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從山東聊城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石油勘探專家郭旭升
字數:7191 加入書籤
院士出生地
郭旭升院士,1965年4月5日出生於山東聊城。
聊城,古稱東昌,現為山東省一個地級市,它位於山東省西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西部靠漳衛河,南部和東南部與河南省及山東省的濟寧市、泰安市、濟南市為鄰,北部和東北部與德州市接壤。
聊城曆史悠久,春秋時期,這裏為齊國地界,秦時設聊城縣,因位於古聊河今徒駭河)畔而得名。
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大運河聊城段始建。
清朝時,聊城等屬東昌府。
1949年8月聊城專區成立,屬平原省。
1997年8月,撤銷聊城地區和縣級聊城市,設立地級聊城市。
聊城人文底蘊深厚,這裏是黃河文明和運河文明共同孕育的古城,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500多年的建城史,齊魯文化、中原文化、燕趙文化、秦晉文化在此交織。
聊城境內有400多處文物古跡、大運河1處世界文化遺產,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三國時期的曹植墓、明代的光嶽樓、清代的山陝會館等都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許多文學名著,如《水滸傳》《聊齋誌異》《老殘遊記》等古典名著中描述的許多故事都發生在聊城,如景陽岡武鬆打虎等,為聊城增添了濃厚的文化色彩。
聊城名人輩出,古代名人有戰國軍事家孫臏、唐初名相馬周、哲學家呂才、宋代醫學家成無己、清代開國狀元傅以漸、“義學正”武訓等,他們在軍事、政治、哲學、醫學、教育等領域都有著重要貢獻。
近現代名人有抗日名將張自忠、範築先,國學泰鬥傅斯年、季羨林,國畫大師李苦禪,領導幹部的楷模孔繁森等,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激勵著後人。
出生地解碼
郭旭升院士出生於山東聊城,聊城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成長環境對他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聊城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是黃河文明與運河文明的交匯之地,孕育了眾多曆史名人。
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成長,郭旭升可能自幼就受到傳統文化中勤奮好學、勇於探索、追求卓越等精神的熏陶,激勵他在學術道路上不斷進取。
聊城重視教育,擁有一定的教育資源和良好的教育傳統。
當地的學校和老師為郭旭升提供了係統的知識教育和學習引導,幫助他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培養了他的學習能力和科學思維,為他日後在專業領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聊城人民具有樸實、堅韌、勤勞的品質。
家鄉的這種精神特質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郭旭升,讓他在麵對科研中的困難和挑戰時,能夠保持堅韌不拔的毅力。
他堅持不懈地追求科學真理,以勤勞和智慧在石油勘探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為家鄉爭光,為國家的能源事業做出貢獻。
當然,郭旭升院士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個人的天賦、努力、機遇以及在工作中不斷積累和創新等。
但出生地的文化、教育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為他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和助力。
院士求學之路
1981年—1985年,郭旭升就讀於山東師範大學地理係地理專業,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85年—1988年,郭旭升就讀於山東師範大學地理係自然地理專業,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1998年—2001年,郭旭升就讀於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質學專業,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求學之路解碼
郭旭升院士的求學經曆豐富而紮實,各個階段的學習都對他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深遠影響。
郭旭升本科階段在山東師範大學地理係地理專業學習,他對地球表麵的自然現象、人文環境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有了廣泛的認識。
這培養了他從宏觀角度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為後續深入研究地質相關領域提供了廣闊的視野和綜合的思維方式。
郭旭升碩士階段在山東師範大學地理係自然地理專業學習,他進一步專注於自然地理領域。
期間,他對地貌、水文、氣候等自然要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自然地理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提升了他對地質現象的觀察和分析能力,為其從事石油地質等研究中的地質背景分析奠定了堅實基礎。
郭旭升博士階段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質學專業學習,他接觸到了該領域最前沿的理論和研究成果,跟隨頂尖學者進行科研工作,極大地拓寬了學術視野。
通過博士階段的學習和研究,他在地質學領域打下了深厚的專業基礎,掌握了先進的研究方法和技術。
這使他能夠深入探索地球內部的奧秘,為在石油勘探開發等領域取得創新性成果提供了關鍵的專業支持。
郭旭升院士的求學之路是一個不斷積累知識、提升能力、拓展視野的過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從地理專業的廣泛基礎到自然地理的深入鑽研,再到地質學的專業深耕,每一個階段都為他的學術成長和科研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終助力他在石油地質領域取得卓越成就,成為一名傑出的院士。
院士從業之路
1988年—1993年,郭旭升擔任勝利石油管理局地質科學研究院研究組組長、工程師。
1993年—2000年,郭旭升擔任勝利石油管理局勘探事業部高級工程師。
2000年—2002年,擔任中石化油田部南方海相油氣勘探項目經理部常務副經理。
2002年—2007年,郭旭升擔任中石化南方勘探開發分公司勘探處處長。
2006年—2010年,郭旭升擔任中石化南方勘探開發分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川東北勘探前線指揮部指揮。
