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付鈺認親

字數:6832   加入書籤

A+A-


    前文書說道,根據賬本所記載賬目,劉増決定先從揚州官倉入手。
    我們一行由揚州知府劉冰陪同,帶領著侍衛們來到揚州官倉,開始對倉內的賬目進行詳細清查。
    倉內堆滿了糧食,各種記錄冊擺放得井然有序。劉墉命人將倉內賬目逐一核對,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在清查過程中,劉墉發現了一些異常。有幾個倉屯的紙張與其他紙張稍有不同,而且這些倉屯的糧食數量顆粒不少,記載與劉墉手中的記載分毫不差。
    僅憑幾張紙的不同,不能作為證據來證明揚州府造假,更不能定罪。
    清查完揚州官倉,揚州知府劉冰設宴款待我們一行。酒席宴上劉冰說道:“劉大人呐,這幾日實在辛苦,來來來,請滿飲一杯,以示在下謝意。”
    劉墉舉杯抿了一口道:“劉大人呐,揚州乃我大清富庶之地,萬不可掉以輕心。”
    “嗬嗬!劉大人放心,我劉某對朝廷忠心耿耿,絕無做出不法之事,有損官威、國威之事!更知道孰重孰輕!來來來,大家喝酒喝酒!”劉冰言罷招呼大家一起吃酒。
    第二日,我們一行辭別揚州府,踏上了賬本上第二個官倉查驗。這裏與揚州如出一轍,也難查到一絲破綻。
    多日下來,我們一無所獲。經過幾天的折騰,劉墉不想再這樣繼續下去了。這日清晨,劉墉一改常態,身穿團龍褂子,讓我們也直接穿上黃馬褂,帶上一隊侍衛,徑直朝著兩江總督府而去。
    兩江總督衙門位於江寧府中心,其建築風格獨特,氣勢恢宏。踏入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門樓,朱紅漆門莊重而肅穆,門上金色的門釘整齊排列,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光芒,彰顯著皇家威嚴。門簷下懸掛著黑底金字的匾額,“兩江總督府”五個大字蒼勁有力,彰顯出地方軍政的權威。
    沿著主道前行,兩側矗立著一對石獅子,它們怒目圓睜,威風凜凜,鎮守著衙門。石獅子的雕刻細膩精美,每一處線條都展現出力量與威嚴,仿佛在守護著這一方天地。
    主體建築坐北朝南,氣勢雄偉。灰色的牆體上爬滿了歲月的痕跡,給人一種古樸而莊重的感覺。屋頂的琉璃瓦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飛簷鬥拱錯落有致,彰顯出江南建築的獨特魅力。
    走進大堂,空間開闊而大氣。高大的立柱支撐著整個建築,上麵精美的雕刻圖案令人讚歎。大堂正中央擺放著一張巨大的公案,公案上方懸掛著“清正廉明”的匾額,讓人感受到一種莊重而嚴肅的壓抑。
    整個衙門的布局嚴謹有序,無論是庭院、回廊還是廂房,都展現出一種規整而宏大的氣勢。在建築的細節之處,更是體現了傳統工藝的精湛,每一處雕刻、每一片瓦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兩江總督衙門的雄偉莊嚴讓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我們一行走到總督府門前,我上前遞交了程文,把門官兵一看劉墉穿著打扮,立刻飛奔進去通報。不一會兒,兩江總督書麟親自出門迎接。
    “哎呀呀呀!隻聽說劉大人奉旨來到了我江浙一帶,不想今日才得一見,快快快,有請劉大人!有請劉大人!”書麟看到劉墉後趕緊將劉墉及我們迎進了總督府三堂。
    各位看官老爺,大夥在其他地方總是單單看到一些府衙的大堂,卻從沒看到過什麽二堂、三堂。那麽我們今天就專門講一講這些府衙建築結構及作用。
    在乾隆年間,一些較大的府衙一般沿著中軸線,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照壁。它矗立在大門前,猶如一麵巨大的屏風,不僅遮擋了視線,還以精美的裝飾展現著衙門的威嚴。
    大門麵闊三間,采用大木懸山式構製,門釘板門、八字形影壁、須彌式基座這些細節處,盡顯清代建築的精致工藝。
