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玉簡裏的昆侖來客]

字數:5711   加入書籤

A+A-


    暮春時節的昆侖山巔,積雪尚未完全消融,凜冽的山風卷著碎玉般的冰晶掠過觀星台。少年仙官玄璣正低頭擦拭手中的“太阿劍”,劍身倒映出他眉間那點朱砂痣,在晨光中灼灼如焚。這是他成為昆侖虛外門弟子的第一百三十日,也是第一次獨自承接“收靈”的差事。
    “玄璣,下界靈山有山靈擅自化形,致使地脈靈氣紊亂。”掌門師伯的聲音仿佛還縈繞在耳畔,“你持太阿劍前去,收回她濫用的靈氣。”
    握劍的手指驟然收緊,玄璣抬頭望向雲海深處。記憶中,昆侖山的典籍裏記載著山靈的特性:它們是天地靈氣與山川草木的精魄所化,本應隱匿於自然之中,不得擅自化為人形。可不知為何,此刻他的心中竟泛起一絲異樣的波動。
    當玄璣腳踏劍光,抵達靈山腳下時,已是黃昏時分。夕陽的餘暉為連綿的山巒披上一層金紗,山澗中流淌的溪水閃爍著細碎的光芒,宛如撒落人間的星辰。他忽然注意到,山腳下的村落裏,幾戶人家正提著木桶走向溪邊,桶中倒映著天邊的晚霞。
    “阿沅姐姐,快來看看我編的花環!”稚嫩的童聲從前方傳來。玄璣循聲望去,隻見一個紮著雙髻的小姑娘,正將一朵白色的山花別在另一個少女的發間。那少女轉身的瞬間,玄璣的呼吸驟然一滯——她肌膚勝雪,在暮色中泛著溫潤的光澤,發間竟流淌著星河般的微光,隨風輕輕搖曳。而她身上的裙裾,繡著的分明是靈山十二溪澗的走向,每一道紋路都隱隱與地脈相連,散發著淡淡的靈氣。
    “果然是擅自化形的山靈。”玄璣冷聲開口,踏劍而立,眉間朱砂痣亮如火星,“我奉昆侖虛之命,收回你濫用的靈氣。”
    少女聞言,身形微微一滯,隨即轉身。她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卻很快被平靜取代。“仙官可知道,這些靈氣本就是靈山的精魄?”她的聲音如同山澗清泉,清冽而柔和,指尖輕輕撫過腰間若隱若現的雲霧,“山下百姓春耕時,用溪水灌溉農田;病篤時,飲泉水治病;就連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都沾著山間的靈氣。”
    玄璣的劍尖不自覺地垂落半寸。他忽然想起,在昆侖虛的典籍中,曾讀到過“地脈靈氣滋養萬物”的記載。可師門教導向來強調“天地自有定數,凡人不可強求”,此刻聽著少女的話,他的心中竟泛起一絲動搖。
    阿沅的目光掠過玄璣身上的銀甲,發現甲胄上刻著昆侖的星圖,每一顆星辰都閃爍著清冷的光芒。“若收回靈氣,便是斷了靈山的根。”她輕聲說道,眼中泛起一抹哀傷,“這些年來,靈山的靈氣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百姓,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未有過非分之想。”
    玄璣忽然想起,在來的路上,他曾看到山腳下的墓碑。那些墓碑上的生卒年月,大多不過四十餘載。昆侖虛的仙長們說,凡人壽命有限,強求長壽便是擾亂輪回。可此刻,看著眼前的少女,看著山下村落中升起的嫋嫋炊煙,他忽然有些迷茫。
    “天地自有定數,凡人強求長壽,便是擾亂輪回。”玄璣強壓下心中的波動,劍尖再次抬起,雷光在劍刃上縈繞,“何況你這具軀體,本就是偷來的人形。”
    阿沅的眼中閃過一絲痛楚,卻很快被堅定取代。“偷來的人形?”她輕聲說道,指尖撫過發間的山花,“你可知,為了化形,我耗盡了百年的修為?我看著山下的百姓在病痛中掙紮,看著新生兒在繈褓中夭折,我隻想用這具軀體,去幫助他們,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
    她的聲音漸漸哽咽,目光望向遠處的村落:“去年冬天,王老漢的孫子得了重病,是我用山間的靈氣治好了他。看著孩子在雪地裏奔跑的樣子,我忽然覺得,哪怕耗盡所有修為,也是值得的。”
    玄璣的劍尖劇烈顫動,雷光卻漸漸減弱。他忽然想起,自己在昆侖虛的百年時光,所見所聞皆是仙法道術,從未真正了解過凡人的生活。此刻,看著阿沅眼中的淚光,聽著她講述的故事,他忽然覺得,自己一直信奉的“天道”,似乎並不是那麽絕對。
