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君臣相得

字數:8815   加入書籤

A+A-


    三川口三十裏外,夏軍大營
    李元昊端坐於帥椅之上,正在翻看著手中的《荀子》,仔細看去,書頁上麵已經出現一定程度的磨損,顯然是經常被主人拿在手中觀看的。
    “朕似乎有些明白‘王奪之人,霸奪之與,強奪之地。’的道理了,原來要做一個合格的君王不隻是要去爭奪土地,資源還有人口,還要去爭奪人心的歸屬,一個能讓百姓認可,心甘情願追隨的君王才是一個合格君王啊。”
    作為一個君王,需得向書中說的那樣,喜怒不形於色,賞罰分明,虛心納諫,不愧是中原文化啊,真是博大精深呐。
    這大概也是漢人能長久占據中原,而我們胡人卻很難長期統治那裏的原因吧。
    隨著漸漸深入的學習這本儒家典籍,李元昊也是受益匪淺,漸漸的喜歡上了儒家文化,或者說是儒家文化中的不露圭角,韜光養晦。
    “啟稟汗王,屬下有重要軍情稟報。”門口突然傳來了近衛略顯焦急的傳報聲,被迫打斷讀書的李元昊默默把書本放到桌麵。
    “什麽事,進來說吧。”習慣性的眯了眯眼睛,李元昊一臉平靜,眼底深處卻是閃過一抹淡淡的不滿。
    “喏。”近衛恭謹的回了一句後,便雙手手托著戰報,腳步輕快的躬身進入了王帳 。
    “啟稟汗王,延州細作傳來的最新情報,請您過目。”那近衛一進王帳,就撲通一下跪在了李元昊的案前,並把手中軍報高高舉起,遞到他的麵前。
    “朕知道了,這裏沒你的事了,你先出去吧。”淡漠的掃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近衛,李元昊對他隨意揮了揮手。
    “屬下告退。”衝李元昊重重抱了一拳,小近衛低頭退了出去。
    “不知大宋這次會給朕帶來什麽樣的驚喜呢?”眸光中閃過一抹興奮,李元昊一把打開手中的戰報,仔細的讀了起來。
    “嗯,這個叫什麽郭念禎的小子,居然能和細封犬吠大戰三十回合,最後還是一招斃敵,真是驍勇啊,還有那個叫楊基業的小子,有勇有謀,居然想的出來喬裝打扮,潛入敵營的法子,關鍵還真的被他做成了,後生可畏啊。那大宋皇帝真的是好運氣啊,無數能臣武將為他效力。”品了一口桌上的杯中青鳳髓,李元昊眼中閃過對大宋皇帝的嫉妒以及對那十三名少年濃濃的欣賞之色。
    “年輕真好啊,朕都不禁有些期待在戰場上和那十三名少年的交鋒了。嗯,朕一定要在戰場上堂堂正正的擊敗他們,把他們全都俘虜過來,朕就不信了,憑著我大夏如此多的金銀和美女,還收不住他們幾個毛孩子的心。”李元昊一笑,把情報放到桌麵之上,又重新拿起那本《荀子》,饒有興致的看了起來。
    手中搖晃著羽扇的張元走進王帳的時候帳,看到的就是這個情景,他沒有去送打擾座位上的李元昊,而是站在一旁,不由的欣慰的笑了笑,其實他一直以來恨的都是大宋朝堂那些不作為的官員,對生他養他的中土卻無半分的怨念,就像老話說的良禽擇木而棲,沒想到投夏的無奈之舉,卻讓儒家的種子終於在異國他鄉開始生根發芽了,這也側麵證實了自己遠離故土的決定沒有錯誤,既然那片土地已經不適合儒家種子生根發芽,就讓它在這片戈壁黃沙之中再次萌發出新的枝丫。
    “唔,感覺時辰也不早了,朕也要犒勞犒勞自己肚子了。誒,張夫子你什麽時候來的,坐。”李元昊從座位上站起身來,活動了一下身子,正欲傳膳,一回頭就看到了站在一旁的張元,便朝他擺了擺手,示意他到一旁坐下。
    “謝汗王。”張元朝李元昊拱了拱手,施施然的坐到了李元昊旁邊的椅子上。
    “那個誰啊,準備傳膳朕餓了。”衝門口的近衛吩咐了一句,李元昊又幾步回到帥椅之上,正襟危坐,隨意的和張元聊了起來。
    “不知張夫子突然造訪,所為何事啊?”
