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殿宇巍峨]
字數:5216 加入書籤
第二十七章 殿宇巍峨
一、盛世之始
開元十七年的暮春,長安城的牡丹開得正盛,而千裏之外的上饒靈山已被晨霧裹成了碧玉簪。自玄宗皇帝親題"靈山宮觀"匾額後,這處隱匿於雲霧中的仙府便如破土新苗,在盛世的雨露中瘋長。九十九座殿宇沿著海拔千米的岩脈鋪開,恰似仙人隨手撒下的星子,在青蒼之間綴出一片金紅。
卯時三刻,第一縷陽光剛爬上"朝天門"的飛簷,山道上便響起了絡繹的腳步聲。有頭戴鬥笠的山民背著竹簍,簍中盛著新采的山茶;有身著襴衫的書生抱著經卷,腰間懸著刻滿符文的玉墜;更有乘坐青牛車架的富商,車轅上係著三尺紅綾,綾角繡著"求恩"二字。這些來自四麵八方的信眾,沿著蜿蜒石階向上,鞋履與青石相叩,竟踏出了晨鍾般的韻律。
主殿三清殿矗立在靈山中軸,如擎天之柱般托起雲霞。九重殿簷逐層收窄,最頂端的寶葫蘆鎏金飾物在陽光下灼灼生輝,傳說那是用終南山千年積雪融水調和金粉鑄造,每逢雷雨便會浮現"三清賜福"的光影。殿脊兩端的吞脊獸高逾兩丈,龍首魚身,鱗片間嵌著夜明珠,雙目開合間竟有流光溢彩——據《靈山誌》記載,這對神獸是貞觀年間袁天罡用黃河沉鐵所鑄,曾在安史之亂時口吐甘霖撲滅山火。
一)、三清殿的金輝
寅時初刻,當值的小道士明虛踩著木梯擦拭金瓦。琉璃瓦上的金箔經晨露浸潤,竟似融化的金水般流淌,在他道袍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師叔說這金瓦共一萬零八百片,每片都刻著《黃庭經》的半句經文。"明虛指尖劃過瓦當,觸感溫潤如暖玉,忽然瞥見瓦縫間閃過一絲微光,恍若星辰碎片墜入人間。
殿脊的吞脊獸在風起時會發出低吟,聲如遠雷滾過山穀。某日暴雨突至,香客們躲在殿廊下,隻見兩道金光從獸口噴出,竟在雨幕中架起一座虹橋。石獅蹲踞殿門兩側,左首雄獅爪按繡球,右眼微闔似在假寐,右首雌獅懷擁幼崽,左耳卻始終豎起——老道長說,這對石獅通曉人言,曾在深夜攔下意圖盜取法器的山精。
殿內的三清神像由整塊昆侖白玉雕琢而成,元始天尊左手托混沌珠,右手捏劍訣,衣袂間雲紋流動,仿佛下一刻便要踏雲而去;靈寶天尊懷抱玉如意,眉間紅點若隱若現,傳說那是鴻蒙初開時的靈光所化;道德天尊手握太極圖,長髯垂落及地,每根須髯都刻著《道德經》全文,曾有書生觸摸時,忽聞萬籟俱寂,唯有"道可道"的天音在腦海回蕩。
九十九盞琉璃燈用東海鮫人油為引,燈體刻著二十八星宿,燈芯竟是用靈山千年冰蠶絲製成。貞觀年間,有位姓薑的道姑在峰頂閉關,見流星墜落,遂拾得隕鐵鑄燈架,又以自身百年修為溫養燈油,終成"不夜天燈"。燈光映在青石地麵,石中雲母片閃爍如銀河碎鑽,曾有香客跪地叩拜時,忽見自己的倒影與星光交融,竟似生出羽翼。
二)、八卦噴泉的奇觀
廣場中央的八卦噴泉是靈山的點睛之筆。八角形水池以昆侖玄玉為基,池壁刻著後天八卦圖,每到子時,八卦便會發出熒光,與天上星象遙相呼應。水柱噴出時如銀龍騰空,九丈高度恰合"九九歸一"之數,陽光穿過水霧,竟凝出七彩霓虹,虹尾常落在三清殿的寶葫蘆上,恍若天地相連的金橋。
八位石雕仙人環繞噴泉,分別對應八仙雛形:執拂塵者似漢鍾離,袒胸露腹間可見朱砂痣;持寶劍者若呂洞賓,衣袂翻卷如踏清風;捧丹爐者類葛玄,爐中青煙竟能幻化成字。某日正午,有遊方畫師在此作畫,忽見石雕仙人眼中閃過微光,筆下的線條竟自行遊走,繪出"懸壺濟世"四字。
