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太空探索

字數:3043   加入書籤

A+A-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戈壁灘上,歡呼聲掀翻了臨時搭建的帆布頂棚。
    技術員老李一把扯掉防護麵罩,滿臉汗漬混著戈壁黃沙,咧嘴傻笑時露出兩排被煙薰黃的牙:“成了!老子這雙撥拉半輩子算盤的手,真把衛星捅到天上去了!”他的吼聲淹在震天響的嗩呐聲裏——炊事班從箱底翻出的舊喇叭正跑調地吹著《東方紅》,破音處跟老李缺了半顆的後槽牙一樣透著土氣。
    旁邊蹲在地上的老錢拍著大腿樂:“老李你這手能撥算盤能扛火箭,趕明兒咱得給你立塊碑,刻上‘算破天’!”
    狂喜未消,一輛軍綠色吉普卷著黃塵疾馳而來。國防部特派員老周跳下車,軍大衣下擺掃過發射架殘留的尾焰,劈頭就吼:“都他媽閉嘴!趕緊封鎖消息!漂亮國佬的偵察機三小時後過頂,老毛子的‘眼睛’也盯著呢!”他掏出懷表晃了晃,表蓋裏夾著的全家福被戈壁風吹得直抖:“看到沒?我閨女還等著爹拿衛星照片回去貼床頭呢,出岔子咱都得蹲班房!”
    五角大樓戰情室裏,情報官約翰遜“啪”地將偵查照片摔在桌上。照片中“華國一號”的太陽能板如銀色翅膀展開,在近地軌道劃出冷冽弧線。“先生們,”他扯鬆領帶,胡茬拉碴的下巴微微發顫,“這個三年前還在用算盤計算軌道的國家,成了第一個擁有衛星的玩家。更要命的是——”他調出光譜分析圖,指尖狠狠戳向屏幕,“他們遙感器的分辨率,比我們領先整整幾代!”
    空軍參謀長猛地捶在桌上,雪茄灰簌簌落在星條旗徽章上:“扯犢子!三年前我在中情局檔案裏見過,他們修鐵路還靠人拉肩扛,怎麽突然就……”話沒說完,秘書抱著加密電報衝進來,鞋跟在地板上敲得山響:“將軍!華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廣播裏說,三日後公開全球氣象雲圖,還說‘歡迎各國科學家共賞太空日出’!”
    俄共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現場,馬林科夫將鋼筆狠狠砸在地圖上,筆尖直接戳穿了西伯利亞的坐標標記。“華國人的衛星?他們哪來的技術?”
    他身後的秘書顫抖著遞上克格勃密報,手指在紙頁上劃出褶皺:“漂亮國中情局評估,‘華國一號’的變軌技術疑似突破了我們的理論封鎖……”話音未落,國防部副部長推門而入,軍靴在地毯上碾出泥印:“部長同誌!西伯利亞基地發來最後急電——遭遇百年極寒,溫度跌破零下五十度,通訊中斷前拍到中國衛星在軌道上方盤旋!”
    克裏姆林宮的紅場罕見戒嚴,坦克履帶碾過晨霜的“哢嚓”聲驚飛了成群鴿群。電話那頭,俄聯駐華大使館的武官對著加密電台嘶吼,話筒幾乎要被咬碎:“聽著!無論如何拿到衛星參數!告訴華國人,我們願意用全套米格21生產線換,再加二十名航空專家!立刻!”
    酒泉指揮中心內,煤油燈在穿堂風裏忽明忽暗。總工程師王德發盯著衛星軌道圖,鉛筆尖幾乎把酒泉的坐標戳穿。當通訊兵轉述俄聯“用生產線換參數”的要求時,負責後勤的老趙“哐當”一聲將搪瓷缸砸在桌上,濺出的茶葉沫糊了作戰地圖一片:“放他娘的狗臭屁!三年自然災害時,他們撂下狠話‘說我們二十年造不出衛星’!現在看咱們出息了,想拿幾架破飛機換衛星?”他卷起褲腿,小腿上因營養不良浮腫的硬塊在煤油燈下泛著青紫色,“看看這腿!老子啃了三年沙棗麵,樹皮的苦味到現在還堵在嗓子眼兒!”
