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龍泉峰]
字數:4721 加入書籤
一、玉壺凝翠
暮春的靈山在晨霧中蘇醒,三十六峰如青螺出水,唯有龍泉峰獨踞中央,峰頂的天池如嵌在翠玉中的明珠,水麵終年蒸騰著細霧,陽光穿透時,常可見七彩虹光自霧中升起,恍若神龍吐息。山腳下的龍泉村飄著濕潤的稻香,青石板路上布滿青苔,老村長陳老漢正用葫蘆從村口古井取水,井壁上鑿刻的龍形紋路在水中若隱若現,井水甘冽清甜,帶著淡淡的礦物質氣息。
“爺爺,天池的水真的是神龍的涎水嗎?”七歲的小秀蹲在井邊,望著水中晃動的虹光,辮梢還沾著晨露。
陳老漢擦了擦葫蘆,目光投向雲霧繚繞的峰頂:“你太奶奶說,光緒年間大旱,天池的水曾斷流三日,後來峰頂突然傳來龍吟,池水竟從石縫裏湧出,帶著龍鱗般的金光……”他的聲音混著山風,飄向村東那棵五百年的老樟樹,樹上掛著的銅鈴正叮當作響,據說那是用神龍脫落的鱗片熔鑄而成。
二、赤地千裏
光緒十九年的伏天,龍泉村的噩夢開始了。素有“靈山玉盆”之稱的天池水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露出赭紅色的池底,池壁上的水痕線像被火烤過的疤痕。第一株枯萎的稻苗出現在村西的梯田,葉片蜷曲如焦紙,接著整片農田迅速枯黃,連村口老樟樹的葉子都開始卷曲,樹身滲出黏膩的樹脂。
“是赤焰惡龍!”老族長在祠堂前摔碎祖傳的青銅龍紋鏡,鏡中映出的惡龍身影有蛇身赤鱗,雙目如燃燒的炭丸,“五十年前縣誌記載,此龍踞守南海火淵,每遇丙戌年便會北上吸盡水靈!”
三日後,酷暑升級。天池徹底幹涸,池底裂開尺寬的縫隙,噴出灼人的熱氣;田間的稻草人自燃成灰,連石磨上的麥餅都烤成焦殼。陳老漢抱著奄奄一息的孫子跪在祠堂,望著神龍像手中的玉瓶——那是光緒三年山洪時從峰頂衝下的,瓶身刻著“龍泉”二字,此刻瓶中僅剩幾滴渾水。
子夜時分,村後突然傳來地動山搖的巨響,陳老漢扒著牆縫望去,隻見天池方向騰起赤紅色煙柱,煙柱中隱約可見巨大的龍形剪影,龍爪所及之處,岩石熔成琉璃狀的晶體,鬆樹在高溫中瞬間燃燒,火星被卷上夜空,如散落的流星雨。
三、青鸞報信
天庭的水晶宮內,東海青龍神君正凝視著下界的水鏡。鏡中,靈山像一塊被炙烤的焦土,百姓們的祈願化作點點藍光,在赤焰中掙紮閃爍。他胸前的龍珠突然發熱,龍鱗甲胄上的水紋發出微光——這是水靈精魄即將枯竭的警示。
“稟神君,下界赤焰惡龍破封,吸幹靈山天池。”值日水官的聲音帶著顫抖,“百姓屍橫遍野,懇請速速降伏!”