    “你可知,擅自化形,違背天規?”玄璣的聲音低沉下來,不再如先前那般清冷,“昆侖虛不會容許這樣的存在。”
    阿沅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我知道。但如果收回靈氣,山下的百姓怎麽辦?他們失去了溪水的灌溉,農田會幹涸;失去了泉水的滋養,病痛會蔓延。”她忽然向前邁出一步,劍尖幾乎抵住她的咽喉,“如果一定要收回靈氣,那就先殺了我吧。”
    玄璣的呼吸驟然急促,眉間朱砂痣忽明忽暗。他看著眼前的少女,看著她眼中的堅定與坦然,心中的防線正在一點點崩塌。太阿劍上的雷光漸漸消失,劍柄在他手中微微發燙。
    “為什麽?”玄璣忽然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為什麽要為了凡人,如此拚命?”
    阿沅輕輕一笑,眼中泛起柔和的光芒:“因為他們是我的子民,是靈山的一部分。”她的指尖劃過裙裾上的溪澗紋路,“每一道溪流,每一塊岩石,每一棵樹木,都是靈山的精魄。而山下的百姓,與靈山共生共息,他們的喜怒哀樂,就是靈山的喜怒哀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玄璣忽然想起,在昆侖虛的觀星台上,他曾無數次仰望星空,看著星辰的運轉,感悟天道的規律。可此刻,眼前的少女卻讓他明白,原來天道之外,還有人情,還有那些平凡卻溫暖的生命。
    “我……”玄璣欲言又止,心中的矛盾如潮水般翻湧。他知道,自己肩負著昆侖虛的使命,必須收回靈氣;可他又無法忽視阿沅的話,無法忽視山下百姓的生活。
    就在此時,山腳下的村落中傳來一陣驚呼。“不好了!李大哥掉下山崖了!”一個少年的聲音帶著哭腔傳來。阿沅的臉色驟然一變,轉身欲往山下跑去,卻被玄璣伸手攔住。
    “讓我去!”阿沅焦急地說道,“他摔在虎躍澗,那裏怪石嶙峋,溪水湍急,若不及時救治,怕是……”
    玄璣看著阿沅眼中的焦急,心中一緊。不知為何,他竟鬼使神差地鬆開了手。阿沅立刻化作一道微光,向山崖下飛去。玄璣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踏劍跟上。
    當他們趕到虎躍澗時,隻見一個青年男子躺在岩石上,右腿扭曲成奇怪的角度,鮮血順著傷口滴落,染紅了身下的岩石。阿沅立刻跪在男子身邊,指尖泛起柔和的光芒,輕輕按在他的傷口上。隨著光芒的流轉,男子的臉色漸漸好轉,傷口也開始愈合。
    玄璣站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心中的震撼難以言喻。他從未見過如此直接地運用靈氣救治凡人,在昆侖虛,仙長們總是說,凡人的生老病死是輪回的一部分,不可幹預。可此刻,阿沅的舉動卻讓他看到了另一種可能——原來靈氣除了維持天地秩序,還可以用來拯救生命。
    “謝謝……”男子睜開眼睛,看著阿沅,眼中滿是感激,“阿沅姑娘,又是你救了我。”
    阿沅輕輕搖頭,眼中泛起笑意:“沒事就好,以後上山采藥,一定要小心。”她轉頭看向玄璣,眼中閃過一絲懇求,“仙官,你看到了,這些百姓需要靈氣,需要靈山的滋養。”
    玄璣沉默不語,目光落在男子破舊的衣袍上,落在他粗糙的手掌上。他忽然想起,自己在昆侖虛的百年,衣食無憂,從未為生計發愁,也從未見過凡人的艱辛。而眼前的這些百姓,靠著靈山的靈氣,在這片土地上頑強地生活著,他們的所求,不過是平安順遂,吃飽穿暖。
    “玄璣哥哥!”正當他思緒萬千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他抬頭望去,隻見一個紮著雙髻的小女孩,正抱著一束山花跑過來,正是之前在溪邊看到的那個孩子。
    “小花,你怎麽來了?”阿沅連忙起身,擔心地說道,“這裏危險,快回去。”
    小花卻不理會,徑直跑到玄璣麵前,仰頭看著他:“玄璣哥哥,你是從天上下來的神仙嗎?”她舉起手中的山花,“送給你,這是我和阿沅姐姐一起采的,可香了!”
