅速。
否則,一旦落入敵手,想要脫身談何容易,而此刻,他的腦子說不定已經被人當作盤中美食了。
翠湖島,實在是個危險恐怖之地,但他卻覺得這次冒險意義非凡。
他可不傻,實則精明過人!
從一介草民登上皇位的傳奇曆程,足以證明他不僅是個善於思索之人,更是個勇於將想法付諸實踐的行動派。
剛打下江山之時,他以君臨天下的帝王視角,深入剖析前朝覆滅的緣由。
前朝的帝王與大臣們,沉迷於酒色,肆意殺戮。他們曾在某個省份大開殺戒,致使當地人口銳減!
最為荒誕的是,前朝末代皇帝喜好群歡,是個聲名狼藉的好色之徒。
他被帝王的軍隊逼至邊疆,那“末代”的帝號還是帝王親自賜予的。
前朝末年,政權搖搖欲墜。
然而,末代皇帝在宮中依舊縱情聲色,對維係政權的穩固全然不上心。
醉生夢死、得過且過的他,找來西域僧人,學習房中術“演揲兒”法,經過一番研習與實踐,其床笫功夫果然精進不少。
後來,他的妹夫又給他引薦了精通“雙修法”的僧人。為此,他召集良家女子入宮供自己“實操演練”,每日在宮中尋歡作樂。
最讓他興致盎然的,當屬與群臣肆意玩樂。
這,乃是末代皇帝這位“天才”發明的男女間最為新奇的玩法,也是留給後人“別具一格”的“遺產”。
這種玩法,即便在現代社會,仍有部分所謂的“精英人士”趨之若鶩!
不過,這種玩法觀念過於開放,隻有思想極為前衛之人方能接受。
末代皇帝發明的超級刺激玩法是:男女共處一室,君臣毫無避諱。皇帝帶著妃嬪和皇後,大臣們帶著妻妾,眾人如同孩童般赤身裸體在同一房間嬉鬧。既不論姓氏門第,也不講尊卑長幼,“一同狂歡”,堪稱名副其實的“君臣同樂”,成為當時獨特的狂歡派對。
上行下效。
前朝皇帝能坐擁如此廣袤疆土,思想之開放可見一斑!
有這般昏庸的皇帝,手下自然不乏奸佞之臣。就連當時後宮的諸多女性也行為不檢,不少嬪妃與僧人暗中苟且。
以至於後來,竟出現了一個荒唐至極、史上聞所未聞的“規矩”:但凡境內女子到了婚嫁年齡,無論美醜、高矮,都要先讓僧人“享用”一番。
等僧人玩膩了,才準許回家完婚。
有這樣的皇帝治理國家,前朝豈有不亡之理!
所以,帝王輕而易舉地就推翻了前朝統治。
前朝統治者荒淫無道、心狠手辣、殘暴無德,百姓心中積怨已久。如此一來,偌大的前朝迅速走向覆滅。
起初,帝王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然而,當他真正登上皇位,君臨天下後,才發覺先前得出的前朝滅亡結論,不過是表麵現象,並未觸及問題的核心。
飲酒作樂、沉迷女色、肆意殺戮,根本不足以成為一個王朝覆滅的主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如水,但若將舟打造得足夠堅固龐大,並且不給水興風作浪的機會,那麽舟便永遠不會傾覆。
所以,隻要把控好水與舟的平衡,百姓的反抗之聲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他逐漸領悟到,江山麵臨的最大威脅並非百姓,而是那些權勢滔天的權貴。他們是國家和軍隊的核心領導者,是精英中的精英、勇士中的豪傑!
正是他們出生入死、南征北戰,才為帝王打下了這片天下。這就如同合夥創業,帝王賺得盆滿缽滿,自然也該給手下人分一杯羹。
他們在打天下的“生意”中,獲取的“利潤”便是統治天下的權力。
因此,帝王能分給他們的“利潤”同樣是權力。
普通公司按股東股份比例分紅。
而王朝分封權力,則講究論功行賞。
帝王依據功勞大小進行封賞,封六人為公爵——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茂常遇春之子,常遇春離世較早)、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
二十八位大將軍被封為侯爵:湯和、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華雲、顧時、耿炳文、陳德、王誌、鄭遇春、費聚、吳良、吳楨、趙庸、廖永忠、俞通源、華高、楊璟、康茂才、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韓政、黃彬、曹良臣、梅思祖、陸聚、郭子興已去世)等。在公侯伯子男五級爵位中,公和侯是最高的兩級,地位尊崇無比。
帝王對待他們可謂恩重如山,相當對得起這些功臣!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極為“夠意思”!
賜予高官厚祿,劃撥大量土地,還平均為每人配備一千佃農以供其役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帝王納功臣之妹為妃。
皇子娶功臣之女為妻。
帝王還將眾多公主下嫁給功臣之子。
這還不算,更為優厚的還在後頭!