    “是這樣的,汗王啊,想必你也知道了土門寨的那一戰,我方不光暴露了伏兵,還連折三員大將,那宋軍也有了準備,近幾日軍中議論紛紛,長此以往恐影響士氣,所以我特來問問汗王是否有什麽好的對策。”把手中的羽扇放於桌幾之上,張元嘴角微抿,緩緩道出了此行的目的。
    “夫子說的是這件事啊,朕已然知曉,而且也已經有了對策。”李元昊眉尾輕挑,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
    “哦?臣願聞其詳。”張元聽到已有對策,立馬目光灼灼的看向了李元昊。
    “朕的對策就是,堂堂正正的和大宋在三川口打一場,在正麵徹底碾碎他們軍隊的士氣和尊嚴,用彎刀和鮮血來見證我大夏兒郎的榮耀,用宋人的哭泣與死亡來重鑄我大夏的輝煌。”李元昊龍驤虎嘯的說出了自己的策略,盡顯一代梟雄之姿。
    “不愧是汗王啊,此計甚妙啊,堂堂正正,無懈可擊。”讚賞的看了主位上的李元昊,張元此刻老懷大慰。
    “誒,這主要還是張夫子教導的好,哈哈哈。”得了張元誇讚,李元昊難得的謙虛了一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臣不過是盡了一個臣子的本分罷了,哪裏敢居功。”張元朝李元昊拱了拱手,嘴上說著自謙的話,眼中的自豪之色卻是藏也藏不住了。
    “啟稟汗王,午食備好了,要現在給您送進來嗎?”在帳二人說話間,門口再次響起來了小近衛恭敬的聲音。
    “送進來吧,對了,張夫子要一起用點嗎?”衝門外的近衛回了句,李元昊回身又問了句旁邊的張元。
    “臣那裏還有點軍務沒處理,就不打擾汗王用膳了。”張元已經達到了此行的目的,便知機的提出了告辭。
    “也好,那朕就不客氣了啊,張夫子慢走。”拿起碗中的一塊燒羊肉,李元昊當即大快朵頤了起來。
    “臣告退。”朝李元昊複拱了拱手,張元輕快的搖著羽扇,大步流星的走出來了王帳。
    “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哈哈哈。”
    踩在營中的雪地之上,鞋子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遠處偶爾傳來幾聲不知名的鳥雀叫聲,張元此刻心情大好,感覺比喝了那壇被埋在自己院中的狀元紅還要高興。
    沒人知道他今日看到了李元昊手不釋卷的學習著儒家典籍,是多麽的欣慰,同樣也沒人能知道他看著李元昊在他的輔佐之下一步步從一個嗜殺,多疑,好色的部落頭人成長為一名胸懷天下,虛懷若穀的合格君王,他是多麽的有成就感,多麽自豪。
    “蹉跎半生,終是要得償所願了,老天爺呀,你可算是開眼了。”天空不知何時紛紛揚揚的飄起來了雪花,迎著一陣卷起幾片枯草的北風,站在原地的張元的思緒漸漸飄遠,仿佛再一次回到了五年前的那個初春……
    北宋景佑二年,汴京貢院
    “張兄,張兄,你眼力好,先替我看看,大榜上麵有沒有我的名字。”已經第三次參加科考的吳昊焦急的拽著身邊張元的袖子。
    “莫要拉拉扯扯的,我給你看就是了。”從吳昊的手中拉回自己袖子,自幼習武練就了一身好眼力的張元便看了起來。
    “就知道張兄你最仗義了,要是這次中了,我就請你去樊樓吃一頓好的,嘿嘿。”吳昊訕訕收回了手, 衝張元笑了笑。
    “行了,在這兒等著吧,我給你看看啊。”不再理會身旁的吳昊,張元運起耳目,向百步之外的大榜掃去。
    “嗯,第一行沒有,應該是在下麵。再看看第二行,也沒有,應該還是在下麵。”張元一行行仔細看了下去,臉上的淡然之色也漸漸消失不見了,直到看完最後一行,整個人都變得失魂落魄,嘴裏喃喃自語著不可能,雙目無神。
    “哎,雷複兄你這是怎麽了 ,可別嚇我啊,雷複兄。”吳昊看著原本還勝券在握的好友變成了這個樣子,心裏已經有了不祥的預感。
