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從湖南桃源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電力控製專家郭劍波
字數:7279 加入書籤
郭劍波院士,1960年3月6日出生,湖南省桃源縣人。
桃源縣位於湖南西北部、沅江中下遊,東與臨澧縣、鼎城區、武陵區接壤,西與慈利縣、永定區、沅陵縣交界,南與安化縣為鄰,北與石門縣毗連。
桃源縣曆史悠久,夏商周時,這裏屬荊州境地,春秋戰國屬楚,秦朝屬黔中郡。西漢時為臨沅縣一部分,東漢時部分屬沅南縣。
隋文帝平陳後,沅水流域下遊置嵩州,尋改朗州,煬帝大業三年廢朗州置武陵郡,桃源地域屬武陵縣。
宋太祖乾德二年,桃源地域從武陵縣析出,得名桃源縣,縣治設於沅水北岸。
明洪武二年,桃源複降為縣,屬常德府。
清宣統三年,革命黨起義後,桃源知縣改稱縣知事,縣衙改稱縣知事公署。
民國3年,桃源縣改屬武陵道,民國5年改屬辰沅道,民國11年,道製廢除,僅存省、縣兩級。
民國26年,屬湖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民國29年調整行政區劃,屬第四區。
1949年7月27日桃源解放,屬常澧區,8月28日起屬常德區,後屬常德市至今。
桃源縣人文底蘊深厚,這裏的桃源儺戲,素有“戲劇活化石”之稱,是古老的祭祀戲劇。
桃源刺繡被譽為“湘繡之母”,針法多變,繡工精細。
此外,還有九溪號子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裏商代晚期的“皿方罍”被譽為“方罍之王”,是桃源縣出土的國寶級青銅器。
桃源縣內的桃花源是道教聖地之一,有眾多的道觀和道教文化遺跡,同時佛教文化也在此地有一定的發展,如靈岩寺等寺廟。
桃源縣名人輩出,桃源縣人江盈科,明代官員、文學家,著有《如蘭集》。
桃源縣人羅人琮,清代在史學、文學方麵有較大成就。
原籍地解碼
郭劍波院士原籍湖南省桃源縣,原籍地對他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桃源縣有著深厚的人文底蘊,如前文提到的豐富的文化遺產、宗教文化等。
這種濃厚的文化氛圍可能在郭劍波院士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了他對知識的尊重、對文化的熱愛以及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勵他在學術道路上不斷進取。
桃源縣重視教育的傳統為當地培養了眾多人才。
郭劍波院士在家鄉接受基礎教育時,當地學校和老師,可能為他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這培養了他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能力,為他日後在科研領域的深入學習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桃源的地域環境和人文特點往往會塑造出當地人堅韌、勤奮、樸實等性格特質。
這些性格特點在郭劍波院士的科研生涯中可能發揮了重要作用,幫助他在麵對複雜的科研難題時,能夠堅持不懈、腳踏實地地進行研究,勇於克服困難,最終取得卓越的科研成就。
當然,郭劍波院士成為院士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他自身的天賦、努力以及在後續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機遇等。
但原籍地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為他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和背景。
院士求學之路
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郭劍波就讀於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電力係統及其自動化專業,大學本科畢業,獲得學士學位。
1982年2月至1984年9月,郭劍波就讀於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電力係統及其自動化,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求學之路解碼
郭劍波院士的求學之路,對他後來成為院士有著深遠且多方麵的影響。
郭劍波在華中工學院電力係統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習期間,打下了堅實的專業基礎。
本科課程涵蓋了電路、電機學、自動控製原理等眾多基礎學科,使他對電力係統的基本原理、運行特性有了係統的認識,為後續深入研究提供了知識支撐。
華中工學院有著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優秀的師資力量。
在這樣的環境中,郭劍波受到嚴謹治學態度的感染,接觸到前沿的學術思想,激發了他對專業的興趣和探索欲望,培養了他的學術素養和創新思維。
郭劍波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繼續攻讀電力係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碩士學位,使他能夠更深入地研究電力係統中的關鍵問題。
他有機會參與實際的科研項目,接觸到行業內的最新技術和研究動態,在導師的指導下,對專業知識進行更深入的挖掘和探索,提升了他的專業水平和科研能力。
研究院為他提供了豐富的實踐資源和平台,通過參與科研項目和實踐活動,郭劍波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問題的解決中,不僅提高了他的實踐操作能力,還培養了他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式和方法。
這種實踐經驗對於他後來在電力係統領域解決複雜的工程問題和推動技術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郭劍波院士在本科和碩士階段的求學經曆,為他積累了深厚的專業知識,培養了創新思維、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些都為他日後在電力係統領域取得卓越成就並成為院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院士從業之路
1984年9月至1997年12月,郭劍波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工作。
1997年12月起,郭劍波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先後擔任室主任、副所長、科技部主任、副總工程師兼科技部主任、副總工程師兼係統所所長、副院長兼總工程師、院長。
2012年1月起,郭劍波開始擔任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兼電網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3年12月,郭劍波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從業之路解碼
郭劍波院士長期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工作,從基層到領導崗位,豐富的從業經曆為他後來當選院士奠定了堅實基礎。
郭劍波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的工作,讓他有充足時間深入電力係統研究。