2007年—2014年,郭旭升擔任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總經理。
2014年,郭旭升擔任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總經理。
2019年11月,郭旭升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2年7月,郭旭升擔任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
2024年1月,郭旭升任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地質師。
從業之路解碼
郭旭升院士豐富的從業經曆,對他後來成為院士有著多方麵的深刻影響。
郭旭升在勝利石油管理局,從研究組組長到勘探事業部高級工程師,他深入參與油田地質研究和勘探工作。
在基層的實踐中,他積累了豐富的油田地質資料和實際勘探經驗,熟練掌握了石油地質勘探的常規技術和方法,為後續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郭旭升在擔任研究組組長期間,他鍛煉了團隊領導能力,學會如何組織和協調團隊成員開展科研工作,為日後承擔更重要的領導職務積累了管理經驗。
郭旭升在擔任中石化油田部南方海相油氣勘探項目經理部常務副經理等職務期間,他投身於南方海相油氣勘探這一具有挑戰性的新領域。
他需要麵對複雜的地質條件和全新的勘探難題,這促使他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新方法,拓寬了學術視野,提升了應對複雜問題的能力。
郭旭升擔任分公司多個領導職務以後,他負責川東北勘探前線指揮部指揮以及分公司總經理等工作。
郭旭升參與並主導了一係列勘探戰略的規劃和實施。
他不僅要從技術層麵指導勘探工作,還要從管理和戰略層麵統籌資源、協調各方力量。
這極大地提升了他的綜合領導能力和戰略眼光,使他能夠從宏觀角度把握石油勘探開發的發展方向。
郭旭升在擔任中石化勘探分公司總經理等職務期間,他負責更廣泛的勘探業務,進一步積累了全麵管理經驗,在石油勘探行業內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他能夠整合行業資源,推動技術創新和合作交流,為行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更高的聲譽和認可。
郭旭升在擔任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和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地質師等職務期間,他站在行業前沿,引領石油勘探開發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發展方向。
他憑借豐富的從業經驗和深厚的專業素養,推動了一係列關鍵技術的突破和創新,為中國石化的油氣勘探事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也為他當選院士增添了重要的砝碼。
郭旭升院士的從業之路是一個不斷積累、成長和突破的過程。
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他通過實踐積累、技術創新、團隊領導和戰略規劃等多方麵的鍛煉,逐漸成為石油勘探領域的領軍人物,為他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院士科研之路
郭旭升院士是石油天然氣地質和勘探專家,在頁岩氣和超深層天然氣勘探領域取得了諸多突破性成果。
他主持發現了我國首個大型頁岩氣田——涪陵氣田,以及首個超深層生物礁大氣田——元壩氣田,也是普光氣田的主要發現者之一。
這些發現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的能源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郭旭升通過複雜構造區高成熟頁岩氣成藏機理研究,提出中國南方海相頁岩氣“二元富集”規律新認識,指出沉積環境是富集高產的基礎,保存條件是關鍵。
他還創新提出“三元控儲”和“多元供烴,複合控藏”理論,為海相天然氣勘探提供了理論支撐。
此外,郭旭升院士團隊提出了頁岩油氣源 儲耦合類型的統一劃分方案,將其分為源 儲分離型、源 儲共生型和源 儲一體型,明確了不同類型的地質內涵與控油氣機理。
麵對超深層天然氣勘探難題,郭旭升院士團隊研發成功儲層預測技術,解決了超深層氣田的勘探問題。
在頁岩氣領域,他們研發了頁岩氣高精度成像技術,將深度誤差控製在1以內,並基於頁岩破岩機理創造了分段壓裂技術,有效助力破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涪陵頁岩氣勘探開發過程中,郭旭升院士團隊推動實現了鑽機、壓力裝備等關鍵裝備的本土化研發製造,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我國頁岩氣開發的自主能力。
郭旭升院士主持鑽探了我國首口超5000米、亞洲最深地熱科學探井——福深熱1井,實現華南火成岩地區深層高溫地熱資源新突破,為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
郭旭升院士認為攻關us等技術,大幅提高頁岩油氣采收率技術,建立頁岩油氣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地質工程經濟一體化技術管理模式,是實現頁岩油氣開發提速、提效、降本的關鍵措施。
科研之路解碼
郭旭升院士的研究成果為他後來當選院士奠定了堅實基礎。
他創新提出南方海相頁岩氣“二元富集”理論,發現涪陵氣田,實現我國頁岩氣勘探戰略突破。
他還構建深層油氣成藏理論,在塔裏木盆地突破8000米超深層油氣勘探“死亡線”,發現元壩氣田等。
這些成果豐富和發展了海相油氣成藏理論,推動我國油氣勘探開發向深部拓展。
他因重大理論與技術突破,獲多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
他的成果具有重大科學價值與社會經濟效益,彰顯了他在油氣勘探領域的卓越貢獻,助力他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後記
郭旭升院士的出生地山東聊城,其文化底蘊深厚賦予他勤奮鑽研、勇於進取的精神。
求學之路上,他在山東師範大學打下地理專業基礎,後於中科院獲博士學位,係統的學術訓練使他具備了紮實的理論知識,為他的後續科研工作築牢了根基。
從業之路中,他從勝利油田到中石化南方勘探開發分公司,在不同崗位上,他積累了豐富實踐經驗,提升了他的科研轉化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科研之路上,他長期奮戰一線,主持參與多項科研項目,創新提出“二元富集”等理論,發現多個氣田,取得一係列重大成果。
以上這些因素相互交織、共同作用,最終使他成功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溫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
喜歡院士之路請大家收藏:()院士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