    “老天爺呀,你怎可如此不公啊,我明明已經連中兩元了,連老師都說我這次必中的呀,我不服啊。”張元沒有理會自己的好友,獨自在那裏不停的揮舞著雙手,狀若瘋癲,周圍看榜的舉子們也都自發的給他讓出了一片空地,畢竟這種情況大夥都已經見怪不怪了。
    “雷複兄,醒醒,醒醒。你可別嚇我呀。”瘋狂的搖晃著張元的手臂,吳昊都快急哭了。
    “蒼天無眼,蒼天無眼呐,哈哈哈~”張元叫著叫著突然一下就那麽昏了過去,幸虧吳昊手疾眼快,一把接住了他,接著又認命的把他背回來了租的院子。
    等到張元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當天晚上了,他是被活活餓醒的。
    “咕嚕咕嚕”
    躺在榻上的張元的肚子傳來了一陣轟鳴,接著他也緩緩睜開了眼睛,看著眼前的景色有點發懵,他不是在貢院看榜嗎,怎麽回到住處了。
    “雷複兄,你可算醒了,餓了吧,我給你
    盛碗粥去啊。”一直守在一旁的吳昊聽到動靜也醒了過來。
    “是有點餓了,有勞雨亭兄了。”張元不好意思衝吳昊拱了拱手,語氣低沉。
    “等著啊,我這就給你盛去。”看著自己好友臉上的落寞,吳昊什麽也沒說,而是出去盛粥了。
    “十年寒窗苦,三次皆未中,難道我真的與科舉無緣了嗎?”躺在榻上盯著上方的圍帳,張元第一次陷入深深地自我懷疑。
    “雷複兄啊,有好消息啊。”吳昊端著粥碗,滿臉喜色的走了進來。
    “什麽好消息啊,雨亭兄?”張元收拾好了自己表情,好奇的望向自己的好友。
    “來來來,你先把粥喝了,聽我慢慢給你說。”吳昊把粥碗遞到了張元手裏,坐到床尾,和他講了起來。
    原是他出去替張元盛粥的時候,正好有一隊巡邏的禁軍從。從他們門前路過,期間聊起西北的局勢,說是那黨項人的頭人李元昊又鬧騰了起來,搞的朝廷的老爺們無比頭疼。被吳昊聽了去,自覺是二人出頭的機會,他便興衝衝的把此事告知了張元。
    “雷複兄你比我見多識廣,你覺得呢?”
    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複述給了張元之後,吳昊一臉期待看著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也覺得可行,如今西北一帶正是用人之際,憑你我的才學定能在那裏一展身手,平步青雲。”張元的眼中再次恢複了神采,感覺心中又有了新的希望。
    “嗯,我相信雷複兄的眼光,事不宜遲,我們明日就出發。”聽了張元的分析,吳昊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風風火火的去收拾二人的行李去了。
    “哎,這個無雨亭啊 總是毛毛躁躁的。”看著自己好友的背影,張元一口一口喝著碗裏的稀粥,無奈的搖了搖頭。
    ……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
    行路難,歸去來!”
    大宋延州的某處城寨門前,一個身高約八尺,皮膚黝黑,虎背熊腰的漢子在前麵拖著一個大石板,上麵寫著那首李白的行路難,後麵則跟著兩個儀表堂堂,手拿折扇的舉子,他們一邊讀著石板上的詩句,一邊放聲痛哭,以期望能引起城中主帥的注意。而二人不是別人,正是名落孫山,來邊關的另尋出路的張元,吳昊二人。
    “雷複兄,你說這都已經三天了,你說那劉懷東將軍會見我們嗎?”走在後麵的吳昊悄悄懟了一下張元,小聲問道。
    “雨亭兄,你就放心吧,我已經提前打聽過了,這位劉懷東將軍最是禮賢下士,平日最喜歡把一些懷才不遇的大才招攬起來,為他所用,頗有古之孟嚐之風。”遞給了吳昊一個安心的眼神,張元再次放聲大哭了起來。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
    行路難,歸去來!”
