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賑災功臣
字數:5031 加入書籤
第八十三章 賑災功臣
張華和黃榮在城牆上的時候,縣令陳誌正好也來到東門視察,他緩步走上城牆,目光掃過東門外的慈救營,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神色。災民們井然有序地領取物資,帳篷和棚屋排列整齊,炊煙嫋嫋升起,整個場景忙碌萬分,透著一股生機。
陳誌轉眼望去,正好看到張華和黃榮站在前麵城牆不遠處,正低聲交談著什麽。陳誌便對身邊的隨從吩咐道:“過去請張華和黃榮過來,我有話與他們說。”隨從領命而去,不一會兒,張華和黃榮便快步走了過來。
兩人見到陳誌,拱手行禮道:“見過縣尊大人。”陳誌擺了擺手,示意他們不必多禮,隨後拍了拍黃榮的肩膀,語氣中帶著幾分讚許:“黃東主,張家兄弟,此次賑災多虧了你們的鼎力相助,否則單憑縣衙的力量,麵對如此大規模的災情,恐怕難以應對。”
張華微微一笑,神情謙遜地說道:“陳大人言重了,賑災救民本乃是應分之事,我們不過是盡了一點綿薄之力。”
黃榮也笑著附和道:“大人日夜操勞,統籌全局,才是真正的首功之人。這次全賴縣令大人運籌帷幄,縣衙上下眾人盡心盡意、全力以赴,賑災才能如此順利。至於我們這些人,就不過是出了一些微力而已,大人不必如此過譽。”
陳誌聽了兩人的話,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顯然對他們的恭維十分受用,他眼中閃過一絲得意之色,卻擺了擺手的笑道:“二位不必謙虛,此次賑災能如此順利,全靠大家齊心協力,你們作為民間力量的代表,也是有功勞的。此事我記在心頭了。”
張華見陳誌聽得高興,接著補充說:“大人此次賑災政績卓著,朝廷必定有所封賞,想必不久之後便能高升,屆時還請大人多多提攜。”
陳誌哈哈一笑,顯然張華的話說到他的心坎去了。他滿臉歡容的笑道:“借你吉言,若真有那麽一日,我必定不會忘了二位今日的相助之情。今天如此高興,我們不妨到附近的酒館喝上一杯?就作是提前慶賀賑災活動完滿成功吧。”
黃榮見一縣之長居然邀約自己喝酒,自然是求之不得,張華也很樂意跟陳誌打好關係,所以二人便連忙答應下來。
三人走下城牆,一路談笑風生,很快便來到了不遠處的一家酒樓。酒樓雖不算豪華,但勝在幹淨整潔,且位置極佳,推開窗便能望見城內的人來人往。陳誌顯然是這裏的常客,店小二一見他們進門,便滿臉堆笑地迎了上來,恭敬地說道:“陳大人,您來了!快請上二樓雅座。”
陳誌點了點頭,隨後讓自己的隨從及張華、黃榮的隨從留在樓下大廳,自己則挽著張華和黃榮的手,直上二層雅座。上了二樓,三人來到一處臨窗的雅座,分主賓坐好。很快,店小二便擺上了幾樣精致的小菜和一壺溫熱的酒,為他們各自斟了一杯酒,恭敬地說道:“陳大人,您們慢用。”說完便退下了。
張華和黃榮接過酒杯,恭敬地向陳誌舉杯說道:“多謝縣尊大人相邀,這裏借花敬佛,敬大人一杯。”陳誌笑著點頭:“好,好!”三人舉杯一飲而盡。
酒入張華口中時,初時酒香濃鬱,入口略感甘甜,但吞咽完後,口中卻漸漸泛起一陣苦澀的雜味。這古代的黃酒終歸是無法讓張華感到滿意。他心想,看來還是得取出一些現代的美酒,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他最近的係統升級後,能取出超市類的商品,超市裏好酒多的是,現在正好取出來與陳誌聯絡感情。
於是,張華借口出去更衣,實則找了個隱蔽的角落,悄悄從係統中取出一個三人份的精美牛排套餐訂單,又另外取出一個含有數支高檔紅酒的訂單。片刻之後,他帶著香氣撲鼻的牛排套餐和開好的紅酒回到二層雅座,將美食美酒擺滿了整張桌子。
黃榮對張華突如其來的拿出酒食情況見慣了,所以不為所動。但陳誌見狀,卻大為驚訝,他指著桌上的牛排和紅酒問道:“張家兄弟,這是……?”
