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東海縣無限製格鬥賽。

字數:3089   加入書籤

A+A-


    2036年8月3日·長安皇宮
    晨光透過雕花窗欞灑進寢殿,李世明卻罕見地未出現在太極殿的朝會上。這位大唐皇帝正仰臥在龍榻上,鼾聲如雷,連貼身太監都隻敢隔著三重紗簾輕聲喚道:"陛下……已過辰時了……"
    ——連續半年的戰爭,讓他親身體驗了一把"隋煬帝征高句麗"的憋屈。六十萬陣亡將士的名冊堆滿偏殿,輕重傷員擠爆了沿途醫館。更諷刺的是,東北聯軍僅用二十七萬傷亡就扛住了大唐的鋼鐵洪流,活像當年芬蘭用雪地遊擊戰拖垮蘇聯紅軍。
    "滾!"李世明突然抓起玉枕砸向紗簾,"朕連後宮的門往哪開都不知道……"翻個身又沉沉睡去,龍袍下露出半截淤青的胳膊——昨夜他竟偷偷去了東海縣衝突現場。
    ……
    山東江蘇交界·東海縣衝突現場
    停戰協定簽署後的第七天,邊界線兩側已壘起半人高的沙袋牆。大唐邊軍提著包鐵警棍來回踱步,東北聯軍則用防爆盾牌拍擊地麵,沉悶的撞擊聲驚飛蘆葦蕩裏的水鳥。
    "唐狗!沒膽子開槍是吧?"聯軍壯漢王鐵柱掄起纏滿麻繩的長棍,棍頭還釘著幾枚生鏽鐵釘,"老子這根"狼牙棒",專治軟骨病!"
    對岸校尉張德彪反手將警棍甩得呼呼作響:"東北蠻子就會耍嘴皮子!"突然壓低聲音對副手道:"看見沒?他們盾牌上那道裂痕——待會專攻那裏!"
    沒有槍炮,沒有導彈。雙方軍官早達成默契:
    1. 人數限製:各出300人,多一個算違約
    2. 武器禁令:禁用刀刃、弓弩,違者軍法處置
    3. 軍官守則:隻準罵街不準下場——畢竟"大將不可輕動"
    "列陣!"隨著哨響,六百條漢子轟然相撞。
    ……
    東北聯軍采用"維京盾牆"戰術:
    前排半蹲抵盾,縫隙間刺出長棍
    中排踩著戰友膝蓋躍起,專砸天靈蓋
    後排拎著灌沙麻袋,見縫就砸人腳趾
    大唐邊軍則活用警械技巧:
    三人一組背靠背,警棍絞住長棍反關節
    防爆盾斜45度撞擊,專挑下盤不穩者
    暗藏石灰粉的布包,近身就揚人眼睛
    "啊!"王柱突然慘叫——張德的警棍精準捅進盾牌裂縫,碎木碴紮進他小臂。鮮血剛滲出來就被凍成冰碴,零下二十度的寒風把傷口凍得發白。
    "撤!換二隊!"聯軍陣中響起嗩呐聲,三十名披熊皮的壯漢踩著冰橇滑入戰場。這是長白山獵戶組成的奇兵,冰橇刀刃在陽光下泛著藍光。
    ……
    哈爾濱指揮部
    鄭安宙盯著察打一體無人機傳回的畫麵,突然拍碎茶碗:"好!打得好!"
    林周推著眼鏡分析數據:"根據《停戰協定》第13條,冷兵器衝突不觸發違約條款。"他調出氣象圖補充:"今夜寒潮來襲,建議給前線送烏拉草鞋墊。"
    周勇往嘴裏扔了顆炒黃豆:"要不下回讓他們上刺刀?反正不算熱兵器……"
    長安軍機處
    尉遲雄把戰報摔在沙盤上:"陛下,這是挑釁!"
    剛睡醒的李世明披著單衣走來,突然指著畫麵裏一個捂眼睛的唐軍:"這兵演技太差!石灰粉哪能真撒?"抓起朱筆批注:"賞此兵三十軍棍——演戲要演全套!"
    ……
    臨時醫帳裏,軍醫老孫頭正給骨折的士兵正骨。
    "哢嚓!"
    "嗷——!"小兵疼得咬斷嘴裏木棍。
    老孫頭往傷腿潑了瓢燒酒:"算你運氣!要是熱兵器時代,這條腿早炸飛了!"突然壓低聲音:"知道為啥讓咱們用棍子打?"
    小兵搖頭。
    "上頭要練巷戰呐!"老孫頭係緊夾板,"等開春雪化了,長安城裏見真章!"
    帳外傳來此起彼伏的慘叫——今天"戰果"統計如下:
    骨折:大唐42人,聯軍38人
    腦震蕩:大唐17人,聯軍23人
    罵街導致聲帶撕裂:雙方軍官各3人
    ……
    夜幕降臨時,李世明終於踏進久違的椒房殿。
    貴妃撫著他肩頭淤青:"陛下這是……"
    "摔的。"皇帝抓起鎏金酒壺猛灌,"愛妃啊,你說——"他突然指向東北方向:"鄭安宙這會兒在幹啥?"
    哈爾濱指揮部裏,鄭安宙正把烏拉草塞進戰靴:"傳令!明日停戰休整,給唐軍送五十車凍梨——就說老子請他們潤潤嗓子!"
    千裏之外的戰線上,雪花漸漸掩埋了血跡。這場荒唐的"棍棒戰爭",不過是兩個巨鱷在冰層下的第一次試探。
    喜歡地鐵離去,安東星人廢土旅程請大家收藏:()地鐵離去,安東星人廢土旅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