    進入大門,便是儀門。它麵闊三間,進深四椽架,大木硬山式的構造,隻在高級官員及貴賓進出時才會開啟。儀門就像一個神秘的通道,連接著府衙內外。
    再往前走,便是大堂。大堂前置月台,麵闊五間,進深八椽架,大木懸山式的構造讓它顯得格外雄偉。這裏是舉行大典、決策軍事和接待貴賓的重要場所。想象一下,每當有重大儀式,大堂裏人來人往,官員們身著華服,神色莊重,場麵十分壯觀。
    從大堂往後,便是二堂。它麵闊五間,進深六椽架,大木懸山式的構造,是日常辦公和議事的地方。平日裏,官員們在這裏處理各種事務,討論案件,為城市的發展出謀劃策。
    繼續向後,三堂前置高台,麵闊五間,大木硬山式的構造。這裏是接待上級官員、商議政務及起居的地方。在三堂,官員們與上級交流溝通,匯報工作,同時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左右兩側對稱分布著廂房、耳房和跨院。廂房裏擺放著辦公桌椅,是官員們日常辦公的地方;耳房則可以作為休息之所。跨院為整個府衙增添了幾分幽靜。
    在府衙的各個角落,還設有架閣庫和倉庫。架閣庫用於保存文牘、檔案,那些珍貴的文件就像曆史的見證者,記錄著城市的發展和變遷;倉庫裏存放著物資、財物等,為府衙的正常運轉提供了保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府衙四周有高大的圍牆圍合,四隅設有水井和更房。水井為日常用水提供了便利,更房則是守護府衙安全的重要力量。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都能看到他們在府衙周圍巡邏,確保府衙的安全。
    這就是乾隆時期較大府衙的結構與作用,我們一幹人等被總督書麟迎到了總督府三堂落座。
    落座、奉茶必不可少,一陣寒暄之後,書麟開口問道:“不知劉大人今日到我總督衙門有何貴幹?”
    劉墉見書麟首先發問,便直截了當地回複道:“下官奉皇上旨意,前來江浙一帶查驗官倉是否充實,不知書大人可有指教?”
    “既然劉大人奉旨行事,那肯定有皇上的金牌令箭,能否讓本官一觀?”嘿,這小子還要驗一驗劉墉是真是假。
    劉墉也不客氣,隨手從懷中掏出金牌,又命我拿出令箭,還讓他看了乾隆的天子劍。
    書麟看了之後尷尬地笑了笑說:“劉大人盡管查驗本都治下所有官倉,如有不實,甘願領罪。”
    劉墉說道:“下官這裏有幾本賬目,想讓書大人指教一二。”說完掏出賬目讓書麟觀看。
    書麟看了好幾遍說道:“此等賬目並無不妥呀!”
    劉墉又掏出那個單獨賬目讓書麟看,書麟看了以後問道:“這本賬目與其他賬本有何關聯?”
    劉墉說道:“這單獨賬目與其他賬目在一些官倉相同倉屯的記錄不同,官倉倉屯賬目上記錄的是稻穀的數量,而這個單獨賬目記錄的官倉倉屯是銀兩,請問書大人,這是為何呢?”
    書麟一聽這話臉色立馬有所變化,他表示這些東西說明不了什麽,隻不過是有人閑得沒事故意寫著玩。
    劉墉表示不然,無風不起浪,這官倉肯定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二人話不投機,各執一詞,鬧了個不歡而散。書麟最後撂下一句話,如果劉墉查不出毛病,將要參奏劉墉的栽贓陷害之罪。
    劉墉也不甘示弱,表示如果查不出其中陰謀,便退出官場永不為官。於是帶著我們離開了總督府。
    走在江寧府大街上,劉墉緊鎖眉頭,隻顧思考,也顧不上看江寧府的繁華,徑直走到館驛住下。
    晚飯後,我和劉墉在房間內正在考慮如何進一步深入調查時,隻聽到有人輕輕叩門,打開門一看,竟然是鈴鐺姑娘。
    鈴鐺姑娘進門後把門關好,雙膝跪倒給劉墉磕頭道:“劉大人,自小女子跟隨劉大人以來,就看到劉大人大公無私,一心為國為民著想,今日從劉大人與那書麟的一場對話更能體會到,劉大人不畏權勢,敢於伸張正義。故此小女子可以放心依靠劉大人給小女子申冤!”
    劉墉聽後疑惑地說:“鈴鐺因何說出此話,你又是何人,起來說話,因何讓我為你申冤?你有什麽冤屈不妨講來!”