老農用龜裂的手掌捧起泉水時,水珠在他掌心滾成琥珀色。他來自鄱陽湖西岸,兒媳難產血崩,抱著最後一絲希望背著孫子上山。"去年霜降,我摔斷了腿,是王郎中用靈泉水調藥,半月便能下地。"老人額頭貼著石板,聽見年輕道士李元真的聲音如春風拂過:"老伯可知,這泉水是從靈山頂峰的"天眼泉"引來,經八卦陣淬煉,自帶天地靈氣。"
當甘露灌入瓶口時,瓶身忽然浮現出細小的符文,老人顫抖著飲下三口,膝頭多年的風濕竟如冰雪消融。他抬頭望向噴泉,隻見虹光中似有神農氏持杖而立,衣袂間藥草紛飛——後來回到村莊,他逢人便說在靈山見了真仙,那些被病痛折磨的鄉親們,從此絡繹踏上了進山的石階。
二、藥王殿的芬芳
藥王殿的朱漆大門一開,便是撲麵而來的藥香。金匾"神農氏殿"四字筆力雄健,傳聞玄宗皇帝當年登山時,見殿旁藥田生有異象,百鳥銜來奇花異草環繞,遂親自提筆,墨汁中竟混有靈山晨露,數十年過去仍鮮豔如初。
神農氏神像高三丈,左手握赤銅藥鋤,鋤尖還沾著"還魂草"的殘葉——傳說這柄藥鋤曾隨神農嚐遍百草,鋤刃上的缺口是被斷腸草所蝕。神像右手托著玉盤,盤中"靈芝王"傘蓋如磨盤,菌褶間凝著露珠,每逢初一十五便會滴落"瓊漿",被道人們收集起來製成"活氣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殿內千串藥囊垂落如簾幕,青囊盛著清熱解毒的黃連、金銀花;紅囊裝著活血化淤的丹參、紅花;紫囊則是滋補固本的人參、鹿茸。最奇的是"七竅玲瓏囊",用天山雪蠶所吐之絲織成,囊中藥草能根據時辰變換顏色:卯時泛青,對應肝經;巳時透紅,對應心經。藥囊下方的青銅藥鼎高三尺,鼎身刻著《千金方》全文,鼎中"回生湯"晝夜沸騰,湯麵浮著枸杞大小的"火靈珠",能自動分揀藥渣。
抱孩子的婦人跪在殿前,衣上補丁摞著補丁,懷裏的男孩燒得麵紅如霞。她曾在縣城藥鋪門口跪求,卻被掌櫃以"無錢不治"拒之門外。"孩子他爹去年進山采藥墜崖,留下我們孤兒寡母......"話音未落,月白道袍的張道長已托著玉盤來到跟前,盤中七葉蓮藍光流轉,正是黎明時分從"藥王穀"采摘的"還魂蓮"。
"此蓮得天地精華,需用無根水浸泡,再以文火慢煎。"張道長指尖輕點蓮心,竟有一滴金露落入孩子口中,原本昏迷的男孩忽然咳嗽一聲,睜開了眼睛。婦人抬頭,見神像衣袂間飄落幾片銀杏葉,葉上竟用金粉寫著"醫者仁心",頓時淚如雨下——後來她留在藥王殿做義工,將道人們教的急救之術傳給山民,救了許多人的性命。
三、丹鼎殿的永恒之火
丹鼎殿的門一推開,便是熱浪撲麵。"太上老君殿"的匾額用隸書寫成,筆鋒如刀刻斧鑿,傳聞是吳道子醉酒所書,每筆收束處都有飛白,細看竟似丹爐中飛出的火星。
太上老君銅像騎在青牛背上,牛尾輕搖間,牛蹄下的雲朵竟會緩緩流動。老君左手持九節竹杖,杖頭鑲嵌著"三昧真火"的火種,曾在商周之戰中燒退十萬妖兵;右手握"陰陽扇",扇麵上繪著太極圖,扇骨是用蓬萊仙島的千年桃木製成,輕輕一揮便能風生水起。
殿中央的丹爐高三丈,爐身刻滿蝌蚪狀的符文,那是葛玄在羅浮山閉關七七四十九天,從雷雨中領悟的"九天玄火訣"。爐中火焰呈液態金光,子時化青龍,午刻變朱雀,申時成玄武,酉時化白虎,四種形態循環往複,爐底還沉睡著當年女媧補天剩下的五彩石。
