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早做準備

字數:3126   加入書籤

A+A-


    此時此刻,西安事變已經和平解決,不僅直接涉事的兩方發表了一致抗日的公開聲明,就連雲南龍雲、山西閻錫山、廣西李宗仁、四川劉湘和山東韓複榘、西北馬步芳等地方實力派也相繼發聲願意派兵參加對日作戰。
    這不是什麽需要保密的事情,趙驥不難從俘虜的軍官嘴裏拿到口供,除了口供,孫林的情報組還搜羅到了幾張有相關新聞報道的報紙。
    趙驥帶著這些資料返回四明山區找到廖春華:“廖書記,變天啦!”
    廖春華困惑地接過趙驥遞來的口供和報紙看了一遍,然後緊接著馬上又看了一遍,最後才失神地自言自語道:“不可能,不可能,這肯定是敵人的騙局,中央怎麽可能同意和反動派一起合作呢”。
    廖春華的反應早在趙驥預料之中,因為當時兩黨兩軍之間可謂是血海深仇,絕非簡單一句合作抗日就能說放下就放下的。
    別說孤處南方星散各地的遊擊隊了,就連近在中央身邊的部隊,其中大多數基層官兵後來也對名義上編入國軍戰鬥序列抱有極大的抵觸情緒。
    “廖書記,這些都是真的,這麽大的事情,誰也做不了假的”,趙驥把口供和報紙留在桌上,然後掩上門默默離開,把廖春華獨自一人留在屋內。
    有的事隻能讓當事人自己慢慢想通,旁人是勸不來的。
    廖春華的心裏肯定是知道這件事是真是假的,他隻是在感情上無法接受而已。
    當晚,哭得兩眼通紅的廖春華忽然推門來到趙驥的房間:“還沒睡啊?”
    “我就知道你會來找我商量,等著你嘞”。
    廖春華坐下沉默片刻,醞釀平息了一下心情,而後才開口道:“我是信不過那些反動派會真心與我們合作的,不過中央既然有此決定,我們必須接受遵守,你是軍事主官,說說你的打算吧”。
    為了取得廖春華的支持,趙驥來之前就已經打好了腹稿:“首先,我們應該暫停對國軍的主動攻勢作戰,不然就會使中央在政治上陷於被動”。
    廖春華思忖一陣後搖搖頭說:“那敵人要來打我們怎麽辦,難道不還手嗎?再說了,就算敵人不來打我們,可皖浙贛根據地的同誌們可還眼巴巴地等著我們幫他們解圍嘞,難道我們就這麽袖手旁觀嗎?”
    西安事變之後,南京雖然暫停了對陝北的攻勢,但對南方遊擊隊的攻勢卻反而進一步加強了,三支隊這邊倒是擊退了88師的攻勢,可皖浙贛那邊目前仍在受到國軍多達十三個團的重兵圍剿。
    “拿上虞縣和俘虜兵跟孫元良談條件”,趙驥立即給出解決方案,“孫元良是生意人思維,講究一個和氣生財,隻要有得談的話,他就不會願意跟人動手拚命的”。
    原本的曆史軌跡中,皖浙贛根據地領導班子分析認為國軍在西安事變後會暫停對自己采取大的軍事行動,所以應該趁機抓緊向浙西南的挺進師方向突圍匯合,結果卻在剛一進入浙江地界就遭受到了國軍第19師的伏擊。
    “讓孫元良去跟第19師勾兌,讓開個口子放皖浙贛的同誌們來跟我們匯合,隻要他能辦成這件事,我就還他上虞縣和俘虜兵,如果他不答應,那就休怪老子把他的醜事給鬧大”。
    經過跟88師的這一戰,廖春華也算對孫元良的風格有所了解了,趙驥的建議聽起來倒的確是個值得一試的方法:“好吧,那就讓孫林他們先試著接觸談一下,這一點我同意了,你接著說”。
    “我們三支隊應該立即開始著手往江北轉移的準備工作”。
    “轉移?”廖春華立即質問道,“誰說要轉移了?是中央的命令還是中央分局的命令?這麽大的事我這個軍政委書記怎麽不知道!”
    趙驥壓壓手示意廖春華稍安勿躁:“上級目前沒有命令,這是我的猜測,我不是說要馬上就轉移,而是先把準備工作做起來以防事發突然,小心點總是沒錯的”。
    “我軍留在南方的部隊是南京的心腹之患,即便現在達成了一致抗日的協議,他們也不會容忍我們繼續留在江南之地,我猜南京的底線是至少要讓我們撤到長江以北才行,所以有些事必須早作決定”。
    廖春華想想覺得趙驥說的有道理,有備無患總比沒有準備的來得好:“那你心裏肯定是已經有成熟想法了吧,說說吧,你覺得去哪裏好?”
    “去大別山”,趙驥最近為了新根據地的選址絞盡了腦汁。
    他先是定下了太湖地區,那裏民生富庶,供養軍隊更容易些,而且湖中島嶼眾多可以駐紮軍隊,豐盛的水草叢又把整個湖區變成了水道縱橫難辨的天然迷宮,十分適合開展敵後遊擊作戰。
    可是太湖地區位於長江以南,不符合中央的決策,更重要的是三支隊如今發展得很是壯大,如果再加上即將趕來匯合的皖浙贛同誌們,太湖的作戰縱深就顯得有點不夠了,不足以支撐數千人的大軍進行遊動作戰。
    曆史上的太湖遊擊隊最壯大時也不足千人,少的時候不過百餘人,所以才能在那裏生存下去。
    趙驥的第二個選擇是跟著挺進師去蘇北,這也是原本時空軌跡裏中央給出的指導意見。
    中央的這個意見是很妥當的,但身為穿越者的趙驥卻是知道此後會發生一件大事的——皖南事變!
    既然都穿越了,那怎麽能不去做點事情改寫這出慘劇呢?
    大別山地處鄂豫皖三省交接處,如果趙驥能在這裏相較於原時空多添上一支數千人的部隊的話,等到慘劇再發生時就可以大有操作空間,就有可能救出很多原本會無辜犧牲的英勇戰士。
    最後,如果趙驥能在抗戰期間在大別山區堅持下來的話,那等到解放戰爭的時候,他手裏的這支部隊可就是全國大棋局上一枚非常關鍵的伏子了!
    別人下棋是走一步想三步,趙驥可是早就預知了整局棋的走向。
    喜歡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請大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