    鈴鐺站起身坐在一邊娓娓道出了她的身世及冤屈。
    這位鈴鐺姑娘原來是雍正年間浙江道監察禦史謝石基的女兒謝玲兒。因乾隆初期兩帝迭更時,朝廷顧不上江浙一帶的事,而謝石基卻掌握了江浙一帶從都撫到府縣一眾官員挪動公款、倒賣官糧、收受賄賂、販賣私鹽的重要證據。由於事情泄露,被人追殺。
    在謝石基攜同家眷跑到一個庵堂時,遭到了滅門之禍。而謝玲兒當時隻有三歲,被一個老尼姑藏了起來才避免了一死。後來殺手走了之後,老尼姑給她換衣服,發現了她衣服夾層內的東西,乃是白布上用血寫成的江浙一帶眾多官員的罪證。
    從此老尼姑收她為徒,教了她一身功夫。十年後老尼姑圓寂了,她便走遍江湖,尋機報仇。不想遇到了我們,就想借助我們的力量。當她看到我們一路探訪查實、消滅了“黑影會”,抓捕了林氏二虎,林三虎又畏罪自殺,還看到我們不畏權勢,敢於與兩江總督硬碰硬,今日便把一切都和盤托出。
    我和劉墉都聽傻了,沒想到這姑娘身上竟有如此深仇大恨。
    姑娘說完痛哭流涕,我和劉墉趕緊安慰,表示一定幫她報仇雪恨。這時突然闖進來一個人,這人不是別人,而是付鈺。
    “你就是謝玲兒,小妹啊!真讓我好找!如今卻在我身邊互不相認!”付鈺說道。
    這時謝玲兒傻了,這冷不丁跑出一個這麽大的哥哥,誰能不傻!
    “玲兒妹妹還記得你母親姓名不?你姥姥家姓啥?”付鈺急切地問道。
    “好像,好像姓那還是什麽來著!我記不太清了!”玲兒說道。
    “你母親姓那拉,改漢姓姓那!小名叫瑛姑對吧!”付鈺急切地繼續說道,“好好想想靈兒妹妹!”
    謝玲兒使勁想了想,最後點頭說叫過瑛姑,隻是後來聽父親叫她芸娘。一個三歲的孩子就死了父母親人,她的仇恨也是那個老尼姑告訴她的。能記住這些就不錯了,還能期望她知道多少事呢!
    不過付鈺說了當年之事後,不得不讓人承認他倆有親戚關係。付鈺堂叔爺的女兒叫那拉瑛姑,響應康熙爺提出的滿漢和親政策,在雍正十年將女兒嫁給了謝石基,當時謝石基已經是浙江道監察禦史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乾隆繼位之後,浙江道監察禦史就沒有了消息,有的說得了傳染病全家都死了,有的說被土匪把全家都殺了,說法不一。從那以後,浙江就不再設監察禦史這個官職,直到嘉慶時期才又重設浙江道監察禦史。
    這兒事兒清楚了,親也認了。謝玲兒從懷中掏出她父親的血書跪下舉過頭頂交給了劉墉。血書並非一塊,有一二十塊。每一封血書,都是一樁血案,涉及到了以前的地方官,也涉及到現在的地方官。劉墉看了時而憤怒不已,時而淚流滿麵。
    劉墉看罷這些血書,猛地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碗亂晃、油燈搖曳。大呼一聲:“不扳倒這些逆賊,劉墉誓不為人!”
    劉墉仔細收好血書,眼神堅定地看向謝玲兒與付鈺,說道:“這血書便是我們查明真相的關鍵,有了它,那些貪腐官員的罪行便昭然若揭。”
    付鈺皺著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如今咱們雖然有了血書這一重要線索,但兩江總督書麟位高權重,且對此事態度強硬,想要扳倒他絕非易事。”
    劉墉點頭緩緩說道:“我們必須從長計議,不能打草驚蛇。書麟既然敢如此明目張膽地維護官倉賬目,想必背後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我們需要先深入調查,找到血書上現存的官員,逐個擊破。”
    謝玲兒決然地說道:“為了一雪家仇,我定當全力助您劉大人。”
    劉墉看向謝玲兒,說道:“姑娘熟知這一帶的情況,這對我們來說是個極大的優勢。但此次行動危險重重,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隨後,我們一起決定先從血書中提及的一些官員入手,秘密收集他們的罪證。
    接下來的幾天,劉墉安排侍衛們喬裝打扮,分散到江浙各地,又安排方聚賢動用地方“粘杆處”的人員對血書中涉及的官員進行逐一調查。謝玲兒也憑借自己的江湖關係,四處打聽消息。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利用巧妙的手段截獲了他們一些信件,發現這些信件清楚地表明他們如何掩蓋官倉虧空事宜。
    同時,謝玲兒在江湖中也打聽到了一些重要線索。得知有一個隱姓埋名的老吏,曾經參與過官倉的一些秘密事務。經過一番周折,找到了這個老吏。
    老吏向劉墉講述了當年官倉虧空的真相,以及一些官員為了保住官位,如何借錢買糧充倉,又如何賣糧還債。劉墉通過這些線索,逐漸拚湊出了一個完整的證據鏈。
    那就是,這裏的一眾官員在倒賣官糧後得知乾隆派劉墉暗查官倉的消息,就向林氏三虎借錢從鄰省購買糧食進行充數,待風聲過後,再把倉內糧食賣掉還錢……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