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又多了一個團

字數:3235   加入書籤

A+A-


    在南方打了三年遊擊的陳副主任深知國軍的戰鬥力,他跟趙驥一樣,同樣認為國軍很難在正麵戰場上阻擋住倭寇進軍的步伐。
    陳副主任饒有興致地繼續往下看信:國軍無動員民眾之能力,武漢一失則必定盡數撤出皖北、贛西、豫東諸地,屆時我獨立師就可依托大別山區在敵後廣泛發動群眾發展遊擊戰。
    即便從長遠考慮,抗戰勝利之後,毗鄰武漢與南京的大別山區也會是我軍一處重要的戰略支點。
    無論如何,我軍都沒有白白放棄大別山區的理由!
    陳副主任合上信箋默思良久,他比趙驥更清楚東南局內部的分歧,也了解自己頂頭上司對中央北上指示的抵觸情緒,可按照分工,他這個副主任現在分管的是江南指揮部那一攤子事,不太方便插手獨立師的指揮。
    不過趙驥這小子信裏說得的確有道理,加上郭勳祺和502之前的推薦誇讚,為了大局計較,陳副主任決定暗中出手幫他一把。
    ……
    石頭咀鎮,獨立師師部再次同時收到了軍部和東南局轉發來的電文,不過這次的電文內容是一致的——延安有明確指示,要求獨立師留在大別山區大力開展敵後遊擊戰,並借機發展壯大自身實力。
    電文中同時指示把原浙東軍政委改為鄂豫皖軍政委,並恢複趙驥軍政委委員的黨內職務!
    趙驥對武漢會戰的分析非常符合延安在論持久戰一文中的論點,對大別山區重要性的認識也頗得延安讚賞。
    延安在看過陳副主任的私電後十分高興,一方麵是高興我軍又多了一個極具戰略眼光的後起之秀,另一方麵則是高興這個年輕人顯然非常理解自己關於南方部隊北上的指示精神,後者在南方各部普遍鬧情緒的大背景下更顯得尤為可貴。
    這樣的人才可用!可重用!
    除了延安,漢口的鐵軍長同樣十分高興,甚至可以說是興奮,他立即把微操大師調撥的一個團的武器送往了大別山,同時送去的還有重慶軍事委員會下撥的軍餉,以及海外華人捐贈的西藥、汽油、印刷機、電話機等國內不易買到的物資。
    跟這些武器物資一起來的,還有鐵軍長的身邊的警衛軍官劉海元。
    趙驥自然明白鐵軍長如此安排的含義,接收完物資後,他立即找到劉海元談話,了解其人的履曆情況。
    劉海元早年參加過南昌起義,是鐵軍長當時第十一軍的舊部,在部隊被打散後跑到閩北地區堅持打遊擊,鐵軍長回國後特意把他召到漢口軍部效力。
    趙驥很容易判斷得出,劉海元這個人能在與大部隊失散後堅持打這麽年遊擊,在政治上絕對忠誠,戰鬥經驗也非常豐富,鐵軍長如此安排也說明劉海元在他眼中足以勝任一團之長。
    趙驥不介意鐵軍長插手獨立師的人事,都是幹革命,隻要劉海元能服從自己的命令就好,再說了,別人還帶著一個團的武器當“嫁妝”嘞。
    劉海元隨即就被任命為步兵六團長,隻不過這個團的兵員以新兵居多,短時間內隻能在後方擔任警戒、運輸、留守等非主要戰鬥任務。
    考慮到不久後大概率就需要把部隊分散到敵後進行鬥爭,過大的部隊編製不利於開展遊擊戰,所以趙驥決定獨立師下麵不設旅這一級編製,而是把團作為基本獨立戰術單位。
    時間來到三月份,華東地區的倭寇開始了頻繁的調動,502趁機率部突然從皖南直插到南京和鎮江之間的地區,在與倭寇交戰數場後,他們隨即分兵散入蘇北、蘇中地區發展力量。
    山雨欲來風滿樓,不僅是502,趙驥同樣意識到了一場大戰即將到來,相關的預定戰場勘測、選址也在獨立師內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大別山麓周邊的道路綿長且狹窄,倭寇進軍沿途必然要留下一定的守備部隊,趙驥計劃先吃掉倭寇留在後方的部分兵力,然後再找機會配合正麵的國軍從背後給倭寇主力狠狠來上一下子。
    隨著天氣漸漸轉熱,倭軍的意圖也漸漸顯現,它們重兵集結於南京、滁縣、蕪湖、合肥、無為諸地,進入到進攻發起位置,擺出了一副要沿長江而進的架勢。
    國軍隨即集結起第五、第九兩個戰區以及地方警備部的百萬大軍應戰,一時間大別山南麓邊緣的長江兩岸戰雲密布,國軍部隊夾江布下兩條一字長蛇陣,準備用層層阻擊的方式消耗倭軍兵力,遲滯其攻勢,以達到禦敵於武漢外圍的目的。
    而國軍在大別山北麓的固始、潢川、羅山一線則隻留下了相對較少的防禦兵力。
    趙驥選定的出擊方向是在大別山北麓戰場!
    南麓長江兩岸重兵雲集,到處都是國軍的大部隊,針戳不進、水潑不入,根本就沒有獨立師的容身之處,而且倭軍也是抱團全力出擊,趙驥這點人馬丟進去怕是連個水花響都聽不見。
    所以,南麓戰場不管是長江北岸還是南岸,獨立師肯定都是不能去的。
    身為穿越者,趙驥清楚知道主力牽製吸引、偏師包抄斷後是倭軍萬年不變卻屢試屢靈的戰役打法,而大別山北麓正是倭軍在武漢會戰中的偏師出擊方向。
    打的就是它的這支偏師!
    “情報組即日起密切留意合肥方向的倭軍第二軍動向,一切異動馬上報告”。
    “步兵六團留守根據地,如有從山麓南側潰散進來的國軍敗兵,一律繳械扣留,等待戰役結束後再一起處置”。
    “步兵一到五團及師直屬部隊立即往霍山縣以南、嶽西縣以北的黃尾鎮和頭陀鎮地區集結,注意隱蔽待命,無令嚴禁擅自出擊暴露位置”。
    “通知全師團以上幹部,此戰我軍的戰役原則是避敵鋒芒,先行襲擾破壞,最後等待時機奇襲殲敵”。
    進攻大別山北麓的倭軍偏師是第二軍,下轄第三、第十、十三、十六共計四個師團超過十萬人。
    近來實力大漲的趙驥這次可不是吃掉它一個大隊就能滿足得了胃口的。
    喜歡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請大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