張華拿進來的牛排香氣撲鼻,紅酒更是醇厚芬芳,但最讓陳誌驚訝的,卻是那裝著紅酒的酒瓶。那酒瓶高約尺許,整體呈圓形流線形狀,下寬上窄,瓶底方圓數寸,穩穩地立在桌上,而瓶口卻不到一寸,顯得極為精致。酒瓶的材質竟是琉璃打磨而成,通體呈暗紅色,在燈光的映照下,瓶身散發出如寶石般的光澤,流光溢彩,令人目眩神迷。
張華微微一笑,解釋道:“大人,黃伯父,這是我特意讓人準備的肉排和葡萄酒,算是為今日的聚會添些新意。此肉名為牛排,口感飽滿,肉質鮮嫩;此酒乃是葡萄酒,酒質優雅,酒味醇厚,正適合此時享用。”
陳誌將酒瓶握在手中,隻覺得瓶身線條流暢,觸感細膩,仿佛能與肌膚融為一體。那冷冽的琉璃質感與瓶身所散發的高雅氣息交織在一起,令人不禁心生讚歎。瓶身外還貼著一張紙,上麵印著像是番文的文字,字跡工整,旁邊又畫著一座城門的圖案,顯得既神秘又別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誌目不轉睛地盯著酒瓶,手指輕輕摩挲著瓶身,仿佛在感受它的每一處細節。他從未見過如此精致的酒器,更別提這酒瓶的材質和工藝,簡直超出了他的想象。良久,他才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難以掩飾的驚歎:“張家兄弟,這酒瓶……究竟是何物所製?竟如此精美絕倫!”
張華微微一笑,解釋道:“大人,這酒瓶乃是琉璃所製,工藝複雜,需經過多次打磨才能成型。瓶身上的文字和圖案是它的商標和說明文字,這葡萄酒是來自遠方的番邦之物,得來不易。”
陳誌聞言,又見酒味芬芳,旁邊則肉香撲鼻,大為驚喜,笑道:“難怪這酒瓶如此精美,原來竟是番邦之物!張家兄弟果然手段通天,連這等稀罕之物都能尋來。既然如此,咱們今日便好好嚐嚐這新鮮玩意兒!”
黃榮也湊近細看,忍不住讚歎道:“這酒瓶不僅材質罕見,做工更是精細,堪稱藝術品。不說裏麵的葡萄酒,單這酒瓶恐怕價值百兩黃金。”
黃榮又說:“我這個賢侄是個妙人,連吃食都別出心裁。”
陳誌因陳雲的關係,稱呼張華為兄弟,而黃榮卻口口聲聲稱張華為賢侄,看似占了陳誌的便宜。不過黃榮年紀比陳誌大近二十歲,陳誌對此並不介意。他握著酒瓶,愛不釋手,仿佛捧著一件稀世珍寶。他輕輕晃了晃瓶身,紅酒在瓶中微微蕩漾,散發出更加濃鬱的香氣。他深吸一口氣,感慨道:“這葡萄酒香已令人陶醉,再配上這酒瓶,簡直是錦上添花。”
張華笑道:“大人喜歡就好。正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今日我們要喝個痛快,所以葡萄酒才是主角。這酒瓶嘛,陪襯而已,大人若是喜歡,酒後帶回去就是,也就一個盛酒的容器而已,算不上什麽。”
陳誌聽得張華如此說,心底更是開心,也不拒絕,而是滿臉喜意的稱讚:“張兄弟這話說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少’,這話真有意境。看來張兄弟在縣學的學習甚有成效,以致出口成章。這句話說到我心坎上了,我就好好領略張兄弟的美酒美食!”