青龍神君甩動龍尾,鱗片間迸濺出細碎的水珠:“吾本是盤古臍血所化,豈容火妖肆虐?”他望向宮外的東海,龍目中泛起潮汐的藍光,“備‘萬斛珠’,本座親自下界。”
萬斛珠舟劃破雲海,所過之處留下青色軌跡,如銀河垂落人間。當舟行至龍泉峰上空時,青龍神君低頭望去,隻見山腳下的村落如同被火舌舔舐的殘垣,唯一的水源是祠堂前的玉瓶,瓶中藍光即將熄滅。他心中一痛,龍口大張,噴出三滴“靈源露”,落入玉瓶的瞬間,瓶身突然發出龍吟,清水漫溢而出,救活了最近的幾株稻苗。
陳老漢看著玉瓶中的水突然滿溢,且泛著淡淡的青色,抬頭隻見一位神君立於雲端:身長十丈,遍體青鱗,龍角上纏繞著水波紋,爪心托著晶瑩的水珠,足下踩著由浪花凝成的蓮台。
“神君!”全村百姓紛紛叩首,哭聲震天,“求您救救我們!”
青龍神君甩尾,聲音如滾雷卻帶著溫潤:“吾乃東海青龍,特來降伏赤焰。”他望向幹涸的天池,龍目中閃過冷冽的金光,“那火妖此刻何在?”
“在……在天池底的火淵,”獵戶王大膽拖著傷腿上前,肩頭的灼傷還在滲血,“它每天正午都會噴出火焰,將雲霧燒散,我們連口水都喝不上……”
青龍神君點頭,從口中取出“定海神珠”,拋向天池:“此珠可鎮水靈,你們隻需守住祠堂的玉瓶,七日之內勿讓火焰近身。”他轉身望向龍泉峰,龍爪在山體上劃出五道水痕,“待我引動東海之水,重建天池。”
四、水火相搏
天池底的火淵如沸騰的熔爐,赤焰惡龍盤繞在岩漿池畔,鱗片吸收著火焰的能量,愈發紅豔如血。正午三刻,青龍神君踏水而來,定海神珠在頭頂旋轉,形成巨大的水幕,將火淵的熱氣隔絕在外。
“青蛇小兒,竟敢壞我火淵大業!”惡龍的聲音像鐵塊相撞,震得火淵岩壁簌簌掉落火星,“我要讓這方世界寸草不生,成為第二個火淵!”
青龍神君冷笑,龍爪拍出三道水龍:“盤古開天,水火相克,爾等邪祟,安敢逆天!”他身後浮現出巨大的青龍虛影,龍身纏繞著十二道水輪,每道水輪都裹挾著東海的寒氣。
第一日,惡龍噴出“焚天烈焰”,瞬間將水幕蒸發起百丈高的水霧。青龍神君則調動雲層,將雨水凝結成冰錐,如利箭般射向龍首,冰與火在空中相撞,發出刺耳的爆鳴,火星與冰晶紛紛墜落,在天池周圍形成奇異的冰火交界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三日,惡龍潛入火淵深處,召喚出“地火精魄”,整個靈山的岩層開始發熱,稻田的泥土冒出青煙。青龍神君見狀,龍尾狠拍天池,引動東海深層的寒水,在地下形成水網,將地火精魄的熱力中和,山腳下的古井中竟湧出冰涼的泉水,救回了最後一批稻苗。
第五日,惡龍使出殺手鐧,以自身為引,打開南海火淵的裂縫,大量岩漿湧入靈山地下。青龍神君見勢,毅然張開龍口,將定海神珠融入自身,化作巨型水龍,用“四海歸一”之術封堵裂縫,自身卻被岩漿灼傷,青鱗剝落處露出泛著藍光的龍筋。
到了第七日黎明,惡龍已傷痕累累,赤鱗剝落大半,露出底下半透明的火核,眼中的凶光漸漸黯淡。它不甘心地撞擊火淵岩壁,試圖與青龍神君同歸於盡,卻被神君布下的“九宮水陣”困住。“火妖,你雖不滅,卻再難吸盡水靈!”青龍神君大喝一聲,龍爪抓住惡龍的火核,將其壓入天池底的深潭,潭麵隨之升起九道水幕,形成永恒的封印。
五、化泉為峰
戰鬥結束後,青龍神君回到龍泉村,百姓們圍上來,卻發現神君的身影在晨光中愈發透明。小秀突然大哭,抱住神君的龍爪:“神龍別走,我們需要水!”
