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設計交易係統的技巧
字數:3170 加入書籤
“這節課我們談一談設計交易係統的技巧。”
眾人點頭。
“第一點,要設計與自己性格相符的策略。應用交易係統時執行力是很重要的,所以隻有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心理預期,才會有好的執行力。”
田園經常提到這一點,學員們應該早就理解了,但他還是覺得有必要多說幾句。
“舉個例子:很多股民不喜歡止損或者止損不堅決,那麽在設計交易係統時,就要爭取提高勝率,減少止損的次數,同時也要提高股票池的安全邊際,也就是爭取在不止損硬抗時,也能最大程度的降低風險。”
他認為,止損是交易中非常重要的策略,不止損是大多數股民無法賺錢的原因。
“在很多時候,不認輸被認為是一種好的品質,但在炒股時卻不是這樣,喜歡贏不喜歡輸,不願意認輸是投資股票時的大忌。”
這時有學員說:“炒股一定要及時的認輸,然後才能找到新的機會。現實生活中,超級市場的清倉甩賣就是典型的止損策略。滯銷的商品不僅占用了超市的資金,還影響了暢銷商品的引進。所以及時的降價把它們賣出,就相當於炒股時的止損策略。”
眾人點頭。
田園也點頭。“股民在實盤交易中,在沒有訓練出很強的執行力前,應該多采用能夠兼容不止損行為的交易策略。比如分散投資購買多隻股票,比如分批投資購買股票,比如買更多的大型國有股。”
他繼續說:“還有一種股民與不止損的股民相反,他們沒有足夠的耐心,買了一隻股票,發現不賺錢後會立刻把它換掉,可以說他們很擅長應用止損策略。由於他們的執行力強,可以選擇的交易標的會更多,能夠參與的交易機會,尤其是短線機會也更多。”
學員們點頭。
“第二點,股民對於盈虧的敏感度很重要。同樣一筆交易,有些人賺了10就想著賣出,而有些人賺了30還覺得不夠多。所以我們在設計交易係統之前就要想好,買入股票後的預期收益是多少。不能一開始設定了一個10的盈利目標,但在賺到10以後,又想著多賺一點。”
學員們點頭。
田園告訴大家,每個人對於幅度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要考慮好能讓你心裏產生波動的幅度是多少,再設計止盈賣出點。
不同的收益預期要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比如10的盈利目標,可能隻需要做技術分析,看價格、成交量就足夠了;但是如果想賺30,你就得考慮的更多。
同時以10或者30為盈利目標,這兩種策略的成功率也是不一樣的。一筆預期賺30的交易的成功率,肯定低於預期賺10的成功率,而且也會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
學員們聞聽覺得很有道理。
田園繼續說:“第三點,投資者要考慮自己跟蹤股票的能力。有工作的人和職業股民,可能會是完全不同的交易策略。沒有時間去看股票,就不應該用需要盯盤才能完成的短線、超短線策略,那樣很有可能錯過好的買賣時機,也會因此產生不良的情緒。”
他繼續說:“職業股民有大量的時間去盯盤,如果執行的是不需要盯盤的中長線策略,那他們也不需要職業炒股。顯而易見的是,市場中的短線機會要多於中長線機會,職業股民應該積極尋找。”
學員們點頭。
“每個投資者在進行股票交易之前,應該充分了解自己的情況。包括性格、心理預期,要采取與自己性格相匹配的交易方式。”
隨後田園說了第四點,“要重視大趨勢。很多人在設計交易係統時,會發現收益不夠穩定,或者適用的個股數量比較少,其實這是隻考慮了個股,沒有重視指數造成的。隻要在應用個股交易係統之前,對大盤趨勢做一個判斷,就能提高交易係統收益的穩定性了。”
他指出,判斷大盤趨勢的方法,既可以是基本麵的分析,也可以是技術麵的分析。
基本麵通常是分析經濟狀況、貨幣供應情況、股市政策,用它們預測市場的景氣度;技術麵則是看日線、周線、月線的形態和技術指標,以此判斷市場的趨勢方向。
有了一個判斷趨勢的方法之後,就可以按照趨勢的強弱決定買入股票的數量,也可以在不同的市場趨勢狀態時,采用不同的交易係統。
“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應該是牛市階段滿倉,熊市階段空倉、介於牛熊之間的震蕩市時,股票買入量應該在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但這隻是最理想的情況,實戰中很難準確的判斷出市場的趨勢狀態。所以在製定策略時,可以有一些彈性。”
眾人點頭。
“具體而言,大盤趨勢比較好,比如在均線多頭排列的漲勢時,可以多用右側交易係統,因為這個階段指數強勢,個股漲的幅度會比較大;而大盤趨勢不確定時,可以多用震蕩型交易係統。”
學員們點頭。
“第五點,要有一個交易策略庫。很多人覺得炒股票隻要學會一招,甚至用一個簡單的方法,就能夠獲取巨大的收益。我承認,實盤中確實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隻是這麽做有一個很大的隱患,當你隻會一種炒股方法時,你的收益完全取決於該方法的有效性。”
田園又進一步給出了解釋:“隻有這一種交易方法適合某個階段的市場,才有可能取得預期的收益;一旦這種方法不適合這個階段的市場,就可能在一段時間內無法賺錢。同時,隻有一種方法,股民就要把全部資金投入到這種策略中,這意味著更大的風險。建議大家學習更多的交易方法,多設計幾種交易係統,形成一個策略庫。”
田園建議有精力的投資者,可以按照個股的類型,設計出更多的交易策略,如藍籌股策略、小盤股策略、機構重倉股策略、題材股策略。
策略庫中有足夠多的方法,投資者就可以有針對性的應對各類行情。
喜歡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請大家收藏:()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