為了安撫這些戰功赫赫的軍事貴族,讓他們死心塌地、忠心耿耿地為王朝的千秋萬代基業效力。
帝王不僅賦予他們極高的社會特權,還賜下一件神物——鐵券。
即便到了現代社會,鐵券依舊是眾人夢寐以求之物!
但這東西隻存在於封建社會!否則,富豪們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弄上一塊把玩。
因為,鐵券的功能堪稱強大。
持有鐵券之人,在社會上行事可免受法律約束。這其中,甚至包括殺人行為。
在法律層麵,擁有鐵券之人仿若擁有九條命,即便犯了死罪也能免死。本人或子孫犯罪,可多次免死。
如此一來,這些軍事權貴們終於心滿意足了!這是僅次於帝王的無上權力,從古至今極為罕見!
他們為此徹夜歡慶,仿佛連暢飲百日美酒,都難以平複內心源源不斷湧起的亢奮之情。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為此欣喜。
有一人深知帝王凶殘本性,他也是最令帝王頭疼之人,同時還是鐵券的設計者。
隻因他功勞太大,大到帝王都覺得難以封賞。
好在他識趣,早已洞悉帝王內心想法。
所以,眾人皆嫌官職不夠高,唯獨他嫌官太大,甚至連一官半職都不願接受。
這正合帝王心意。帝王覺得他實在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於是封他為誠意伯!
帝王已然領會他的意圖。
在所有功臣中,帝王對他最為放心。
正因如此,他在眾多功臣中得以善終,存活時間最長。
鐵券確實神奇!
但鐵券同時也是一個,誘捕獵物的恐怖死亡陷阱!
設計鐵券之人深知,鐵券既能讓人屢次逃脫死罪,也會讓人變得肆無忌憚!
鐵券實則是引誘功臣加速犯錯、加速自我毀滅的催命鐵牌!
欲擒故縱,設計鐵券之人深諳此道!
他本不想設計這般惡毒之物。
可他根本沒有拒絕的餘地,因為帝王竟然向他下跪了。
帝王知曉他有此能力與實力。
清楚他能夠不動聲色地除掉這些王朝最大的隱患——而江山恰恰是這些人打下來的,所以他們更有能力將其毀掉!
功臣們權勢過於強大,令帝王心生畏懼。
帝王日思夜想,擔憂部下謀反,江山易主,子孫後代淪為他人階下囚。
帝王自然不會將這些想法直白道出。狡猾的帝王對他說,這些人必須徹底鏟除。
否則,四海升平的天下隨時可能再度陷入戰火。最受苦遭殃的,無疑是那些剛剛經曆戰火、尚未撫平創傷的窮苦百姓。
帝王明白,這樣的話最能打動他。
在體恤百姓這一點上,他與帝王的利益高度契合!
不同之處在於,帝王將皇權置於首位,百姓次之。
而他則把百姓放在第一位,皇權放在第二位。
帝王一跪,他便明白自己性命不保了。
帝王怎能向大臣下跪?!
帝王暗中許諾封他為靖王!
他愈發驚恐,深知子孫後代也將性命堪憂。
曆史上,異姓封王幾乎沒有善終的,大多都慘遭滅門之禍!
他跪求帝王收回成命,可金口玉言的帝王,說出的話又怎能輕易收回呢?
帝王還是個言出必行之人。更關鍵的是,此時帝王急切盼望他能心甘情願地被自己利用。
如此高的爵位,他若不接受,便意味著不願被帝王驅使!
帝王賜予的東西,即便心裏不想要,也不得不接受!
他被迫成為靖王。
不過,為了護子孫後代周全,免遭災禍。他懇請帝王,不要將這個名號載入史冊,不要讓任何人知曉,甚至自己死後也不要對外宣揚這個名號!
那一刻,在帝王眼中,他宛如聖人!
這位深明大義的聖人,為了天下不再陷入戰亂,為了百姓能過上安穩日子。最終含淚答應幫帝王除掉這些昔日的鐵哥們兒!
於是,十幾塊精心設計的鐵券,在熊熊烈火中誕生了!
帝王被他的才智所折服!當即把最美麗、最疼愛的女兒璃月公主許配給他為妻。
這也算是為他量身定製的一塊“活人免死金牌”。
璃月公主,是帝王與最敬重的皇後所生。
出身尊貴!
最重要的是,帝王隻對一個人言聽計從,那個人便是他最敬重的皇後。
娶了璃月公主,他就成了最有權勢的駙馬爺!
隻要皇後在世,身為女婿的他便無性命之憂。
因為,丈母娘疼女婿,這是再淺顯不過的道理。
皇後這位丈母娘也不例外!
越是簡單的道理,往往越蘊含著深刻的內涵!