張華口裏應道:“這也多得大人給我機會,讓我能進縣學讀書。此處真應敬上大人一杯,以示謝意。”手上則小心翼翼地將紅酒倒滿三個杯裏,然後雙手舉起自己的酒杯,向陳誌敬酒。
陳誌拿起自己的杯,哈哈一笑,一飲而盡。那紅色的葡萄酒果然濃香醇厚,入口綿柔,陳誌不得不讚上一聲:“好酒!”如此美酒配上那精致的酒瓶,顯得酒宴格外高雅。
張華也向黃榮敬上一杯,然後三人舉杯共飲,氣氛熱烈。
陳誌和黃榮又按張華的介紹,用刀割開牛排,然後用筷子夾起放入口中大快朵頤。牛排的香氣在口中彌漫,配上香醇的紅酒,簡直是人間美味。陳誌吃得滿嘴流油,連連稱讚:“妙!妙!這肉排外焦裏嫩,香氣撲鼻,配上這葡萄酒,簡直是絕配!”
黃榮也吃得津津有味,笑著稱讚了一番。張華笑道:“大人和黃伯父喜歡就好,這些不過是些粗淺的酒食,不值一提。”
酒過三巡,陳誌仍不時將目光投向那精致的酒瓶,眼中滿是欣賞與讚歎。想到張華答應酒後讓自己帶走這精美的酒瓶,陳誌心情大好,再加上數杯紅酒下肚,臉上泛起紅暈,話也多了起來。他一邊品著紅酒,一邊與張華、黃榮談天說地,從賑災的細節聊到縣衙的趣事,又從風土人情說到天下大勢,三人越聊越投機,氣氛越發融洽。
張華見陳誌興致高昂,便順勢多敬了幾杯,言語間也不忘恭維陳誌的才幹與德行。黃榮則在一旁笑著附和,時不時插上幾句風趣的話,引得陳誌哈哈大笑。三人的吃喝聲及笑聲在酒樓中回蕩,顯得格外熱鬧。酒樓二層被他們包下,但一層還有許多客人及他們帶來的隨從,這些人被他們的歡快氣氛所感染,紛紛側目。
時間在歡聲笑語中悄然流逝,轉眼間已到了亥時初,也就是晚上九點多。桌上的牛排早已被一掃而空,數支紅酒也喝得見了底。陳誌雖有些醉意,但心情極為暢快,他拍了拍張華的肩膀,笑道:“張家兄弟,今日真是盡興!你這酒肉美味,酒瓶更是稀罕,改日我定要再請你一聚,好好答謝一番。”
張華笑著拱手道:“大人客氣了,能與大人共飲,是我的榮幸。今日大人能盡興,我就心滿意足了。”
黃榮也笑著附和道:“是啊,今日賓主盡歡,實在是難得。大人若是不嫌棄,改日咱們再聚。”
陳誌點頭笑道:“好,好!那就這麽說定了。”
三人又寒暄了幾句,隨後才依依不舍地起身告辭。陳誌小心翼翼地抱起那精美的酒瓶,仿佛捧著什麽珍寶一般,臉上滿是滿足的笑容。張華和黃榮則將陳誌送到酒樓一層門口,目送他在隨從的攙扶下,登上軟轎離去。
待陳誌的軟轎消失在夜色中,張華和黃榮才相視一笑。黃榮拍了拍張華的肩膀,低聲道:“賢侄,今日之事辦得漂亮。陳誌對你已是另眼相看,日後咱們在縣衙行事,便多了幾分便利。”
張華微微一笑,點頭道:“黃伯父過獎了,今日不過是投其所好罷了。不過,能與陳誌拉近關係,確實是個好的開始。”
兩人又低聲交談了幾句,隨後才各自登上馬車,各自回家裏去。
喜歡回到古代積功德請大家收藏:()回到古代積功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