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饑荒,械鬥和擴張,

字數:4331   加入書籤

A+A-


    第六十二章:饑荒、械鬥與擴張
    2036年8月7日·哈爾濱總指揮部
    窗外暴雨傾盆,雨水順著玻璃窗嘩嘩流淌,指揮部內的燈光在雨幕中顯得格外昏黃。
    鄭安宙、林周、周勇三人圍坐在桌前,麵前攤著一摞戰報和文件。
    “267起邊境衝突,全是冷兵器械鬥?”周勇捏著報告,嗤笑一聲,“李世明這王八蛋,正麵打不過,就搞這種小動作?”
    鄭安宙灌了口烈酒,咧嘴一笑:“他也就這點出息了。”
    林周推了推眼鏡,翻看著另一份文件:“第一批接收的東吳人,營養不良率高達92,涵蓋雲南、貴州、廣東、廣西……幾乎整個南方。”
    周勇冷笑:“大唐那邊糧食不夠,就把人當牲口賣給我們?”
    “來多少,養多少。”鄭安宙敲了敲桌子,“正好,咱們準備在外東北擴張,缺的就是人手。”
    ……
    林周調出一張泛黃的地圖,上麵標注著2013年7月6日核爆後的主要城市——首都、魔都、廣州、重慶……全都畫上了輻射標誌。
    “23年了……”他低聲說道,“除了東北和大唐在核戰爆發前也是被炸了一頓,咱們連指揮部都是建在郊外的,輻射值都還在能接受的水平,其他地方基本都成了廢土。但是活下來的居民們在邊緣建立新的定居點,”
    周勇叼著煙,眯起眼睛:“大唐那邊好歹還能讓大部分人吃上飯,東吳?嗬,一群血汗工廠老板和貪官掌權,活該被滅。”
    鄭安宙冷笑:“姓孫的還算條漢子,自殺殉國,李世明給他厚葬了。其他人?鴻門宴吃完直接扔亂葬崗,唯一的‘優待’就是遺像邊框鑲金——死都死得像個笑話。”
    ……
    林周展開另一張地圖,手指點在外東北地區——黑龍江以北、烏蘇裏江以東的廣袤土地。
    “這裏曾經是華夏的領土,現在是無主之地。”他推了推眼鏡,“核戰後,剩下有反抗能力的俄國人基本死絕了,剩下的幸存者組織規模很小,擋不住我們。包括海參崴,”
    鄭安宙咧嘴一笑:“正好,新接收的東吳人全扔過去開荒,建農場、修公路、恢複工業。”
    周勇搓了搓手:“咱們的汽油、彈藥、精密儀器,總不能全靠老林吧?得有自己的生產基地!”
    林周瞥了他一眼,沒接話。
    “李世明賣人,說明大唐的糧食壓力已經很大了。”林周分析道,“東吳被滅後,南方饑荒更嚴重,他隻能靠甩包袱緩解。”
    鄭安宙嗤笑:“他以為賣人就能解決問題?天真!”
    “不過……”周勇摸了摸下巴,“咱們接收這些人,短期內糧食壓力也會增加。”
    林周點頭:“但長期來看,勞動力就是資源。外東北的黑土地能種糧,森林能伐木,廢棄城市能搜刮工業設備。”
    鄭安宙拍板:“就這麽定了!先消化這批人,再往外東北推進!”
    ……
    話題又轉回那267起械鬥事件。
    周勇咧嘴一笑:“說起來,咱們的士兵最近打架水平見長啊!”
    鄭安宙哼了一聲:“李世明的人也就這點本事了,正麵打不過,就搞小規模衝突找場子。”
    林周推了推眼鏡,冷靜分析:“從戰術角度看,這種低強度摩擦既能練兵,又能試探對方防線弱點,還不違反停戰協議。”
    周勇拍桌:“那咱們也得‘以牙還牙’!明天開始,專門挑大唐的巡邏隊‘切磋’!”
    ……
