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回龍峰]
字數:4572 加入書籤
一、蒼巒回龍處
深秋的靈山蒸騰著淡青色的霧靄,十八座主峰如水墨皴染的屏風,唯有回龍峰獨踞東南,十二道山脊自海拔千丈處盤曲而下,在山腰處突然折轉,形成巨龍回首的磅礴姿態。那青灰色的岩紋間蜿蜒著赭紅色石脈,恰似龍鱗在秋日暖陽下泛著金屬光澤,峰巔兩座突兀的石柱如龍牙般刺破雲層,遠遠望去,整座山峰仿佛一條即將騰空的巨龍突然駐足,長尾在雲霧中若隱若現。
山腳下的龍隱村飄著新麥的香氣,青石板路上曬著金黃的玉米,老族長周伯正坐在村口的老槐樹下,用布滿老繭的手掌摩挲著一塊半人高的石碑。碑上刻著模糊的龍紋,曆經百年風雨,仍能看出巨龍回首的輪廓。七歲的小囡蹲在旁邊,用樹枝在地上畫著歪歪扭扭的龍形,忽然抬頭問道:“爺爺,回龍峰真的是仙人變的嗎?”
周伯的目光越過曬穀場,望向遠處的回龍峰,山風掀起他鬢角的白發:“這是從你太奶奶的太奶奶那輩傳下來的故事……”他的聲音像浸了鬆煙的墨,在秋風裏洇開往事的褶皺。
二、濁龍禍世
五十年前的那個夏天,龍隱村的噩夢開始了。原本清澈如鏡的鏡月湖突然變得渾濁,水麵上漂著翻肚的錦鯉,湖邊的蘆葦一夜之間枯黃。第一個發現異常的是村裏的漁婦張嬸,她清晨去湖邊打水,木桶剛觸到水麵,就被一股腥臭的暗流衝翻,水麵下隱約浮現出鱗甲的陰影,比最大的漁船還要長上三倍。
三日後,暴雨傾盆。鏡月湖的水如沸騰的泥漿,漫過堤壩,衝毀了村東的良田。周伯當時還是個少年,跟著父親爬到後山的巨石上,隻見湖水化作黃色的巨龍,在田野上橫衝直撞,所過之處,百年老槐被連根拔起,石砌的房屋轟然倒塌。閃電劈開雲層的瞬間,他看見湖中央矗立著一個巨大的身影——蛇首鹿角,遍體青鱗,一雙赤瞳如燃燒的炭火。
“是濁龍!”老族長跪在泥水裏,顫抖的手指向湖麵,“傳說中占據鏡月湖的水妖,每五百年便會蘇醒一次!”
從此,鏡月湖再無寧日。春日,湖水會突然結冰,冰麵上布滿龍形裂紋,靠近的牲畜會被吸入冰下;盛夏,湖麵蒸騰起毒霧,沾到霧水的人會全身潰爛;深秋,湖水化作黑色的泥漿,順著山溪湧入村落,將房屋染成墨色;隆冬,湖心傳來巨響,如同巨龍在水底翻騰,震得地動山搖。
龍隱村的百姓在回龍峰下的祭台前擺上三牲,焚香祭拜:“求上仙垂憐!”祭台上的燭火被夜風吹得明滅不定,倒映在村民們絕望的眼中,像極了濁龍那雙滴血的赤瞳。
三、上仙臨凡
天庭的水晶殿內,龍回仙尊正凝視著下界的水鏡。鏡中,鏡月湖像一塊腐爛的傷口,在大地上蔓延,百姓們的哭號穿過三十三重天,刺痛了他胸前的玉龍佩。作為掌管五湖四海的水官,他的衣袂上繡著九天龍紋,每道龍鱗都映照著人間的水域,此刻,鏡月湖的龍紋正滲出黑色的汙痕,如同癌變的肌膚。
“啟稟仙尊,下界鏡月湖濁龍為禍,百姓流離失所。”值日星官的通報驚醒了他的沉思。
龍回的指尖撫過玉龍佩,佩上的九爪金龍突然昂首嘶鳴,龍目中泛起水光:“備我的踏浪舟,本座親自下界。”
踏浪舟破水而行,船舷兩側激起三尺高的水牆,所過之處,雲霧自動聚成龍形。當舟行至回龍峰上空時,龍回低頭望去,隻見山腳下的村落已十室九空,斷壁殘垣間,幾個老人正在收拾殘破的漁網,渾濁的淚水滴落在焦黑的土地上。他心中一痛,袖中飛出一粒明珠,落在村中的老井裏,井水頓時清澈如泉,倒映出回龍峰的身影。
周伯正在井邊歎息,忽見井水泛起金光,低頭一看,竟映出一位仙人——頭戴玉冠,身披青鱗甲,腰間懸著九節玉龍鞭,衣袂上的龍紋栩栩如生,仿佛隨時會騰空而起。
“仙人!”周伯撲通跪下,身後的村民們也紛紛效仿,“求仙人救救我們!”
龍回伸手虛扶,溫和的聲音如春風化雨:“大家請起,吾乃天庭水官龍回,特來降伏濁龍。”他望向鏡月湖,眼中閃過冷冽的金光,“那孽龍如今在何處?”
“在……在鏡月湖底的龍淵,”村裏的獵戶王大膽挺身而出,胸前的傷疤仍在隱隱作痛,“它每天子時都會出來吸水,湖邊的土地都被吸幹了!”
