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兩軍會師

字數:3285   加入書籤

A+A-


    廖春華很快就同意了把大別山作為三支隊未來轉移目的地的構想。
    他想的倒沒有趙驥那麽遠,單純覺得那裏是四方麵軍建立的革命老區,群眾基礎好,又有山地地形作為戰鬥屏障,的確是個建立新根據地的好地方。
    兩人商量妥當後,立即就把剛活捉的528團一營長放回諸暨給孫元良帶話。
    “赤匪願意談判解決問題?”孫元良果然如趙驥所料,頓覺得剛想睡覺就有人遞來了枕頭,這就對了嘛,何必非得打打殺殺的,和氣生財不好嗎。
    兵凶戰危的,孫元良實在不想跟人拿命來玩。
    孫元良好奇問道:“赤匪開出的條件是什麽?”
    “他們在皖浙贛邊界的部隊想要向東進入四明山區合兵一處,想請師座跟19師的人說一聲讓條路出來”。
    孫元良一聽就不幹了:“這怎麽行,他們要是合兵一處的話,19師那邊倒是清淨了,到時候我可就該頭疼了”。
    “師座,這是匪首趙驥給你的信,你還是親自過目吧”。
    “哦”,孫元良拆開信封攤平信紙細細閱讀。
    趙驥在信裏說得清楚,他已經獲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消息了,既然兩黨已經要團結抗日了,那後邊也就用不著再內鬥了,他向孫元良口頭承諾,隻要陝北的命令一到,他就立即揮兵北上,絕不在江南多留一刻,請孫元良大可把心放到肚子裏去,不用懸著吊著的。
    對於南京方麵的心思,孫元良自然是了解得一清二楚的,老頭子有密令給他,讓他借抗日的由頭誘騙紅軍下山整編,然後趁機包圍繳械甚至不惜直接撲殺剿滅。
    如果誘騙不成的話,那也要設法在半途伏擊給予紅軍重創。
    最後的紅線則是必須逼迫江南地區的紅軍開到長江以北,否則就算公然撕毀和議也在所不惜。
    從信的內容來看,趙驥明顯對兩黨和議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居然還說什麽請自己放心、願意遵從北上命令的話語,既如此,那自己何不順水推舟讓對方放心大膽地自己走出大山呀。
    “好,你去告訴對方的聯絡人,19師那邊我答應去遞話了,不過他們得先把上虞縣即刻還給我,等皖浙贛的赤匪到了四明山後,他們就必須馬上交還俘虜,然後就動身撤到長江以北”。
    當孫林把孫元良的回話傳到四明山時,趙驥聽了隻覺得好笑,嘿,這家夥是想把老子當猴耍嘞,哼,跟老子玩心眼,我可是開了天眼的。
    “通知杜副書記,馬上放棄上虞撤回山區,派聯絡員和之前來求援的同誌一起秘密進入皖浙贛邊區,叫他們從19師的防區進入浙江跟我們會師”。
    19師是原湘軍的部隊,中央軍借著追擊紅軍的理由進入湖南後,原湖南省主席何鍵就被迫前往南京擔任了中央執委的空銜,手下的部隊則被調往江浙地區進行整編。
    19師雖說和88師聽名字是一般高低,可師長李覺對自己的實際地位還是心裏有數的,孫元良這位南京紅人絕非自己所能得罪得起的,是遲早要爬到更高位置上的。
    孫元良在給李覺的傳話中說的是他已有在兩股紅軍會師後一舉予以剿滅的妙計,但李覺哪會不知道孫元良是在跟對方做交易。
    浙江的地盤就這麽點大,88師被滅了一個整團的事瞞得住南京還能瞞得住同在一省的李覺?
    不過嘛,既然孫師長難得跟自己開了口,這個不用花一毛錢的人情不做白不做,何苦去得罪他。
    本想半路伏擊的李覺怕壞了孫師長的好事,隻得放開大路讓皖浙贛邊區的千餘紅軍通過自己的防區進入浙江,緊挨著的88師防區各部自然更是不敢給自家師長添堵添亂。
    再說了,就算個別心懷忿忿者不顧孫師長的麵子,難道你連被扣押在山裏的一千多號同袍手足也不管了嗎?亂來可是會犯眾怒的!
    皖浙贛邊區的千餘紅軍沿途更是不敢在敵境絲毫停留,他們以不亞於一方麵軍搶渡大渡河時的行軍速度全力穿越敵人防區。
    好在浙江省的地形是呈南北長、東西短的形狀,皖浙贛紅軍很快就順利抵達了四明山區。
    這支在原本時空中三路突圍遭遇伏擊而折損大半的隊伍,這次終於成功轉移到了一個暫時安全的落腳點,他們也將給新兵居多的抗日三支隊增補大量有著豐富戰鬥經驗的幹部和骨幹。
    喜提“收複上虞”大功的孫元良立即就按照“合同”要求趙驥遣還俘虜。
    “老杜,招俘的事進行得如何了?孫元良這家夥在催了”。
    “嘿,老趙,你這招可神了!”杜斌彬興奮地雙手攬住趙驥的肩膀,“你就該到現場去看看,那些俘虜兵看了白毛女的戲以後就沒幾個不流淚的,個別情緒激動的還衝上台去要打扮黃世仁的演員,幸好被維持紀律的戰士給攔住了”。
    “那到底招到了多少人?”
    “願意加入我們的有近五百人,占了俘虜總數的差不多一半”,杜斌彬難掩激動之色,“都是戰鬥技能純熟的老兵,其中還有不少是技術兵員”。
    對結果早有預料的趙驥自沒有杜斌彬那般激動,反而還歎起氣來,唉,要是留給自己感化俘虜的時間再長一點就好了,畢竟陳帥當年可是把絕大部分的俘虜都給吸收進我們這邊了。
    無論如何,有總比沒有好。
    “走,老杜,帶我去看看那些願意留下的”。
    杜斌彬帶著趙驥來到營地,指著新招的戰士們介紹說:“他叫謝剛,本來是義烏的礦工,後來入了國軍當工兵,他對爆破尤其在行,以後我們攻堅時可就又多一個手段了”。
    和後世的工兵有所不同,民國時的中國軍隊由於嚴重缺乏大威力的攻堅火力,所以修築工事、鋪路搭橋反倒不是工兵的主業,爆破才是工兵凸顯自身作用的主戰場。
    “太好了!我早就想成立一支工兵部隊了,這下之前繳獲的炸藥、雷管什麽的可就能派上用場啦!”
    喜歡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請大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