年輕道士陳清玄盯著丹爐,掌心已沁出汗珠。他入門三年,今日第一次獲準觀禮煉藥。"玄火非火,是天地初開時的元氣所化。"李道長手持赤銅藥勺,勺柄刻著"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九字真言,"當年葛仙翁用九天息壤塑爐,又引天河之水淬火,才有了這萬年不熄的玄火。"
當赤丹從爐中飛出時,清玄忽見丹身映出自己的倒影,竟比平日多了幾分澄澈。"此丹名"濟世丸",需用真心為引,方得大成。"李道長將丹藥放在他掌心,丹紋竟如靈山地形圖,"記住,煉丹不是求長生,是解人間疾苦。"清玄點頭,忽然想起上個月在山腳下,看見道長們用丹藥救活了被毒蛇咬傷的樵夫,此刻掌心的溫熱,仿佛化作了千萬個救人的瞬間。
四、宮觀的日常
寅時的鍾聲從三清殿頂的"醒世鍾"傳來,鍾聲中混著鬆濤與泉鳴,竟成一曲天然道樂。道士們穿著繡著雲紋的霞帔,手持刻著《清靜經》的玉簡,在廣場上排成八卦陣形。領頭的監院道長每踏一步,腳下便會浮現金色符文,與天上星象相映成趣。
藥王殿前的長廊下,八位郎中支起了紫檀木診桌。桌上的"脈枕"是用靈山特產的"溫玉"製成,能自動感知病人體溫;硯台裏的墨汁摻著靈泉水,寫下的藥方會根據病情變化顏色——青色為輕症,紅色為重症,金色則是疑難雜症。有位患眼疾的老婦人坐下,郎中王真人剛搭上脈,脈枕便泛起青光,當即寫下"決明子、菊花、密蒙花",末了還附上一句:"每日用泉水洗眼,月餘可愈。"
丹鼎殿內,香客們排著長隊,每人手中捧著一炷"平安香"。香頭用丹爐餘燼燒製,點燃時會升起淡金色煙霧,煙霧在殿頂壁畫上投射出動態影像:葛洪在羅浮山煉丹,忽見山腳下瘟疫橫行,遂開爐煉製"辟瘟丹";又有他騎在赤豹上,手持桃木劍,與興風作浪的水怪搏鬥,最終用丹爐將其收服。
巳時三刻,老道長徐雲真人站在"觀心亭"上,望著山下蜿蜒的香客隊伍,忽然對身邊的明虛說:"你看那挑柴的漢子,上月摔斷了胳膊,如今已能扛擔;還有那抱孩子的婦人,孩子的病好了,臉上終於有了笑。"明虛順著他的目光望去,隻見陽光穿過雲層,在殿宇間灑下金斑,宛如仙人的手指輕撫人間。
"靈山之靈,不在殿宇巍峨,不在香火鼎盛。"徐雲真人拂塵輕揮,帶起藥香與鬆針的清香,"在乎人心向善,在乎濟世救人。當年袁天罡祖師選址時,曾說"山有靈,人有心,方得長久"。你看這九十九座殿宇,哪一座不是用善念築成?哪一片瓦當不是用真心鎏金?"
明虛望著遠處的八卦噴泉,虹光正落在一位跪地謝恩的老者身上,忽然明白,這滿山的殿宇,原來都是世人心中善念的具象。晨鍾再次響起,這一次,鍾聲裏多了幾分人間的溫暖,少了幾分出世的疏離——原來真正的仙境,從來都不在雲端,而在人心的慈悲與回響之中。
平靜的靈山近日卻隱隱有了異樣。這天夜裏,三清殿的寶葫蘆鎏金飾物不再閃耀,反而是幽光閃爍,殿脊吞脊獸的夜明珠光芒也變得黯淡。八卦噴泉的水柱不再規律噴出,七彩霓虹也消失不見,石雕仙人的眼中微光閃爍不定。
藥王殿的“靈芝王”不再滴落“瓊漿”,藥囊裏的草藥莫名枯萎。丹鼎殿的玄火不再呈現四種形態,而是變得紊亂,爐底的五彩石竟傳出輕微的震動聲。
老道長徐雲真人察覺到了這些變化,他召集眾道士,嚴肅說道:“靈山有此異狀,定是有大事要發生。我們需守住本心,以善念化解危機。”於是,道士們開始日夜誦經祈福,郎中們更加用心救治病人,煉丹道士們也全力穩定丹爐火焰。他們相信,隻要人心向善,靈山的靈氣定會恢複,這滿山殿宇所承載的善念也能抵禦一切未知的危險。
喜歡大話靈山請大家收藏:()大話靈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