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新皇親政
字數:6695 加入書籤
書接上文,和珅回到府中,臉色陰沉。他深知劉墉支持嘉慶帝親政,對自己的地位構成了巨大威脅。於是,他喚來親信,吩咐道:“密切關注劉墉的一舉一動,他若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來報。另外,想辦法在太上皇麵前說劉墉的壞話,就說他意圖挑撥太上皇與皇上的關係。”親信領命而去。
一場圍繞著嘉慶帝親政的明爭暗鬥,在朝堂內外悄然展開。而劉墉,身處風暴中心,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他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輔佐嘉慶帝親政,讓大清江山走向繁榮昌盛。
數日後,嘉慶帝在劉墉的建議下,挑選了一件關乎民生的重要政務——治理黃河水患。他親自召集相關大臣,商討治水之策,並日夜查閱資料,製定出了一套詳細的治理方案。
準備妥當後,嘉慶帝帶著治理黃河水患的方案,前往養心殿拜見乾隆太上皇。乾隆正坐在書桌前,看著各地呈上來的奏折。見到嘉慶帝進來,乾隆放下手中奏折,問道:“皇兒,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嘉慶帝恭敬地呈上黃河水患治理方案,說道:“皇阿瑪,近日兒臣聽聞黃河水患嚴重,百姓受災,心中憂慮。兒臣經過多方調研,與大臣們商討,製定了此套治理方案,特來呈與皇阿瑪過目,還望皇阿瑪指點。”
乾隆接過方案,仔細翻閱起來。隻見方案中對黃河水患的現狀分析得十分透徹,提出的治理措施也切實可行。乾隆心中暗暗點頭,對嘉慶帝說道:“皇兒,你這份方案倒是用心了。看來你對治國理政確實下了一番功夫。”
嘉慶帝趕忙說道:“多謝皇阿瑪誇獎。兒臣深知治理國家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隻是兒臣初涉朝政,還望皇阿瑪多多教導。”
乾隆看著嘉慶帝,說道:“皇兒,你既有這份心,朕很欣慰。隻是這治理黃河水患,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你可有把握?”
嘉慶帝堅定地說道:“皇阿瑪,兒臣有信心。兒臣已與大臣們商議好,會合理調配資源,確保治水工程順利進行。而且,兒臣會親自監督工程進展,若有任何問題,定會及時向皇阿瑪匯報。”
乾隆沉思片刻,說道:“好,既然你如此有決心,朕便同意你按此方案實施。但你要記住,此事關乎百姓安危,不可有絲毫馬虎。”
嘉慶帝跪地謝恩道:“兒臣謹遵皇阿瑪教誨。”
從養心殿出來後,嘉慶帝心中大喜。他立刻將這個消息告知了劉墉。劉墉聽後,也十分高興,說道:“皇上,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隻要皇上能將治理黃河水患之事辦好,太上皇定會對皇上刮目相看,親政之事也將大有希望。”
然而,和珅得知此事後,心中十分嫉妒。他擔心嘉慶帝借此機會在乾隆麵前樹立威望,從而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於是,他暗中指使親信,在治水工程的籌備階段製造麻煩。
與此同時,劉墉也沒有閑著。他一方麵繼續收集和珅的罪證,另一方麵,為了讓乾隆更加堅定讓嘉慶帝親政的決心,決定再次進諫。
劉墉精心準備了一番,再次來到養心殿。見到乾隆後,劉墉跪地說道:“太上皇,近日皇上在治理黃河水患一事上,盡心盡力,製定的方案也切實可行。皇上如此用心,可見其對大清江山社稷的責任感。老臣以為,皇上已經具備親政的能力,還望太上皇能早日讓皇上親政,讓皇上大展宏圖。”
乾隆看著劉墉,臉色微微一變,說道:“劉墉,朕知道你忠心耿耿,可這親政之事,朕自有考量。你不必再提。”
劉墉心中一緊,但他並未放棄,繼續說道:“太上皇,如今大清內有貪官汙吏橫行,外有列強窺視。若皇上不能早日親政,恐延誤國家大事。老臣鬥膽,請太上皇三思。”
乾隆沉默良久,緩緩說道:“劉墉,你起來吧。朕會再考慮考慮。隻是你要明白,朕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
劉墉起身,說道:“老臣明白。老臣隻希望大清能繁榮昌盛,百姓能安居樂業。”
劉墉離開養心殿後,乾隆陷入了沉思。他看著手中嘉慶帝呈上的黃河水患治理方案,心中思索著劉墉的話。嘉慶帝的表現確實讓他感到驚喜,可讓嘉慶帝親政,就意味著自己要徹底放下手中的權力,這對他來說,是一個艱難的抉擇。而朝堂上各方勢力的爭鬥,也讓他不得不謹慎考慮。乾隆深知,一旦做出決定,將會對大清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就在嘉慶帝全力籌備治理黃河水患工程時,和珅指使親信製造的麻煩開始顯現。負責采購治水物資的官員突然被查出貪汙受賄,導致物資短缺,工程進度嚴重受阻。
消息傳到嘉慶帝耳中,他怒不可遏。立刻下令徹查此事,經過一番調查,很快就發現背後主使竟然是和珅的親信。嘉慶帝心中明白,這是和珅在故意給自己使絆子。
劉墉得知此事後,趕忙進宮麵見嘉慶帝。他對嘉慶帝說道:“皇上,和珅此舉實在是太過分了。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他卻在背後搞破壞。皇上應借此機會,嚴懲和珅及其黨羽,一來可整頓吏治,二來也能樹立皇上的威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嘉慶帝皺著眉頭說道:“劉愛卿,朕也想嚴懲和珅。可如今證據雖指向他的親信,但和珅老奸巨猾,定會百般抵賴。而且,太上皇那邊也不好交代。”
劉墉沉思片刻,說道:“皇上,我們可以先將和珅親信的罪行公布於眾,讓朝堂大臣和百姓都知道他的惡行。至於和珅,老臣手中還有一些更重要的罪證,隻是還需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目前,我們先處理好治水物資短缺的問題,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嘉慶帝點頭稱是,說道:“好,就依愛卿所言。隻是這物資短缺,該如何解決?”
