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鄉村文化振興計劃

字數:4789   加入書籤

A+A-


    但好事多磨。就在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之際,一個意外的問題出現了:
    有人反映村裏的自來水水質變差了!
    “這可不是小事!”
    周國宏立即重視起來。
    立即組織人手檢查水源和管網。
    果然發現了問題:因為最近村裏發展快,用水量大增,原來的供水係統已經不堪重負。
    “必須盡快升級供水係統!”
    周國宏說。
    但這需要大量資金。
    正發愁時,縣裏突然來了個好消息:要在全縣推廣“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有專項資金支持!
    立即著手準備申請材料。很快,村裏的供水升級改造項目就獲批了。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改造期間,村民的飲水怎麽保證?
    “可以分片區進行。”
    周國宏說,“這樣不會影響太多人。同時,也可以用水車臨時供水。”
    很快,供水改造工程就啟動了。
    工人們夜以繼日地工作,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改造。
    正在這時,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傳來:縣裏準備在全縣推廣電氣化!每個村都要實現照明電氣化、生活電氣化和生產電氣化!
    “這是好事啊!”
    大家都很興奮。
    但周國宏知道:電氣化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立即召集村幹部開會,商量電氣化的事。
    有人說先解決照明問題,保證每家每戶都有電燈。
    有人說要推廣電器使用,提高生活質量。
    還有人建議發展電力灌溉。
    “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咱們可以分步實施,循序漸進。”
    立即著手準備方案。很快,一個“農村電氣化三步走”計劃就出爐了:
    第一步,解決照明問題,保證每家每戶都有穩定的電力供應。
    第二步,推廣家用電器,提高生活質量。
    這個方案得到了村民的普遍支持。但問題又來了:資金從哪來?設備哪裏買?
    “這樣吧,”
    周國宏說,“咱們可以申請縣裏的電氣化專項資金。同時,也可以通過集體產業的收益,支持這個項目。”
    很快,電氣化工程就啟動了。
    第一階段主要是改造線路,保證供電穩定。這項工作進展順利,不到一個月就基本完成了。
    第二階段是推廣家用電器。
    村裏鼓勵每家每戶購買電視機、電風扇等家電,並給予一定的補貼。
    第三階段是發展電力農業。
    村裏引進了電動水泵、電動脫粒機等現代農業設備,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電氣化工程的推進,明顯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條件。
    晚上,家家戶戶亮起了電燈,不少人家還添置了電視機和電冰箱。
    農田裏,電動水泵取代了人力抽水,電動脫粒機代替了傳統脫粒,勞動強度大大降低。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電費負擔加重了!
    “現在用電是方便了,但電費也蹭蹭往上漲啊!”
    村民們開始發愁。
    周國宏想了想:“要不咱們試試發展小型水電?”
    原來村裏的小水庫,有一定的落差,完全可以用來發電。
    雖然發電量不大,但可以部分滿足村裏的用電需求。
    立即請來水電專家評估。
    專家們實地考察後認為:這個想法很可行!水庫的水量和落差,足以支持一個小型水電站。
    但建水電站需要專業技術,投資不小。
    “這樣吧,”
    周國宏提議,“咱們可以申請縣裏的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同時,也可以通過村集體和村民共同投資的方式,籌集部分資金。”
    經過村民大會討論,最終通過了這個方案:由村集體出資60,村民自願投資40,共同建設小型水電站。
    工程很快就啟動了。
    在專業團隊的指導下,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不到兩個月就完工了。
    第一次發電的那天,全村人都來見證。
    當電流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村裏的電網時,大家都歡呼起來。
    “想不到咱們村還能發電!”
    老人們感歎道。
    水電站建成後,村裏的電費負擔明顯減輕。
    而且由於是清潔能源,還獲得了上級的表彰和獎勵。
    眼看著村裏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周國宏卻沒有停下腳步。
    “老陳,你說咱們村下一步該做什麽?”
    一天晚上,周國宏又向老陳請教。
    老陳想了想:“我看可以搞點文化建設。現在村裏經濟上去了,但精神生活還是比較單調。要是能豐富一下文化生活,那才是真正的全麵發展。”
    周國宏點點頭:“說得對!咱們得好好規劃一下村裏的文化事業。”
    立即召集村幹部開會,商量文化建設的事。大家七嘴八輿,各抒己見。
    有人說要建個文化禮堂,方便大家看戲看電影。
    有人說要成立文藝隊,自己排練節目娛樂大家。
    還有人建議辦個圖書室,提供閱讀場所。
    立即著手準備方案。
    很快,一個“鄉村文化振興計劃”就出爐了:
    首先,在村中心建設文化禮堂,作為村民文化活動的中心。
    其次,成立文藝隊和讀書會等群眾組織,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最後,定期舉辦文化活動,如戲曲表演、電影放映、圖書交流等。
    這個方案得到了村民的普遍支持。
    但問題又來了:誰來組織這些活動?經費從哪來?
    “這樣吧,”
    周國宏提議,“咱們可以申請縣裏的文化建設專項資金。同時,也可以通過村集體產業的收益,支持文化活動。”
    很快,文化振興計劃就開始實施了。
    首先是文化禮堂的建設,這是一個大工程。
    村裏選了村中心的一塊地,設計了一個既實用又美觀的文化禮堂。
    它不但有戲台和觀眾席,還有閱覽室和活動室。
    工程啟動後,村民們積極參與,有的出力,有的出材料,大家齊心協力,不到三個月就把文化禮堂建好了。
    文化禮堂落成的那天,村裏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慶典。
    縣裏的領導也來參加,對村裏的變化讚不絕口。
    文化禮堂建好後,各種文化活動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戲曲隊每周末都有演出,吸引了周邊村莊的觀眾。
    讀書會定期舉辦閱讀分享,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養。
    電影放映成了村裏的常規活動,每周至少放映一場。
    喜歡重生80:我帶著狼崽子尋獵大山請大家收藏:()重生80:我帶著狼崽子尋獵大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