    玄璣愣住了。在昆侖虛,從未有人敢對他如此親近,弟子們見到他,總是恭敬地行禮,連說話都小心翼翼。而眼前的小女孩,卻像對待熟人一樣,毫無顧忌地遞上手中的山花。
    他下意識地接過山花,鼻尖縈繞著淡淡的花香。山花的莖上有些許絨毛,蹭得他的手指發癢。這種感覺,陌生而溫暖,讓他心中的堅冰漸漸融化。
    “小花,快回去,別打擾仙官大人。”男子掙紮著起身,想要拉住小花。
    “沒事的,李大哥。”玄璣連忙說道,聲音中難得地帶上了一絲溫柔,“小花很可愛。”
    看著小花蹦蹦跳跳地跑開,玄璣忽然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所信奉的“天道”,或許太過冰冷。那些被他視為“擾亂輪回”的行為,其實是生命最本真的渴望——對生的眷戀,對他人的關懷。
    “仙官,你現在明白了嗎?”阿沅輕聲說道,“這些靈氣,不是被濫用,而是被需要。它們是靈山的精魄,也是百姓的希望。”
    玄璣抬頭望向遠處的村落,夕陽的餘暉灑在屋頂上,灑在田間的農人身上,一片祥和。他忽然想起昆侖虛的典籍中,曾有一句被他忽視的話:“天道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然人心有仁,可化萬物為春。”
    手中的太阿劍忽然發出一聲清鳴,雷光再次浮現,卻不再如先前那般暴戾。玄璣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他知道,自己無法違背昆侖虛的命令,但或許,還有另一種方式,既能維護天道,又能保全靈山的百姓。
    “我可以不收回全部靈氣。”玄璣說道,“但你必須答應我,不再擅自化形,不再過度使用靈氣。地脈的平衡,終究需要遵循自然規律。”
    阿沅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真的嗎?謝謝你,仙官!”
    “別謝我。”玄璣別過臉,耳尖微微發紅,“我隻是……覺得,天道不該是冰冷的規則,而應包含一絲溫情。”他忽然想起自己的使命,連忙正色道,“但你要記住,若再出現靈氣紊亂的情況,我……我還是會再來的。”
    阿沅輕輕點頭,眼中泛起笑意:“我明白。我會好好守護靈山,守護這些百姓,讓靈氣與地脈和諧共生。”
    暮色漸深,玄璣踏上劍光,準備返回昆侖虛。臨走前,他忽然回頭,看著阿沅站在山澗邊,發間的微光與星空交相輝映。她的手中,正握著小花送的山花,臉上帶著溫柔的笑意。
    “阿沅!”玄璣忽然開口。
    “怎麽了,仙官?”阿沅抬頭問道。
    玄璣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說道:“我的名字,叫玄璣。”
    阿沅一愣,隨即展顏一笑:“好,玄璣。”
    劍光遠去,留下一片寂靜。阿沅低頭看著手中的山花,嘴角微微上揚。她知道,這一次的相遇,或許會改變許多東西。而玄璣,這個眉間有著朱砂痣的少年仙官,也將在她的心中,留下一道難以磨滅的印記。
    山腳下的村落裏,燈火漸漸亮起,宛如繁星落人間。溪水潺潺流淌,帶著靈山的靈氣,滋養著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生命。而在昆侖虛的觀星台上,玄璣望著手中的山花,眉間朱砂痣柔和了許多。他知道,自己的使命,或許不僅僅是執行天規,更是在規則與溫情之間,尋找一種平衡。
    這一晚,靈山的星空格外璀璨,星河與山靈發間的微光相互呼應,仿佛在訴說著一個關於理解與包容的故事。而故事的開端,正是那個暮春的黃昏,少年仙官與山靈的相遇。
    喜歡大話靈山請大家收藏:()大話靈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