龍回點頭,從懷中取出一枚龍珠,遞給周伯:“此珠可保村落三日平安,三日後的子時,你們隻需緊閉門窗,無論外麵發生什麽,都不要出聲。”他轉身望向回龍峰,眼中泛起漣漪,“待我收服孽龍,自會留在此處,護你們永世安寧。”
四、龍禦九天
鏡月湖的湖心漩渦深不見底,墨色的湖水泛著腐臭,龍回站在水麵上,玉龍鞭在手中化作九道銀龍,在夜空中遊走。子時一到,湖底傳來巨響,濁龍破水而出,巨大的龍首撞碎了三百年的古碑,蛇信子掃過之處,岸邊的巨石立刻崩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哪裏來的小神,敢管本座的閑事?”濁龍的聲音像悶雷滾過湖麵,震得周伯家中的窗紙嘩嘩作響。
龍回冷笑一聲,玉龍鞭在空中劃出龍形軌跡:“吾乃天河禦龍使,特來收你這逆鱗之輩。”他雙手結印,胸前的玉龍佩發出強光,湖麵上突然升起九道水牆,每道水牆上都遊動著金色的龍紋,“今日便讓你見識天河龍禦之術!”
濁龍怒吼著噴出黑色毒液,所過之處,湖水沸騰起泡。龍回揮鞭,九道水龍迎擊而上,水與毒在空中相撞,發出刺耳的嘶鳴,火星四濺,在湖麵上形成詭異的光霧。第一夜,龍回以天河淨水衝刷濁龍的毒霧,鏡月湖的水漸漸褪去黑色;第二夜,濁龍潛入湖底,引發地動山搖,龍回化作巨龍虛影,用龍角頂住崩塌的山體;第三夜,濁龍使出殺手鐧,召喚出四海妖兵,龍回則召回鎮守五湖的天龍,在空中展開龍形戰陣。
到了第七夜,濁龍已遍體鱗傷,青色的鱗片剝落大半,露出底下流膿的傷口。它知道眼前的仙人不好對付,想要逃往東海,卻被龍回布下的九宮鎖龍陣困住。“孽龍,你吸盡湖水,毀我田園,今日便將你封印在龍淵之下!”龍回大喝一聲,玉龍鞭化作九道鎖鏈,纏住濁龍的四肢和龍首,龍珠從口中飛出,化作巨大的光罩,將濁龍壓入湖底。
封印的瞬間,龍回感到一陣眩暈——為了維持鎖龍陣,他的仙力已消耗大半,若返回天庭,百年內無法下界,可鏡月湖的封印需要有人鎮守。他望向岸邊的村落,想起老族長眼中的哀求,想起小囡畫在地上的歪扭龍形,心中一橫,做出了決定。
五、化身龍脈
晨光初綻時,村民們打開門窗,隻見鏡月湖恢複了往日的清澈,湖邊的蘆葦重新抽出新芽,倒映著藍天白雲。卻不見了龍回仙人的身影,唯有回龍峰的形態悄然變化——原本平緩的山脊變得盤曲如龍,峰巔的兩座石柱化作龍首,正回首凝視著鏡月湖,山腰間的赭紅色石脈愈發清晰,像極了龍鱗在陽光下閃耀。
周伯抱著龍珠跑到峰下,隻見山壁上浮現出淡淡的龍紋,指尖觸碰時,傳來溫和的脈動,仿佛仙人的心跳。“仙人……他化作了山峰!”他突然想起龍回臨走時的目光,那望向鏡月湖的一眼,分明是守護者的眷戀。
消息傳開後,村民們跪在回龍峰下,哭聲震天。七歲的小囡將自己畫的龍形圖紙貼在山壁上,風一吹,紙片輕輕顫動,仿佛巨龍在搖頭擺尾。從那天起,回龍峰有了神奇的變化:每當鏡月湖水位上漲,山峰的龍首便會噴出雲霧,化作細雨滋潤農田;每當旱魃肆虐,龍尾處的山澗就會流出清泉,沿著龍形石脈匯入村落。
六、龍魂永續
五十年後,龍隱村已變成繁華的集鎮,回龍峰下的祭台香火不斷。周伯的孫子周明成為了新的族長,他常坐在老槐樹下,給孩子們講回龍仙尊的故事:“當年,仙尊怕濁龍衝破封印,便用自己的龍骨化作山峰,龍首望著湖,龍尾護著村,連身上的鱗片都變成了護山的靈脈……”
春分時節,回龍峰的龍首會吐出七彩雲霞,環繞山峰三日不散,老人們說這是仙人在巡視封印;冬至時分,龍尾處的溫泉會自動升溫,村民們在池邊洗浴,百病不侵,傳說這是仙人留下的護體仙水。鏡月湖中的龍珠曆經百年,依然清澈如初,倒映著回龍峰的身影,仿佛仙人從未離去。
在鏡月湖底的龍淵深處,被封印的濁龍偶爾會發出不甘的怒吼,湖水隨之泛起漣漪,但每當這時,回龍峰的龍首便會發出金光,龍紋沿著山體遊走,將怒吼聲壓回湖底。龍回的龍魂融入了山峰,化作最堅韌的封印,也化作了百姓心中永遠的守護神。
歲月流轉,回龍峰的傳說越傳越遠,有人說在雷雨天能看見龍形閃電在峰間遊走,那是仙人在巡視領地;有人說清晨的山霧中能隱約看見青衫仙人的背影,那是龍回在守護晨耕的村民。無論傳說如何演變,回龍峰始終如一條守望的巨龍,用身軀擋住了妖邪,用龍魂滋養著土地。
當暮色降臨,回龍峰的龍首在夕陽中投下長長的影子,仿佛在凝視著鏡月湖的波光。山風掠過,傳來細微的龍吟,那是百年前的仙人留下的守護誓言,在歲月的長河中,永不褪色。這就是回龍峰的故事,一個關於責任與堅守的傳說,一位仙人用永恒的姿態,詮釋了守護的真諦——他化作了山,卻讓龍的精神,在百姓的心中,永遠騰飛。
喜歡大話靈山請大家收藏:()大話靈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