    夜深了,雨勢漸小。
    鄭安宙站在窗前,望著漆黑的夜空。
    “23年了……”他低聲喃喃,“核戰毀了世界,但也給了我們重建的機會。”
    林周合上文件,淡淡道:“外東北隻是開始,未來的華夏,不會再有大唐和東北之分。”
    周勇咧嘴一笑,舉起酒瓶:“那就——為了統一,幹杯!”
    ……
    此時第一批東吳移民蜷縮在臨時搭建的棚屋裏,捧著熱騰騰的玉米糊,眼神裏混雜著惶恐與茫然。
    “都聽好了!”東北聯軍的軍官踩著木箱高喊,“外東北要重建,缺的是拿槍的漢子,也缺能掄鎬頭的爺們!”
    他舉起一把56式半自動步槍:“願意加入建設兵團的,發槍、發棉衣,發農具,打下的地盤自己建!”
    這時候人群騷動起來。人群中,一個瘦高的年輕人猶豫著站了出來,他聲音顫抖卻堅定:“長官,我願意去!”軍官滿意地點點頭,“好樣的!”接著,越來越多的人受到鼓舞,紛紛站起身表示願意加入建設兵團。所有在場軍官們示意大家坐下讓手下人把地圖搬過來,
    而大家就看著軍官展開地圖,指向黑龍江以北的廣袤土地:
    “這裏曾經是華夏的領土!”他敲著圖紙上的標記,“現在是無主之地,有廢棄的農場、礦山、工廠——誰搶到,就是誰的!怎麽經營,那全看你們的本事了,”
    幾個原東吳的年輕士兵擠出人群:“長官,給槍真能自己圈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槍是打野獸的,地是種糧食的!”軍官冷笑,“外東北的變異狼群比坦克還凶,沒槍連骨頭都剩不下!”
    【武裝墾荒的規則】
    1. 編製:每50人編為一個墾荒連,配10支步槍、2挺輕機槍
    2. 分配:開墾的土地前三年免賦稅,收成按“三七分”兵團三成,個人七成)
    3. 武裝:遭遇匪幫或變異獸群時,可呼叫裝甲車支援
    “記住!”軍官指著遠處正在裝車的t55坦克,“你們不是難民,是東北聯軍的建設兵團——種地拿鋤頭,拚命就得用這個!”
    ……
    林周在指揮部向鄭安宙匯報:“蘇聯時代留下的基礎設施還能用,但輻射值超標區域得繞開。”他調出衛星圖,“建議優先搶占共青城附近的農機站,那裏有未損壞的聯合收割機。”
    周勇咧嘴一笑:“讓東吳人打頭陣?妙啊!死了不心疼,活了賺地盤!”
    鄭安宙搖頭:“發槍是為了讓他們賣命,不是送死。”他點了點地圖,“派兩個裝甲連壓陣,遇到俄國殘部直接碾過去!反正經過一番訴苦大會後,他們也認可我們了,咱們不是畜生,老周。”
    ……
    次日拂曉,三百名東吳移民穿上墨綠色的棉軍裝,扛著捆捆烏拉草和種子袋,登上改裝過的裝甲運兵車。車身上刷著標語:
    “槍杆子保命,鋤頭子吃飯”
    車隊駛過黑龍江的浮橋時,有人突然指著江麵驚呼——
    三頭變異東北虎正在撕咬野鹿,琥珀色的眼珠冷冷盯著人類。
    “看什麽看?”老兵踹了一腳新兵,“到了外東北,你們就是食物鏈頂端!”
    而此時第1批建設兵團已經深入外東北境內,墾荒連用拖拉機犁開荒草,在廢棄的蘇維埃宮牆上刷下新標語:
    “華夏人的血,澆華夏人的地”
    喜歡地鐵離去,安東星人廢土旅程請大家收藏:()地鐵離去,安東星人廢土旅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