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內部猜忌的舊病

字數:3005   加入書籤

A+A-


    “司令員,中央密電”,參謀部通訊處長辛玥遞上一份電報讓趙驥簽收,按照保密規定,中央的密電必須專人專譯,再由她專門交到趙驥手中,最後由趙驥按照密件規定的知悉範圍進行傳達。
    中央在這份密電中告訴趙驥,國軍即將以空前的兵力規模大舉進攻鄂豫皖根據地,但具體部署不詳,隻大概知道會從重慶、湖南兩個方向發起進攻。
    為了保護地下同誌,中央沒有明說消息來源,但身為穿越者的趙驥卻能猜到一二。
    從密報的詳實程度來看,這位地下同誌應該已經打進了國軍的核心層,但暫時還無法直接接觸到具體的方案內容,按照時間推算,那一位此時尚未出任南京國防部作戰廳長,眼下的職務是辦公廳副廳長,正好相符。
    趙驥隨即召集中野五人班子開會,傳達了國軍將會來犯的消息。
    “來就來,當我們怕他不成”,陳光的意思簡單直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嘛,“湖南國軍如若來犯,隻有強攻嶽陽這一條路,我們應該先行據守汨羅江予敵大量殺傷,待敵不支後撤時再全力掩殺,以國軍撤退時的一貫臭德性,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
    傅秋濤、陳奇涵等人也都點頭讚同陳光的意見。
    “如果……我隻是說如果”,趙驥推測道,“要是國軍製定這次戰役方案的人隻是一個連長呢?”
    “不會吧?”眾人齊聲質疑不信,“國軍再荒唐也不可能讓一個連長來指揮這麽大的戰役吧?”
    在場的隻有前不久剛跟趙驥開過這個玩笑的郭勳祺隱約猜到了他的言下所指:“要是如你所說的話,那這份腦洞可就不是我們能猜得到的”。
    “那就以不變應萬變”,趙驥也覺得大師的新奇思路不是一般人所能猜透的,“各部隊仍按現有部署原地駐防,等敵人的動向進一步清晰後再做部署”。
    中央當前的指示本就是把敵人引進解放區來打,依托內線作戰的優勢消耗敵有生力量到一定程度再轉入外線出擊,趙驥的決定正好與之相符,於是很快便在會上全員通過。
    很快,國軍的三路大軍就分別開始朝著長沙、常德、奉節三地集結,戰場形勢也逐漸明朗起來。
    率先交火的是嶽陽方向,國軍東線指揮胡璉果然不負自己“狡如狐”的名頭,他把整編第八十五師頂在了最前頭作為先鋒,朝隔汨羅江對峙的中野第四軍發起攻擊,整三師則靠東護住大軍側翼,以防遭到擅長山地戰的中野從江東邊的幕連山發動側擊。
    胡璉自己則親率本部七大王牌之一的整編第十一師,以及同屬土木係基幹部隊的整十師殿後策應。
    這四個整編師都是標準的中央軍,但中央軍內部也是有親疏之分的,從番號數字就能大概看得出來,整八十五師並非中央軍核心戰力,事實上,這支部隊是1937年全麵抗戰爆發以後才組建成立的新部隊。
    跟我軍習慣拿戰力強的老部隊來啃硬骨頭不同,國軍的習慣是讓新部隊來當炮灰使,於是整八十五師就毫不意外地承擔了主攻汨羅江的任務。
    八十五師師長吳紹周出身於黔軍王天培部,北伐期間,王天培被大師誘殺吞並部屬,吳紹周這才被動地轉投中央軍門庭,他雖然年齡大、資曆深又數有戰功,但卻始終擠不進黃埔圈子,所以才派來擔任了這支炮灰師的師長。
    都是江湖上混成精的人,吳紹周又不比胡璉少個腦子,一看東集團這個布陣就猜到了其中暗藏的名堂。
    於是吳紹周比照著胡璉的辦法,讓才新近歸屬自己管轄的第二一六旅頂在前頭,而自己的基幹部隊第二十三旅、一一零旅則待在後頭抱團龜縮,隨時準備跑路。
    ps:淮海時,廖運周將軍率領一一零師起義,但這時候他是二十三旅的旅長。
    因此,國軍雖然在嶽陽方向出動了整整十萬大軍,但實際真正投入到作戰中交上火的僅有一個第二一六旅,如此的戰鬥強度自然絲毫奈何不了有汨羅江可依托的第四軍。
    曾曉在江北岸看著戰況,隻覺得心頭像是有一萬隻螞蟻再爬般癢得難受,他多次給野司發報請求率部渡江進攻,別的不敢保證,吃掉對方一到兩個旅還是至少不成問題的。
    曾曉的請戰電報遭到了趙驥毫不猶豫的拒絕,不僅是拒絕,還有幾句措辭嚴厲的提醒警告,你給我守好汨羅江防線就行了,沒有命令嚴禁主動出擊。
    作為直屬過趙驥指揮的前特務連長,曾曉在服從命令上向來是沒問題的,於是收斂心情老老實實地隔江跟第二一六旅打起了防禦戰。
    要想渡江,就必須先火力壓製,整八十五師在軍調期間也得到了部分美械、倭械加強,比如第二十三旅和第一一零旅就部分裝備了九二步炮、美製1步槍、火焰噴射器和一個連的3坦克。
    但由原六十四師殘部改編來的第二一六旅卻在改編中連湯都沒喝上,依舊隻能靠著幾門舊式北洋山炮跟第四軍的德製火炮對轟,交戰首日就被摧毀殆盡。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何況第二一六旅旅長李楚瀛也談不上是什麽巧婦,於是摸魚混時間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李楚瀛把主力拉出第四軍火炮射程以外,隻派出零星小股部隊時不時朝對岸的巡邏部隊打上幾槍表示自己還在依照命令組織攻勢。
    作為東集團臨時指揮官的胡璉自然知道前線的具體戰況,但他本來也對攻克嶽陽不報什麽奢望,也就懶得去督促吳紹周真正發起強攻,炮灰也是土木係的炮灰呀,何必白白拿來為他人買單。
    胡璉此刻更關心的是荊州方向中集團的動向,他不斷派出偵察兵往中線打探消息,隻要那邊一敗就準備馬上撒腿跑路,免得自己被丟下成為一個孤立的突出部。
    喜歡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請大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