    王德發忽然抓起桌上的高粱酒猛灌一口,嗆得直咳嗽,酒液順著嘴角流進中山裝的褶皺:“回電俄聯人——”他抹掉酒液,手指重重敲在牆上“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紅漆標語上,“就說咱們的衛星在天上唱《茉莉花》呢,問他們聽得見不?再補一句,要是聽得懂調子,就該明白華國人的骨頭比他們的鋼鐵還硬!”
    戈壁的月光灑在儀器上時,技術員小王突然指著示波器尖叫,帽子都甩到了地上:“王工!有異常信號!嘀嗒嘀嗒的,像是……像是摩爾斯電碼!”
    王德發的老花鏡滑到鼻尖,他抓著鉛筆在紙上飛快點戳,嘴裏念念有詞:“點劃組合……這是俄聯遠東的頻率!”當翻譯結果出來,他突然把鉛筆掰斷在手裏:“坐標指向西伯利亞,末尾是俄文‘p’!”
    衛星調轉鏡頭傳回的照片讓所有人倒吸冷氣:西伯利亞凍土帶深處,白雪覆蓋的秘密基地裏停著未完工的航天飛機,發射架旁散落著火箭殘骸,而基地邊緣,上萬頂帳篷在暴風雪中飄搖,無數人影蜷縮掙紮——透過高倍鏡頭,能看見有人用凍僵的手在雪地上劃出求救符號。
    “他們在偷偷搞航天計劃,結果遇上極寒天氣!”王德發聲音發顫,指節在照片上壓出白印。老周推門而入,手裏攥著王莽親自批複的電報,紙頁邊緣還帶著北京來的溫熱:“大帥說,‘太空探索不該有國界,人命關天’,讓咱們整理最新氣象數據,加密傳給蘇聯氣象總局。”
    戈壁風呼嘯著撞進指揮中心,吹得煤油燈幾乎熄滅。王德發望著窗外璀璨的星空,“華國一號”如一顆微亮的星子在軌道上默默運行。他抓起毛筆在宣紙上疾書,墨汁在粗糙的紙頁上洇開:“太空很大,容得下人類共同的夢想。”寫完把筆一扔,對通訊兵說:“回電莫斯科——告訴他們,華國衛星不僅會唱歌,還能救命。再附一句:當年你們的嘲諷,我們用算盤頂上來了;今天你們救不了的人,我們的衛星看著呢。”
    “華國衛星救援俄聯基地?”頭版配圖上,“華國一號”的軌跡與西伯利亞的極光交疊成環形。白宮發言人在記者會上反複調整領帶,領帶夾刮得襯衫領口沙沙響:“我們正在評估事件影響……但必須強調,太空探索應服務於全人類。”
    台下有記者突然發問:“請問國務卿先生,華國衛星公開的氣象數據顯示,撒哈拉沙漠的降雨量預測比漂亮國氣象精準17,對此您怎麽看?”
    而此刻,在非洲大陸的茅草屋裏,收音機正播放著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聲音,斯瓦希裏語翻譯帶著笑意:“‘華國一號’今日傳回撒哈拉沙漠的氣象數據,將協助當地國家製定抗旱計劃。另外,據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消息,下次發射將搭載非洲國家聯合研製的農業監測儀器……”
    戈壁灘的黎明悄然到來,老李用袖子擦著衛星接收屏上的灰塵,突然哼起走調的《東方紅》,唱到高音處破了音,把旁邊打盹的小狗都驚醒了。
    遠處,又一列載著火箭部件的火車正碾過戈壁,汽笛聲驚飛了沙丘上的沙雀——那些曾被超級大國輕視的算盤聲,正隨著衛星的軌跡,在太空的扉頁上寫下新的注腳。鐵軌旁的裏程碑上,不知誰用紅漆新刷了行字:“這裏,離星星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