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找領導背書
字數:3311 加入書籤
從兩份命令的有效優先等級來看,黨內命令肯定是高於行政命令的,按照黨指揮槍的原則,獨立師應該服從東南局那份重回皖南的命令才對。
行政職務上,鐵軍長是高於副軍長的,但副軍長的黨內職務是東南局書記,而鐵軍長甚至連黨籍都還沒有恢複。
不過身為一名穿越者,兩年後皖南那裏會發生什麽事情趙驥是心知肚明的。
不去皖南是趙驥的底線,自己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才拉起來的隊伍沒有理由眼睜睜看著自陷死地。
皖南是東南局機關所在地,隻要獨立師一去,到時候身邊有一大堆大佬壓著,再想把隊伍拉出來就不是趙驥或者獨立師三人班子說了能算數的了。
可不去就必須要有不去的理由,程序上必須符合遊戲規則,不然就是公開違反組織原則了。
跟我玩組織程序這一套是吧,老子可是開了曆史天眼的!
“我個人服從東南局的命令”,趙驥旗幟鮮明地亮出態度。
廖春華聞言眉梢頓時一喜,他是從贛粵邊區出來的幹部,是帶著副軍長的指示來掌握獨立師的,內心自然也是偏向於服從東南局的。
會前,廖春華生怕趙驥會抵觸甚至拒絕執行東南局的命令,因為趙驥之前就因為轉移的事跟當時的中央分局鬧過別扭,後來更是為了達成轉移目的而不惜借挺進師的手搬出了陝北中央的指示。
這次可沒有中央的指示當擋箭牌了。
廖春華心頭高興,都等不及詢問杜斌彬這個軍政委副書記的意見,就直接跳過說:“趙驥同誌的黨性很強,值得肯定,那我們就開始投……”
“不過嘛……”廖春華表揚的話還沒說完,剛受到表揚的趙驥就打斷了他,“服從誰的命令是你二位書記跟副書記決定的事,我現在隻是一名普通黨員,個人意見不重要,但作為軍事主官,業務上的問題我還是有必要給兩位領導提個醒的”。
廖春華由喜轉慍,隻好把剛綻開一半的笑臉收起來問道:“請講,隻要政治方向上是正確的,執行中具體的問題大家可以一起商量著來,沒什麽困難是解決不了的”。
好嘛,要的就是你這句話。
“廖書記你也知道,很多戰士剛在本地成了家,也是軍政委明文同意放開結婚政策的,現在部隊突然要走,是不是該按照浙東舊例給軍屬們把安家費發下去再開拔”。
家裏的男人你說拉走就拉走,又把孤兒寡母的丟給返鄉團是不是?
廖春華頓時就意識到症結所在了,這哪裏是發不發安家費這麽簡單的問題。
大別山地區的老百姓可是對部隊開走是有過負麵甚至可以說是恐怖記憶的,這裏不是浙東,不是民國帝鄉,反動派可是敢在這裏大開殺戒的!
如果硬要把隊伍拉到皖南的話,恐怕需要擔心的不是半路上有多少人會開小差,而是會不會鬧出兵變的大事!
一滴冷汗瞬間從廖春華的額頭上流下。
趙驥把廖春華的神情變化盡收眼底,知道他已經明白了其中的難處:“總之,我個人堅決服從東南局的命令,至於是走是留,或者說該怎麽跟上級說明原委,還是請二位領導看著辦吧”。
杜斌彬自然是跟趙驥站一頭的,他在會上一直保持沉默沒有表態,為的就是現在方便出來打圓場:“趙驥同誌說的的確是個問題,我看還是再好好研究一下,等軍政委籌措到足夠的經費再開拔不遲”。
囤糧!馬上動用一切可用的經費囤糧!主抓後勤的杜斌彬立即就在心頭打定主意,自己決不能在賬目上給廖春華留出多餘的經費來。
三人會議不歡而散,趙驥一回到自己房間就叫來了新任特務連長許二牛:“二牛,我這兒有封信,你立即動身親自給我送到皖南的軍分會陳副主任手裏”。
許二牛是犧牲在和88師陳門嶺戰鬥中的許大牛的弟弟。
許大牛犧牲後,當初招他入伍的曾曉就按照優撫政策把弟弟許二牛帶到了特務連,在曾曉出任五團長後,趙驥就提拔了這個一直戰鬥在自己身邊的年輕人。
許二牛是趙驥可以信任並托付機密的直屬部下。
趙驥心裏很清楚,無論明麵上的理由有多充分,自己這回肯定是得罪副軍長了,所以必須要有人幫自己在高層發聲,或者在將來替自己今天的行為背書才行。
鐵軍長是指望不上了,好在身為穿越者,他知道誰跟自己的思路是相似的,誰是未來的下任軍長。
皖南,軍分會和東南局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副主任正在忙著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的籌建工作。
延安的指示很明確,要抓住有利時機往蘇南、蘇北地區挺進開展敵後遊擊工作,副主任對此深以為然,可他頭上的主任卻認為應該依托皖南山區建立根據地,不太願意把隊伍帶到缺少大山遮蔽的江南地區去。
好在副主任同時還身兼一支隊司令員,四支隊的副司令也就是502)也跟自己意見相同,願意跟自己一起走,他這才不至於像鐵軍長一般無兵可調。
“報告”,警衛員忽然進來匯報道,“副主任,外麵來了個獨立師的同誌,說是有信要交給你”。
獨立師?副主任是知道之前東南局要求獨立師轉移回到皖南的事情的,可他們找自己幹嘛呢,獨立師是走是留都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
副主任喚進許二牛,接過信慢慢取出展開信箋紙,哦,原來是好友郭勳祺和四支隊副司令都在自己麵前大加讚賞過的那個趙驥寫來的。
信的內容是趙驥對未來抗戰形勢的分析見解。
趙驥首先談到了對倭寇進攻武漢的戰事預測,他認為倭寇會兵分兩路沿著大別山南北兩麓進軍,從而迫使國軍也隻能被動地隔著大別山分兵兩處,相互間無法及時支援、配合。
由於進攻的主動權在倭寇手上,它們可以隨時靈活調整自己的主攻方向,所以無法提前預判的國軍很難把兵力集中到倭寇真正的主攻方向上,也就不能阻擋倭寇兵臨武漢城下。
喜歡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請大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