劉墉說道:“皇上,老臣已與一些忠義之士商議過,他們願意暫時捐出一些物資,以解燃眉之急。同時,皇上可下令重新選拔廉潔奉公的官員負責采購事宜,加強監督,確保不再出現此類問題。”
嘉慶帝大喜,說道:“劉愛卿考慮得如此周全,朕無憂矣。”
在劉墉的安排下,治水工程所需物資很快得到解決,工程重新順利推進。而和珅親信貪汙受賄一事,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大臣們紛紛指責和珅,要求嚴懲其黨羽。
和珅得知此事後,心中暗暗叫苦。他沒想到嘉慶帝和劉墉這麽快就化解了危機,還將自己陷入了被動的局麵。為了挽回局麵,和珅決定親自去拜見乾隆太上皇。
在養心殿中,和珅跪在乾隆麵前,哭訴道:“太上皇,冤枉啊。臣一心為大清,從未有過任何不軌之心。此次采購官員貪汙之事,臣實在是不知情啊。都是有人故意陷害臣,想借此挑撥太上皇與皇上、臣之間的關係。”
乾隆看著和珅,心中有些不悅,說道:“和愛卿,朕一直很信任你。可如今這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你讓朕如何相信你?”
和珅趕忙說道:“太上皇,臣願以死明誌。隻是請太上皇明察,還臣一個清白。”
乾隆沉思片刻,說道:“和愛卿,你先起來吧。朕會派人徹查此事。你也需謹慎行事,切不可再讓人抓住把柄。”
和珅謝恩起身,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但他知道,此事還沒完,自己必須想辦法應對接下來的局麵。
此時,嘉慶帝治理黃河水患的工程進展順利。隨著工程的推進,受災地區的百姓生活逐漸得到改善,嘉慶帝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也越來越高。
劉墉看到時機成熟,再次向乾隆進諫,請求讓嘉慶帝親政。這一次,劉墉詳細闡述了嘉慶帝在治理黃河水患過程中的表現,以及嘉慶帝親政對大清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乾隆聽後,心中的天平開始逐漸向嘉慶帝親政傾斜。他看著劉墉,緩緩說道:“劉墉,朕這些日子也看到了嘉慶的努力和能力。朕會認真考慮你的建議。你且回去吧。”
劉墉心中大喜,跪地謝恩後,退了出去。他知道,嘉慶帝親政的希望越來越大了。而接下來,就看乾隆最後的決定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乾隆終於做出了決定。他傳召嘉慶帝和劉墉到養心殿。
嘉慶帝和劉墉匆匆趕來,進入養心殿後,跪地行禮。乾隆看著他們,緩緩說道:“皇兒,劉墉,朕經過多日思考,決定讓你親政。”
嘉慶帝心中大喜,趕忙磕頭謝恩:“多謝皇阿瑪成全。兒臣定當不負皇阿瑪期望,用心治理大清,讓百姓安居樂業。”
劉墉也跪地說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太上皇聖明,大清幸甚,百姓幸甚!”