他先後參與三峽輸電等電網規劃研究,主持全國互聯電網規劃係列研究。
這些項目使他積累了大量科研經驗,為後續成果產出奠定基礎。
郭劍波主持研製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可控串補裝置和特高壓串補裝置。
他帶領團隊開發跨大區交直流協調控製係統。
這些創新成果提升了電網安全穩定水平和輸電能力,是其學術成就的重要體現。
這對他當選院士起到關鍵作用。
他組織建成了“國家能源大型風電並網係統研發實驗)中心”,為行業提供公共研發實驗平台,提高了風電並網安全水平。
這不僅展現了他的科研組織能力,也為行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增強了他在行業內的影響力。
從室主任逐步升任院長,郭劍波在多個管理崗位上鍛煉了領導能力。
他擔任電網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也體現了他在科研管理和團隊領導方麵的才能。
這些經曆使他能夠更好地組織科研團隊,協調各方資源,開展大規模科研項目,為取得更多科研成果創造條件。
作為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的領導,郭劍波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工作,曾在國際電力研究交流組織iere)等擔任重要職務。
這些不僅提升了我國電力領域的國際影響力,也讓他本人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卓越的學術水平和行業領導力,為當選院士增添了籌碼。
院士科研之路
郭劍波院士長期從事電力係統分析與控製研究,在電網規劃、提高電網安全穩定水平和輸電能力及風電並網安全等方麵成績顯著。
他主持研製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可控串補裝置和特高壓串補裝置。
該裝置可控串補裝置可靈活調節輸電線路參數,補償線路電抗,增加輸電能力。
該特高壓串補裝置應用於特高壓輸電線路,提升了電網輸電效率和穩定性。
他帶領團隊開發出跨大區交直流協調控製係統,實現交直流係統協同控製,解決了交直流係統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幹擾問題,提高了電網安全穩定水平。
作為國家973計劃項目《提高大型互聯電網運行可靠性的基礎研究》首席科學家,他深入研究大型互聯電網運行可靠性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為提高電網可靠性和穩定性提供了理論支持。
在人機混合智能調控方麵,他率領團隊開展大電網調控人機混合增強智能研究,提出相關概念內涵、應用框架和關鍵技術,研發了大電網調控人機混合緊急控製決策支持驗證係統,提升了電網調控運行能力。
在實驗平台建設方麵,他組織建成了“國家能源大型風電並網係統研發實驗)中心”,為風電並網技術研究提供公共研發實驗平台,降低了研發成本和風險,加速了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提高了風電並網安全水平。
在關鍵技術研究方麵,他參與甘肅酒泉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建設,其團隊的“大型風電並網運行與試驗檢測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針對風電功率預測、低電壓穿越等關鍵技術問題進行研究創新,開發出一係列技術和設備,保障了風電安全穩定運行,該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此外,郭劍波院士還主持了全國互聯電網20202050年)規劃係列研究。他提出“安全經濟環境”矛盾三角形理論,指導新型電力係統構建中的多目標協同演進路徑。因在輸電係統靈活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方麵的貢獻,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科研之路解碼
郭劍波院士的研究成果在技術創新、行業貢獻、學術影響力等方麵對其成為院士起到了關鍵作用。
郭劍波主持研製的可控串補裝置和特高壓串補裝置,以及開發的跨大區交直流協調控製係統,都是電力技術領域的重大創新。
這些成果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提升了我國電網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體現了他在技術研發方麵的卓越能力,是其成為院士的重要技術支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參與三峽輸電等電網規劃研究,主持全國互聯電網規劃係列研究,為我國電網的合理布局和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
他組織建成“國家能源大型風電並網係統研發實驗)中心”,解決了風電並網的關鍵問題,促進了新能源產業發展。
這些貢獻推動了電力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電力可靠供應意義重大,使他在行業內獲得高度認可,是當選院士的重要依據。
郭劍波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為電力係統分析與控製領域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
他作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助理等,深入開展基礎理論研究,在學術層麵深化了對大型互聯電網運行可靠性等問題的認識。
這些展現了他深厚的學術造詣,確立了其在電力學術領域的權威地位,為成為院士積累了重要的學術資本。
他為菲律賓、蒙古等國家和地區電力工業發展提供技術谘詢,在國際電工委員會發起成立4個技術委員會並組織承擔秘書處工作。
這些國際活動提升了我國電力技術的國際影響力,也讓他本人在國際電力領域嶄露頭角,體現了他在國際學術和行業領域的引領作用,是其當選院士的加分項。
郭劍波院士團隊的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還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
這些榮譽是對他研究成果的高度肯定,也從側麵證明了他在電力領域的突出成就,為他當選院士提供了有力的榮譽支撐。
後記
湖南桃源縣的人文環境和成長氛圍,為郭劍波院士的成長奠定了一定基礎,賦予其勤奮等品質。
華中科技大學及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的求學經曆,讓他係統學習專業知識,為科研打下堅實理論基礎。
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長期的從業經曆,使他積累豐富實踐經驗,培養領導和管理能力,使他能統籌資源開展科研。
科研方麵,他在電網規劃、安全穩定技術及風電並網等領域成果豐碩,通過技術創新、平台建設等推動行業發展,提升我國電力領域國際影響力。
以上這些因素相互交織、共同作用,最終使他成功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溫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
喜歡院士之路請大家收藏:()院士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