青龍神君低頭,龍目中泛起漣漪:“孩子,水從未離開,它在你們腳下,在每滴汗水裏。”他望向龍泉峰,龍尾輕輕一擺,峰頂的天池開始重新注水,清澈的泉水從石縫中湧出,形成五道瀑布,分別流向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吾需鎮守此處,防止火妖破封,便將自身化作山峰,以龍身為脈,永保水靈。”
話音未落,青龍神君的身體開始融化,如冰雪消融,青鱗化作峰頂的蒼鬆,龍角變成天池邊的雙石,龍爪摳出的坑窪形成五處泉眼,龍身則蜿蜒成峰體,鱗片的紋路化作山體的褶皺。百姓們驚恐地看著,隻見龍泉峰的形態漸漸變化:峰頂的天池如神龍之目,終年不涸;峰腰的五道瀑布如神龍的五爪,守護著五方土地;山底的古井與天池相通,井水隨天池的水位漲落而變化,永遠保持著甘甜。
陳老漢忽然想起神君留下的定海神珠,跑到天池邊查看,隻見珠體已融入池底,形成一塊透明的“龍珠石”,陽光穿透時,能看見石中隱約有龍形光影遊動。他跪在峰前,老淚縱橫:“原來神君是用自己的龍身作泉脈,用龍魂守著咱們的水源啊!”
六、龍澤永續
百年後,龍泉村已變成“龍澤鎮”,龍泉峰下的五眼泉眼成了聖地。每當新月升起,天池的水便會泛起青光,形成巨大的龍形倒影,掃過靈山的每一寸土地,那些被火妖灼傷的地方,在龍影照耀下重新長出綠草鮮花。
小秀的孫子已經成為新的鎮長,他常坐在村口的老樟樹下,給孩子們講青龍神君的故事:“當年神君化峰時,特意留了‘龍睛’天池,隻要我們不浪費水源,池水就不會幹涸;若有人汙染泉水,龍睛就會變紅,警示我們要愛護自然……”
冬至清晨,龍澤鎮的百姓會舉行“祭龍大典”,用竹筏載著五色彩燈放入天池,彩燈順流而下,經過五道瀑布時,會被水霧染上虹光,如同神龍在水中嬉戲。更神奇的是,天池的水從此有了靈性,能治百病,常飲可延年益壽,據說這是神龍留下的“龍涎精魄”在滋養著這片土地。
在天池底的火淵深處,被封印的赤焰惡龍偶爾會發出不甘的咆哮,池水隨之泛起紅色漣漪,但每當這時,龍泉峰的龍形倒影就會增強,五道瀑布的水流也會變得湍急,將惡龍的火焰重新壓製。青龍的龍魂融入了山峰,化作最堅韌的水靈壁壘,也化作了百姓心中永遠的守護者。
歲月流轉,龍泉峰的傳說越傳越遠。有人說在暴雨夜看見龍形閃電纏繞山峰,那是神龍在巡視封印;有人說迷路的旅人喝了天池水,就能看見回家的方向,那是神龍在指引路徑。而龍澤鎮的百姓都知道,每當他們在田間勞作,抬頭看見龍泉峰的瀑布泛著青光,就知道,神龍的護佑,從未離開。
當暮色降臨,龍泉峰的天池在夕陽中投下長長的影子,像一條俯臥的青龍,守護著腳下的土地。山風掠過,傳來細微的龍吟,那是百年前神龍留下的守護誓言,在時光中輕輕回響。這就是龍泉峰的故事,一個關於生命與希望的傳說,一位神龍用燃燒自己的方式,教會世人:真正的生命源泉,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需要世代守護的珍寶,讓這份珍寶,如同龍泉峰的泉水,永遠流淌,生生不息。
喜歡大話靈山請大家收藏:()大話靈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