於是,乾隆將部分權力逐漸移交給嘉慶皇帝。嘉慶帝深知,這是乾隆對自己的信任與考驗,他接過權力,心中滿是感激與堅定,看向乾隆道:“皇阿瑪,兒臣定當殫精竭慮,不辱使命。”乾隆微微點頭,目光中既有欣慰,又夾雜著一絲複雜的情緒。
嘉慶帝親政之後,立刻雷厲風行地展開了一係列舉措。他深知和珅勢力盤根錯節,對朝政危害極大,而治理黃河水患時和珅親信的所作所為更是讓他堅定了削弱和珅黨羽的決心。親政次日,嘉慶帝便密召劉墉進宮,商討對付和珅黨羽的具體策略。嘉慶帝坐在龍椅上,表情嚴肅,目光中透著堅毅,說道:“劉愛卿,如今朕已親政,是時候削弱和珅這股勢力了。愛卿可有良策?”劉墉微微皺眉,沉思片刻,說道:“皇上,和珅黨羽眾多,且在朝中經營多年,想要削弱其勢力,需步步為營。臣手中已有諸多和珅黨羽貪汙受賄、結黨營私的罪證,可先從他那些罪證確鑿的親信黨羽入手,逐步瓦解其勢力。”
嘉慶帝點頭稱是,隨即下令暗中調查和珅黨羽在朝中各部門的不法行為。沒過多久,便有多位與和珅關係密切的官員被查出貪汙舞弊、賣官鬻爵等罪行,紛紛被革職查辦。一時間,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和珅的勢力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和珅得知這些消息後,臉色煞白,在府中來回踱步,神色慌張,心中又驚又怒。他明白,嘉慶帝這是在對他的黨羽動手了。為了保住自己黨羽的地位,和珅決定再次向乾隆求助。他匆忙趕到養心殿,撲通一聲跪在乾隆麵前,涕淚橫流地說道:“太上皇,皇上如今親政,卻聽信奸人讒言,對臣的黨羽大肆打壓。臣對大清忠心耿耿,實在是冤枉啊!還望太上皇為臣做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乾隆看著和珅,心中雖有幾分同情,但也深知嘉慶帝親政後需要樹立權威,整頓朝綱。他長歎一聲,說道:“和愛卿,朕如今已將部分權力交予皇上,朝中之事,你應聽從皇上的安排。你也需告誡你的黨羽,若真有過錯,及時改正便是。”和珅聽了乾隆的話,猶如五雷轟頂,他知道,自己的黨羽失去了最後的依靠。
隨著調查的深入,劉墉掌握的和珅黨羽罪證越來越多,且件件屬實,證據確鑿。嘉慶帝趁機大力整頓吏治,將和珅那些罪行嚴重的黨羽紛紛懲處,同時任用賢能,朝堂風氣為之一新。
和珅看著自己黨羽勢力不斷被削弱,卻又無計可施,心中滿是怨恨。但在乾隆尚在的情況下,他也隻能暫時隱忍。
由於劉墉三次密奏,給嘉慶奠定了親政基礎。劉墉的行為深深感動了嘉慶皇帝,於是嘉慶皇帝決定封劉墉為定冊元老。
一日,嘉慶帝在禦書房處理完政務後,召劉墉前來。劉墉入內,行禮參拜:“皇上,不知召老臣前來,所為何事?”
嘉慶帝微笑著起身,親自扶起劉墉,說道:“劉愛卿,自朕籌備親政以來,你便全力輔佐,治理黃河水患、削弱和珅黨羽,樁樁件件,皆有大功於朕,於大清。朕一直尋思著,該如何好好嘉獎你。”
劉墉趕忙躬身說道:“皇上言重了,老臣不過是盡臣子本分,為皇上分憂,為大清社稷效力,何敢求嘉獎。”
嘉慶帝搖了搖頭,認真地說:“劉愛卿不必過謙。你對朕的輔佐,對大清的貢獻,朕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朕意已決,欲封你為定冊元老,以彰你之功。”
劉墉一聽,大驚失色,連忙跪地叩首:“皇上,這萬萬不可。老臣何德何能,敢受此殊榮。朝中賢能眾多,老臣資曆尚淺,恐難服眾啊。”
嘉慶帝上前一步,雙手扶起劉墉,說道:“愛卿不必推辭。朕封你為定冊元老,並非心血來潮。你在朕親政前後,出謀劃策,力挽狂瀾,助朕化解諸多難題。治理黃河水患,使百姓受益,此乃大功一;協助朕削弱和珅黨羽,整頓朝綱,朝堂風氣煥然一新,此乃大功二。論資曆、論功勞、論才能,你皆當之無愧。”
劉墉眼中含淚,再次跪地謝恩:“皇上如此厚愛,老臣感激涕零。隻是這定冊元老之位,責任重大,老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皇上重托。”
嘉慶帝欣慰地笑了,說道:“朕相信愛卿。從今往後,還望愛卿繼續輔佐朕,為大清江山社稷,為天下百姓,出謀劃策,共鑄盛世。”
劉墉感激涕零地說道:“皇上放心,老臣深受如此皇恩,願效犬馬之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於是,在不久後的朝堂之上,嘉慶帝正式頒布詔書,封劉墉為定冊元老。滿朝文武,皆對劉墉的功績表示欽佩,自此,劉墉肩負起更為重大的責任,全心全意輔佐嘉慶帝,開啟了大清一段新的征程……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