    足智多謀的張元沒有料錯,他們二人的怪異行為確實引起了當地主帥劉懷東的注意,劉懷東後來還把他們二人客客氣氣的請到了府上,熱情的招待了他們,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派了府中的下人一人贈了二十兩的盤纏,並客客氣氣的送出了府。
    再次願望落空的二人結了那壯漢的工錢,拿著劉懷東所贈的盤纏,張元吳昊二人就隻得垂頭喪氣的返回了家鄉,蟄伏起來,等待時機。
    ……
    “來來來,雨亭兄,幹。”手中舉著酒碗的張元搖搖晃晃的和對麵的吳昊碰了一下。
    “雷複兄啊,你說咱哥倆怎麽就沒遇到一個明主呢?”迷迷糊糊的吳昊和張元碰了一下,往嘴裏猛灌了兩口。
    “是啊,怎麽就沒遇見一個明主呢?說與門前白鷺群,也須從此斷知聞。”把手中的酒碗往桌上重重一摔,張元含糊不清念了一句黃巢的詩。
    “諸公有意除鉤黨,甲乙推求恐到君。哈哈哈~”對麵的吳昊也跟著稀裏糊塗的和了一句,便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真沒用,才喝了幾碗就醉成這樣了,嗝。”張元說著說著也打起了呼嚕,趴在吳昊身邊睡著了。而二人不知道的是,隻是因為一頓酒後的醉話,居然差點要了他們的命,也讓他們不得不背井離鄉,徹底走向了大宋的對立麵。
    事情是怎麽回事呢,張元吳昊自小就是街坊四鄰眼裏的好孩子,不光相貌周正,讀書刻苦,會做人,嘴還甜,而他們家對門的白家老大白勝,就不幸的成了二人的對照組,每次張吳二人得了夫子誇獎,亦或者得了哪個鄰居的誇獎,白勝他那要強的爹就會在晚上回來揍他一頓,邊揍還邊說一些難聽的話,久而久之,白勝救暗暗恨上了張吳二人。
    白勝這次也是如此,原本聽說了二人再次落榜,躲在院牆牆角,打算聽他們笑話來著,結果聽著聽著,還聽出了意外收獲,他心說,可算讓我給逮著了啊,光天化日居然敢藐視朝廷,這次我看你們死不死。
    得了消息,白勝便馬不停蹄跑去了縣衙,舉報張元吳昊二人身為大宋士子,居然公開藐視朝廷,藐視官家,還一口咬定他們吟了黃巢的那首《不第後賦菊》,已生反心,請縣令即刻派人捉拿。
    縣令聽聞此事後,也不敢耽誤,畢竟此事成了之後,那是妥妥的政績呀。他也不含糊,隨即批了公文,派了三班衙役在白勝的協助下去將張吳二人即刻捉拿歸案。
    到了吳昊家中,這幫家夥也不客氣,暴力破門之後,在吳昊渾家孩子的哭嚎之中帶走還沒醒酒的張吳二人,並大肆搜刮了一番,在他們眼裏張元昊已經和死人沒什麽區別了,和反詩粘上了邊,想不死都難。而在這群衙役沒看到的角落裏,白勝那俊俏臉上的此刻盡是扭曲的笑容和大仇得報的快意。
    ……
    “啪”
    “反賊張元,吳昊,公然藐視朝廷,藐視官家,還敢吟反詩,你二人可知罪。”縣令錢儒明一驚堂木,對下方還在一臉懵的倆人喝道。
    “縣尊大人,您在說什麽,小生一無所知啊,我們昨日隻是在家中喝了頓酒,怎麽就成反賊了。”心思敏捷的張元雖然還沒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但這個罪名是堅決不能認得。
    “居然還敢抵賴,可是有人親耳聽見你們吟反詩了,豈能有假,來啊,每人重打二十大板呐。”錢儒明此刻已經察覺出了不對勁,但是人都抓了,也隻能屈打成招了,不然倒黴的就是他自己了。
    “大人,我們冤枉啊,啊~~啊~~”
    “你們招還是不招?”
    “大人~~我們冤枉啊~~”
    “繼續打,本官就不信了。”
    “啊~~”
    ……
    “呱呱呱”
    不知頭上何時路過了一隻烏鴉,在張元頭上盤旋了三圈,還調皮丟了一根小樹枝,一下就讓陷在回憶當中的他清醒了過來。
    “你這調皮的鳥兒,本相又不是大樹,你繞著飛什麽。”張元瞥了一眼飛走的烏鴉,又渾不在意撣了撣身上的落雪,迎著橘黃色的夕陽,邁著堅定的步伐一步一步向大營外的點將台走去。
    張元在漫天風雪之中,披著光芒萬丈的晚霞,踩著金光燦燦的雪地,一步步走到了點將台之上,南望大宋故土,北看西夏疆域,張元的心中豪氣陡生,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鹹陽。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老師學生做到了,真的做到了,哈哈哈~~”
    喜歡引鳳雛請大家收藏:()引鳳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