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新建第十軍

字數:3027   加入書籤

A+A-


    陳明仁的胸膛劇烈地起伏著,麵部肌肉也因為內心的糾結而扭擰著,顯然這對他而言不是一個輕易就能做出的決定,需要考慮的方方麵麵實在太多。
    “陳將軍是在擔心家人的安危嗎?”趙驥輕笑著遞上一封書信。
    陳明仁滿腹疑惑地接過信展開查讀,越看臉上的青筋便越是猙獰扭曲:“這些王八龜孫子,他們竟敢如此!”
    信是陳明仁長子陳揚釗寫的,他是金陵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後來參軍在國軍當了一名上尉參謀,陳明仁被俘後,南京國防部以他忠奸難辨為由,免去了他的軍職罷歸湖南醴陵老家。
    陳揚釗既沒了軍餉養家,老家的田產又都被陳明仁昔日得罪過的仇家巧取豪奪,就連下地種田供養老母妻兒都不可得,全家人的日子過得甚是淒慘。
    陳明仁把信死死攥住良久,然後怒目問道:“趙司令,你這是想拿我的家人安危來脅迫我為貴軍效力嗎?”
    “陳將軍這是拿我當你校長看啦?”趙驥坦然一笑,“還是你覺得我軍缺了你這位悍將就打不了勝仗?”
    “首先,如果你單單是因為擔心家人安全才加入我軍的話,即便你肯,我也絕不敢收,因為我軍和國軍不同,絕不會為了一時之小利而脅迫收買一個誌不同道不合的人來當戰友”。
    中央特科當年在上海搞情報戰時就定下過死規矩,一不搞美人計,二不搞金錢收買,因為靠這些下作手段吸納進組織的人在忠誠度上是極不可靠的,誰敢跟這樣的戰友背靠背上戰場。
    “其次,陳將軍你雖然在國軍將領裏尚屬能戰,但我們中野可不缺能打的人,能與尊駕並肩齊驅甚至更勝一籌的不止一個兩個”。
    你的確是開國上將,可我們中野的政委、參謀長也是一樣的,副司令陳光要是能活到授銜的話大概率也少不了一個上將銜,至於另一位副司令郭勳祺,你不過就是在四平擋了一段時間等來援軍嘛,他當年可是力挫過七位元帥的狠人。
    陳明仁被趙驥這句話噎得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憋了好半天才說道:“那這封信是……”
    “是為了讓你看清南京那位真實的嘴臉”,趙驥說完又丟出一張報紙,“對了,你昔日的頂頭上司孫元良這一仗不僅無過,反而還獲頒了一枚青天白日勳章,黑鍋都被你一個人全背了”。
    “艸!”陳明仁忍不住罵了一句髒話,終於被眼前的這張《中央日報》搞破防了,最後的心理防線全麵崩塌,“我決定了,從今天起脫離南京政府,往後當依人民立場,與人民軍隊為伍,以新生之精神打倒封建獨裁和買辦資本,為建立新民主主義之中國而戰鬥!”
    “我代表中野全體官兵,歡迎陳將軍的加入”,趙驥伸手與陳明仁緊緊握在一起。
    這次華中阻擊戰打到一半時,趙驥就向陝北中央去電請示如果俘虜了國軍高級將領該如何處置。
    為此,延安親自回電批示,若能促使蔣之嫡係參加我軍,代表性特殊,意義十分重大,可以突出我黨對迷途知返人士的包容性。
    在陳明仁具體的任職問題上,延安也特批允許他出任軍職,其實在原時空軌跡中,陳明仁也是以黨外人士的身份擔任過兵團司令、軍長、省軍區副司令員等軍內職務的。
    陳明仁隨即就被任命為華中野戰軍副司令員兼新組建的第十軍軍長。
    陳明仁的加入在整五十四師、整七十一師俘虜中掀起了一場不小的風波,因為這兩支部隊的上下官兵都知道,陳明仁是黃埔一期的畢業生、北伐惠州城的先登英雄、滇西反攻戰的模範軍長,跟他比,孫元良和闕漢騫算個屁。
    陳明仁素來對部下很好,從不克扣軍餉或者貪汙軍需,在士兵中口碑極佳,所以趙驥給他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收編國軍俘虜。
    很多本來還對加入我軍心懷揣揣的俘虜兵一看陳明仁都降了,本著對這位老上司的信任,也覺得有他在中野當靠山應該不至於被欺負,再加上多日來的思想教育,於是紛紛表示願意加入我軍。
    趙驥讓陳明仁把俘虜兵打散編入原有的老部隊,再從老部隊中抽出幹部和骨幹士兵來組建成立新的第十軍。
    至於闕漢騫和向鳳武等被俘的國軍將領,中央要求中野專門設立一個監獄予以關押,並以精神改造為主的目的對他們進行教育。
    趙驥給這些被俘的國軍將領挑了一個不錯的地——武漢洪山監獄。
    洪山監獄位於美麗的湯遜湖畔,趙驥之所以挑這裏,是因為這裏是後世湖北省關押高級職務犯罪和重大經濟犯罪分子的地方,能進來的不是高管就是商界大佬,號稱監獄界的eba,想來應該是個不錯的可以用來改造身心的所在。
    偌大的洪山監獄眼下還顯得有些冷清,但趙驥相信自己很快就能讓闕漢騫、向鳳武在裏邊開同學會和戰友會。
    臨陣才選擇投降的陳鼎勳雖然沒能得到在洪山欣賞湯遜湖美景的待遇,但也不可能繼續出任軍職帶兵打仗。
    請示中央以後,趙驥讓武漢市長杜斌彬給他在政府裏安排了一個有名無實的副市長職務,借此告訴所有國軍雜牌將領——要起義就趁早,越拖得晚待遇就越差。
    就在中野打贏華中阻擊戰的時候,全國其他戰場也陸續分出了勝負。
    蘇中戰場,502率部以三萬人迎戰國軍十二萬之眾,一個半月內連續作戰七次均獲得勝利,共殲敵五萬餘人,一時間在黨內軍內聲名鵲起。
    東北那邊則不太順利,國軍包括新一軍、新六軍兩大王牌主力在內的精銳主力攻破山海關,而後長驅直入,一度兵臨鬆花江,好在我軍采取了南拉北打、南打北拉的兩麵牽製戰術,才總算暫時穩住了陣腳,沒叫國軍全占東北。
    喜歡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請大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