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文化輸出
字數:2667 加入書籤
紐約百老匯劇院外,霓虹燈牌將“霸王別姬”四個鎏金大字照得通紅。寒風卷著雪粒拍打在排隊的洋人們身上,卻擋不住他們眼中的熱切。
金發女郎瑪格麗特裹緊貂皮大衣,踮腳張望售票處:“聽說這梅蘭芳的戲票比百老匯所有劇目加起來還難搶?”
她身旁戴圓框眼鏡的威廉翻著報紙,油墨印著的“東方神秘藝術家”標題還帶著潮濕的水漬:“上周華爾街的湯姆花了兩百美元,從黃牛手裏買了張站票——那可是我三個月的薪水!”
劇院內穹頂的水晶燈驟然熄滅,銅鑼聲如驚雷炸響。梅老板一襲玄色大靠,腰間玉帶嵌著的和田玉在暗處泛著柔光,踩著鼓點登場時,厚底皂靴踏得地板震顫。前排戴著珍珠項鏈的貴婦艾麗斯猛地抓住扶手,驚呼:“上帝!這紅色麵紋像活過來的戰神!”
“力拔山兮氣蓋世——”拖長的尾音裹挾著胸腔共鳴,震得包廂裏水晶吊燈微微晃動。鷹國銀行家亨利的古巴雪茄“啪嗒”掉在波斯地毯上,他扯鬆領結,喉結上下滾動:“這聲音……像阿爾卑斯山雪崩!”當虞姬的水袖如流雲般甩出,整個劇院陷入詭異的寂靜,唯有後排傳來壓抑的抽氣聲——意大利裔移民安吉麗娜的蕾絲手帕已經咬出齒痕。
演至烏江自刎,舞台上紅綢翻飛如泣血。浪漫國女詩人露西爾突然捂住嘴嗚咽起來,睫毛膏混著淚水在蒼白的臉頰蜿蜒:“這不是悲劇,是用絲綢寫就的史詩!”謝幕時,梅蘭芳摘下髯口,露出溫潤笑顏,標準的牛津腔驚得觀眾席一片嘩然:“諸位所見,僅是華夏文明的冰山一角。若願深入了解,紫禁城的紅牆、敦煌的飛天、西湖的月色……皆在等諸位造訪。”
次日,《紐約時報》頭版配圖是梅蘭芳的霸王扮相,標題猩紅如血:《東方驚雷震碎百老匯!》。報社主編辦公室裏,老懷特將報紙摔在實習生桌上:“去查!這個梅蘭芳是不是和華國軍方有關係?他的聲音能讓股票市場停擺半小時!”
北平,華國總統府。紅木辦公桌上,西方報紙堆成小山。王莽用象牙煙嘴戳著《泰晤士報》上“文化入侵”的標題,笑得前仰後合:“看看這幫孫子,以前說咱們是東亞病夫,現在被京劇唱得魂都沒了!”
陳多餘弓著背,捧著燙金賬本湊近:“大帥英明!僅紐約一場《霸王別姬》,票房就抵得上三艘驅逐艦的造價。還有,巴黎貴婦圈瘋傳您送給香奈兒女士的蘇繡旗袍,現在她們願出十倍價錢定製……”
“十倍?”王莽突然將煙嘴重重磕在黃銅煙灰缸上,火星濺在“文化複興綱要”文件封麵上,“告訴外貿部,從蘇繡到宣紙,所有出口品加印‘總統特批’火漆印。再讓同仁堂把六味地黃丸包裝成‘東方神秘配方’,專供華爾街那群腎虛的銀行家!”
倫敦,鷹國議會大廈。下議院辯論廳裏,威士忌酒瓶在橡木長桌上撞出悶響。工黨議員約翰遜揮舞著報表咆哮:“西區劇院票房暴跌70!上個月還有觀眾要求退票,說咱們的《哈姆雷特》像孩子過家家!”保守黨黨魁張伯倫扯斷領帶,露出脖頸上的抓痕——那是他夫人為搶京劇票抓傷的:“更糟的是,皇家植物園的茶葉滯銷,而華國‘雨前龍井’在黑市炒到每盎司50英鎊!”
首相張伯倫猛地捶碎水晶杯,玻璃碴紮進掌心:“立刻啟動‘文化反擊計劃’!讓莎士比亞劇團全球巡演,再給bbc加三倍預算,宣傳英式下午茶才是正統!”後排議員突然舉手:“首相先生,您夫人預定的十套華國雲錦禮服……”話未說完,張伯倫抓起議事槌狠狠砸下。
巴黎左岸,藝術沙龍。畫家保羅扯開領口的盤扣,露出胸口新紋的青龍刺青,唾沫星子濺在畢加索的素描稿上:“你們根本不懂!華國畫家潑墨時,是在和天地對話!”他突然抓起紅酒瓶仰頭灌下,“我在北平親眼見過齊白石畫蝦,那些蝦……那些蝦是活的!在宣紙上遊進了我的靈魂!”
貴婦們交頭接耳,絲綢裙擺窸窣作響。當晚,蒙馬特高地冒出二十三家掛著“正宗華國料理”燈籠的餐館。當漂亮國遊客湯姆咬下第一口“法式宮保雞丁”時,他抹著辣出的眼淚感慨:“這味道……像自由女神像在我嘴裏跳康康舞!”
北平大學,露天禮堂。王莽踩著坦克履帶改製的台階登台,軍靴碾過積雪發出脆響。台下兩萬師生舉著“文化興邦”的橫幅,寒風中獵獵作響。“同學們!”他突然扯開軍裝領口,露出胸口的京劇臉譜紋身,“當年八國聯軍燒圓明園,現在他們的子孫跪著求我們賣《牡丹亭》的劇本!”
禮堂後方,白發蒼蒼的國學大師陳寅恪突然站起,顫聲接話:“總統所言極是!但文化輸出非一朝一夕,當以典籍為舟,以思想為帆……”王莽卻猛地打斷:“陳先生說得對!但眼下最要緊的——”他掏出懷表晃了晃,表蓋內側嵌著梅蘭芳的戲裝照,“是讓洋鬼子知道,咱們的京劇能唱碎他們的歌劇院,咱們的武術能踢翻他們的拳擊場!現在,哪個係敢第一個報名組建‘文化遠征軍’?”
好萊塢,星光大道。首映禮紅毯上,瑪麗蓮·夢露拋棄經典白裙,一襲紅旗袍驚豔全場。當《黃飛鴻大戰金剛》的巨幕亮起,觀眾席爆發出山呼海嘯。德州牛仔傑克揮舞著新買的雙節棍,卻不慎擊中前排女士的貂皮帽:“這才是真英雄!約翰·韋恩在黃飛鴻麵前就是個軟腳蝦!”
散場後,急救車的鳴笛聲此起彼伏。醫院急診室裏,護士們忙著給扭傷腰的影迷冰敷,主治醫師搖頭歎息:“他們非要學電影裏的佛山無影腳……”
盧海外灘,十六鋪碼頭。萬噸貨輪汽笛長鳴,一箱箱印著“內有龍井,輕拿輕放”的木箱被吊上甲板。有人望著遠處飄揚的米字旗商船,冷笑吐出煙圈:“當年林則徐虎門銷煙,現在輪到咱們用文化當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