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良言相勸

字數:3091   加入書籤

A+A-


    看著一輛輛在生產線上開下來的十輪卡,廝殺半生自以為見慣了大場麵的陳明仁不由震驚得張大了嘴巴合不起來——自己當寶貝一樣愛惜的十輪大卡,共軍居然可以自行量產!
    因為重慶至宜昌間的道路狀況實在過於惡劣,以當時的減震技術水平,車輛在這樣的路況下長途行駛極易造成損壞,所以無論陳明仁還是闕漢騫都舍不得把寶貴的十輪卡拿來跑山路。
    國軍不能自產車輛零件,進口又太貴,所以車輛一旦出現零部件損壞就會導致整車癱瘓,最後隻能作為備用零部件儲存起來,別的車哪裏壞了就從這輛車來拆,所以國軍的車輛出勤率特別糟糕。
    不止是車,其它的美械武器也一樣,東西好是好,但對於後勤保障的要求也隨之水漲船高,國軍一直堅持要用美械武器充門麵壯膽,完全不考慮自身的實際保障能力,仿佛隻要手裏拿的是美械就能無敵於天下。
    國軍實力最豪橫的時候就是剛換裝美械時,因為那時候剛到手的美械武器狀態最好,可隨著戰爭的推進,這些美械的完備率越來越低,國軍的戰鬥力也就開始大幅滑坡了。
    與之相反的是,華野部隊在大量繳獲美械以後並沒有成建製換裝部隊,後來的誌願軍也嚴禁戰士們擅自使用繳獲的美械,因為無法得到良好保障的先進武器不僅不是實力的加成器,反而會拖累部隊原有的戰鬥力。
    陳帥就曾結合我軍當時的後勤實際指出:美械化害多利少,最多不過利害相等……美械使火力增強,但消耗彈藥甚多,缺少運輸工具,供給不上。
    ……
    更令陳明仁震撼的是工廠牆上的一麵橫幅,橫幅上書寫的內容使得他的心情在震撼之餘久久不能平複——金錢買不來國防現代化!
    陳明仁如癡如醉地在心頭反複默念著這句話。
    是呀!國軍因為無法自產零件而不敢放手使用先進的十輪卡,直接導致了前線部隊的後勤跟不上戰鬥消耗,整五十四師就是因為缺糧少彈而被中野一擊即潰的。
    要是這些武器裝備都能實現國產的話……
    考慮到陳明仁在原時空中的曆史地位,趙驥特意親自過來陪同參觀,他一看陳明仁的表情就猜到了對方心中所想。
    “不知陳將軍會不會開車,不如親自試駕一下我軍自產的卡車,看看比不比美國佬的進口貨差?”趙驥拉開一輛十輪卡的車門熱情地邀約道。
    殺人還須誅心!
    陳明仁轉過頭偷偷抹了下眼睛,然後才勉強擠出一個笑容:“好,我就試一試你們的解放牌卡車”。
    駕駛室內,趙驥坐在副駕位置對陳明仁悠悠說道:“陳將軍是抗倭名將,不知尊駕以為我們中國軍隊與倭軍相比,所欠缺的究竟是什麽?”
    陳明仁默思片刻後答道:“器不如人,組織度亦不如人”。
    “陳將軍果然與我所見略同”,趙驥拊掌一笑,“所謂器不如人,其實就是一個農業國與一個工業國在生產力差異上的直觀體現,不知陳將軍想過沒有,為何國府執掌全國政權數十年卻在工業建設方麵毫無建樹?”
    不等陳明仁開口,趙驥就自己續道:“因為國府代表的是買辦資本的利益,造不如租,租不如買,所以隻有花費天價進口外國武器才能填飽那些大買辦們的腰包”。
    趙驥把王守競自籌資金想要建立汽車廠、飛機廠卻遭孔祥熙橫加阻攔,樊慶笙成功試製青黴素卻被宋子文批為多此一舉的事情講給了陳明仁聽:“這二位現在都在我們這邊大展拳腳,這座汽車廠就是王守競教授在我們的支持下建立起來的”。
    “該死!真該死!有如此政府,焉能不器不如人”,陳明仁聽完狠狠地錘了一下方向盤,“我早就知道這幫蟲豸不幹人事,可沒想到……沒想到他們居然這般過分,全然把一己之私淩駕於國家大事之上!”
    趙驥見陳明仁發怒,於是暗暗會心一笑接著說:“再說說組織度不如人,其實準確來說,不是中國軍隊的組織度不如倭寇,應該僅僅隻是國軍的組織度不如倭寇”。
    “國黨最初的基層組織最早是由我黨幫忙建立的,這一點想必陳將軍應該清楚吧?”
    陳明仁默默點了點頭,他是黃埔一期生,親身經曆過大革命時期,自然知道當時的情況,比如視牛頓為天敵的“永動機發明者”黃維就是受方誌敏同誌的推薦才報考黃埔軍校的。
    “可四一二政變以後,國黨的組織架構還能不能稱之為一個革命的政黨,陳將軍自己應該心頭有數,這就是組織度不如人的根本原因”。
    四一二期間,死在國軍屠刀下的我黨同誌有兩萬多人,而死在他們自己人屠刀下的國黨黨員卻有二十多萬人,整個國黨的基層組織幾乎被大師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則是北洋時代遺留的地主豪紳,從此變成了一個根本性質完全不同的政黨。
    “現在的國黨壓根兒談不上是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政黨,不過就是個新軍閥罷了”,趙驥盯著陳明仁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說道,“我不知道尊駕當初從軍是何理想,若是也想做個軍閥作威作福的話,那我今天這番話可是白費唇舌啦”。
    聞言,一滴冷汗從陳明仁的額頭滑下。
    身為穿越者,趙驥是知道陳明仁後來的作為的,他率部在湖南起義時,沒有跟我方提任何關於他私人的條件,隻求能善待他麾下的士兵。
    後來延安詢問他是想從政還是想帶兵時,他表示非常想要試一試指揮我軍戰士作戰是什麽感受,並毫不留情地剿滅了大量國軍留下的部隊和招安的土匪。
    陳明仁這個黃埔生和大師從來不是一條心,不然也不會有昆明當麵頂撞和後來的種種行為發生,趙驥相信他在認清現實以後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陳將軍,難道你就不想為國軍、為人民而作戰嗎?”
    喜歡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請大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