果然。
仗著有鐵券護身,不少人迅速墮落腐化。殺人傷人、恃強淩弱、霸占土地、偷稅漏稅、欺淩婦女、吃喝嫖賭、貪汙受賄,甚至私造刀槍、私穿龍袍的都大有人在。隻是他們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道理:天上不會掉餡餅,帝王不會無緣無故賜予他們鐵券!伴君如伴虎,功高易震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讓帝王感到不安之人,最終都會在更大的惶恐中莫名死去!
彼時的葉修和楚皇。
帝王與靖王,君臣之間何等融洽!
帝王甚至在私下裏與他稱兄道弟。
重要的結論已在二人心中達成:前朝武力冠絕天下,文治卻一塌糊塗。之所以瞬間敗亡,是因為帝王手中缺乏權力,權力都被地方勢力掌控。
帝王沒有實權,就會致使地方勢力膨脹,政令難以推行,文治失效,從而引發國家大亂。
雄才大略的帝王,與足智多謀的靖王,決定反其道而行之,將地方權力全部收歸中央。
帝王最大的優勢在於,能將靖王的絕妙想法迅速轉化為果敢的行動。
令出必行,行必有果。
他們這兩位政治強人,迅速完成地方政治體製改革,緊接著又推進中央政治體製改革,將地方和中央大權牢牢攥在手中,以防權力旁落。
帝王的心狠手辣,在曆史上就連秦始皇也要甘拜下風。
心狠手辣,能讓諸多複雜之事變得簡單。
心狠手辣,可提高辦事效率。
帝王在法律上推行嚴刑峻法,以嚴苛手段治理國家,手腕穩、準、狠,與秦始皇的嚴刑酷法不相上下,旨在震懾官員和百姓,使其不敢輕易犯罪。
在帝王看來,但凡對國家長治久安構成嚴重威脅之人,都要被毫不留情地清除。
尤其是對其子孫皇位構成威脅之人,必須斬草除根。
殺光,是最為簡單直接的辦法!
人都沒了,還談何叛亂?
為了確保自己及嗣君能永遠掌控軍隊,坐穩皇位。
他摸索出一種簡單實用的清洗模式。
謀反和連坐。
隻要想殺人,總會有人站出來揭發其謀反。因為沒有什麽罪名比這兩條更具殺傷力、更便捷,而且一查一個準。
誰敢讓他不痛快,他就讓誰更不痛快!
紅線已然劃定,鐵券的神奇效力便變得模糊不清了。
鐵券由他頒發,鐵券的最終解釋權也歸他所有。
誰敢逾越他心中的紅線半步,無疑是自尋死路,鐵券自然也就失去了效用。
他一殺就是滿門。
殺人手段,極其殘忍。
這樣的殺戮一波接著一波。
帝王先後肅清胡黨、處理空印案、郭桓案,嚴懲禍害百姓的官吏,幾場大案下來,誅殺官吏近十萬人。
他試圖用他人的鮮血,驅散自己心頭的恐懼陰霾。
他依靠功臣奪得天下,天下平定後,卻將這些功臣屠戮殆盡,其殘忍程度千古罕見。
“生性多疑、嗜殺成性”是他的天性。
他也著實“厲害”得過頭了。
當然,這一切並非他一人所為,還有一位奇人在旁為他出謀劃策。
在做這些事時,他與帝王的心境截然不同。
帝王行事時,滿懷興奮暢快之感。
靖王出謀劃策時,除了念及天下百姓能稍感寬慰,其餘全是對昔日兄弟們的愧疚與不安。
最終,所有該殺之人都已被殺。
帝王殺戮成癮,決定斬草除根,殺掉最後一人。
帝王尚未動手,此人自己已然察覺!
此人便是被帝王暗中封為靖王的葉修。
帝王看得出他忠心耿耿,也明白他毫無野心。
但他卻是個極具威脅之人。因為,他的能力太過強大。
他自身雖無野心,卻能助力任何人實現野心。
這實在是一股恐怖的力量,恐怖到讓帝王寢食難安。
人,皆有弱點。
葉修,自然也不例外。
帝王擔憂,他的弱點會被他人利用。
繼而站到敵人陣營,與自己為敵。
或許這種事,難以言明。
但在特定條件下,極有可能成為現實。
葉修身上存在的這種潛在威脅,讓兼具完美型與力量型性格的帝王,多次在夢中被驚醒。
所有威脅均已消除,可最大的威脅卻仍在身邊。
最終,帝王決定徹底消除這一隱患。
帝王尚未動手,葉修自己已猜到結局。
他趕忙告老還鄉,卻為時已晚。
天下皆是帝王的,他又能逃到何處?
他深知自己唯有等死的命運。
然而,神機妙算的他,卻未曾料到帝王會在他死後砍掉他的頭顱。
更沒想到,帝王還會賞賜他一顆世上獨一無二的黃金頭顱!
喜歡摸金乙元請大家收藏:()摸金乙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